三月的天,仍然晦暗.出城,郊外.虽有春色,却无春光,冷飕飕的,车辆也稀少.遍野的油菜花一片片的晾一边,象一张张皱巴巴的大黄纸铺在地上,无人搭理.
车窗外,有"啪啪"的声响,象车辆轮胎的爆裂声,又象鞭炮的的爆炸声,惊怵整个街区.循声望去,有红白相间的影像晃动,再细看,原来是一行农村送葬的队伍.送葬的人头缠白布,白布齐腰.孝子走前,手端灵牌,跟着是灵柩.灵柩不大,估计是骨灰盒,用大红布罩住.跟在孝子后面的人稀稀拉拉,男女老少,少不了哭涕把泪的.殿后是四人抬的不知是什么,象轿又象柜,用朱红布包裹,臆猜是死者衣冠.一行人在慢车道缓缓行走,鞭炮三步一甩,五步一响,似在向春天讨说法.按理说,乡下人骨灰盒就地掩埋,挺省事,为何要抱到街道来行走.如此,我记起大人曾经说过,死去的人,为使其在阴间安息,下葬之前,要抬到生前走过的地方去逛一圈,称之为"收脚迹",表示生前曾在这个地方来过,最后一个阳世日来这里作别道谢.死人也感恩.也许死者生前是个爱闹热的人,这里的阳关道曾是他驻过脚的地方.
真是人间的悲喜相逢难以预料.这时有一行婚庆车队驶来,林肯车打头,花团锦簇,雍容华贵,后面一溜烟的轿车,个个彩球摇曳,喜气洋洋.婚庆车队大概也是来街道兜风的,沾点喜气.然而两拨队伍,喜与丧,却在这个不是场合的地方相遇,真会使人喊天顿脚.但婚庆车队却没有这样,并没有怕沾上晦气加大油门,轰然而去;也没有喜丧相遇莫名惊诧,刹车调头,而是仍然匀速的与送葬的队伍并行,超过,平静驶去,好似不愿惊扰这最后的同路人.
出门在外,常听有人看见出丧的就埋怨今天运气不好;遇到婚庆车就叹今天有喜事多多,这当然是心理作用,没这样的理儿.有些事情是不断转化的,有时转化得令你防不胜防.一如那死者,是病死?坠楼?亦或车祸,谁说得清.生死间一步之遥,阴阳相隔也就那么一层纸.再远一点拿宇宙来说,多少年轮回到你的今生,往后多少年也许连灰都不是.今天活着,是你的幸事;明天离世是你的不幸,大路朝天,各走半边,谁也没碍着谁,谈不上谁沾谁的晦气.
婚庆车队越驶越远,驶出三月的阴霾,迎向真正的春天.一对新人,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