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三星镇有这样一个村子,他名叫车棚村,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在过去的每一年里,他们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养育着自己的儿女,丰衣足食,可是从去年,这里几乎是没有下过大雨,种下去的庄稼再不也像以前长得茂盛,他们内心充满渴望,渴望水啊,他们对水的渴望就像鱼儿对水的渴望一样强烈! 2006年的大干旱不知道有多少的庄稼没有了收成,有多少的家人因为这片养育了他们祖祖辈辈再也无法让他们安居乐业,被迫离乡背井,到别处去寻求新的出路!
全村的好几个小组只有一口可以取水的井,但是要等1个半小时才能等到一挑水,可怜啊! 就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没有我们的大国庭--国家,来为我们做点什么呢,难道仅仅的送来那么一点点就能解决问题吗?恳请为这片土地上的儿女们做些实事好吗?
村民走路几公里去挑水 [UploadFile/2007-3/200732019243820308.jpg[/upload]一村民面对干枯的玉米叶
一村民手捧干死的玉米天花
一农民在察看干枯的菜瓜 附金堂水务局回复: 金 堂 县 人 民 政 府 关于四川新闻网反映金堂县干旱情况的回复函 四川新闻网“群众呼声”栏目:
首先感谢贵栏目对此事的关注和对金堂发展的关心、支持! 接贵栏目反映我县干旱情况的调查函后,县政府高度重视,庚即安排县水务局协同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调查核实。现将有关情况函告如下: 一、旱灾造成的影响 2006年7月以来,我县出现历史罕见的伏旱天气。据县气象局统计,2006年总降雨量仅403毫米,为正常年份降雨量的46%,给全县水利工程蓄水和春耕生产用水造成严重影响。截止目前,全县各类水利工程蓄水量为3104万立方米(占应蓄水量的36%)。其中:可用水量仅2324万立方米,为近10年同期最低值。全县有耕地面积68万亩,其中水田20万亩,需水6000万立方米,旱地48万亩,需水3840万立方米,两项共计需水9840万立方米,与目前蓄水可供水量相比,尚差7516万立方米。五凤、栖贤、三星、福兴、赵家、淮口共6个乡镇25个村31600余人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需要通过送水等方式解决。三星镇山区(含车棚村,现为双龙村)成灾面积达5000余亩,生活用水困难群众达5900人。 二、采取的措施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县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一是广泛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倡导节约用水;二是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受旱严重的乡镇,指导群众实施节水措施;三是组织各灌区做好堰塘的清掏、修缮工作,增加库、塘、堰的蓄水量;四是要求涉农部门指导各乡镇合理安排农作物播期,变对抗性生产为适应性生产;五是要求各提灌站及时检修设施,做好提水准备,目前全县提灌站已全部启机。针对三星镇的情况,我县将三星镇山区纳入全县用水保障工程项目范围,采用政府补助的办法,积极组织引导三星镇双龙村等山区群众找水打井、建水窖。全村共580户中已有近300户正在或准备打井、建水窖,已建成60余口水井或水窖。同时,我县积极对上争取水利项目,统筹利用好省、市、县三级资金,积极实施农村用水保障工程,逐步解决山丘区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三、取得的成效 我县把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放在第一位,采取送水的办法长期出动车辆2.51万次、已累计送水500余万立方米、解决了2.5万余人饮水困难。其中,三星镇自2006年6月以来,累计送水460余车次。同时,为彻底解决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我县正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山区困难群众向村镇集中试点项目。由于措施有力,宣传到位,目前,全县缺水区未因用水问题出现不稳定事件。 金堂县水务局 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