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sskw.com/publicimg/article/b/2_20121220021021_1005.jpg
小时候,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大家都是紧衣缩食过日子。但是每逢过中秋、大年等重要的传统节日,大家就一定要吃得丰盛一些。卤鹅肉是那时我们必备的一道美食。
我们会到市场拎回三四只膘肥体壮的大鹅。回到家,青壮年马上磨刀霍霍;小孩子会喂鹅吃一些青菜,让它们吃完它“最后一顿晚餐”。小伙子手脚利索,三下五除二把鹅宰杀后放入热锅拔毛,拔去粗毛后,我们小孩子就用小夹子拔细毛。拔细毛耗时最多,不过一想到有卤鹅肉吃,大家还是兴高采烈地,不遗余力地把这活干完。拔完毛,大人还必须把鹅开腹取出内脏,洗干净然后把鹅吊起来,“风干”一个晚上。
接下来是奶奶这个老厨师出马了。她把一只只鹅放在板上,用一碗精盐仔细地涂抹在鹅的身体内外,动作轻柔,如抚摸孩子一般,隔一段时间涂抹一番,让盐慢慢渗入鹅肉中,然后把一根竹筷折断一截,抵入鹅的腹腔内,把鹅的腹腔尽量撑开,将一些大蒜、南姜塞进里面。
然后是准备一大堆的卤料,先把川椒粒爆炒一番,香气四溢,用碗盛起。在桌上展开一张大的卫生纱布,把川椒、八角、桂皮、甘草、丁香放在纱布上,拉起四角,把它们包扎成一个包裹的形状,放进卤水盆中。把半斤左右的肥猪肉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入卤水盆,再加入清水,先用旺火,把卤水煮沸,然后把鹅放入卤水盆,然后用中火“煎熬”,约二十分钟后把鹅捞起来,放下去,反复几次,让鹅的全身各部位都充分浸泡卤水,然后把鹅翻个身,再放下去。这样反复四五次后,把鹅吊起来,“风干”一个晚上。经过“风干”,鹅肉失去大量水分,第二天把它们放入卤水中的时候,鹅肉就会“吸入”卤水,肉质就更加香。第二天,再重复一次卤鹅的过程,最后把原先放入鹅腹中的大蒜、南姜取出来。
等到要上餐时,用刀把熟卤鹅连骨带肉剁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长方体,盛一小汤匙卤汁轻轻地涂抹一些在卤肉上,鹅肉看起来色泽光亮,闻起来香气四溢,再用几条芫荽洒在盘中配色,一盘“潮味十足”的卤鹅肉就大功告成了!要吃的时候,还可以加一些作料,把大蒜剥皮,剁成蒜泥,用小碟盛起,加入食用醋。卤鹅肉蘸了作料来吃,又是别具一番滋味,而且可以消食去腻。大家聚集在一起,边吃着自己制作的卤鹅肉,边海阔天空地聊天,其乐融融。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卤鹅肉在餐桌已经不是什么重要角色了,我们也不会再费那么大的劲动手制作卤鹅肉了,不过,过年过节,我们也会买一些卤鹅肉来吃一吃,评一评与自家当年制作的卤鹅肉,各具什么特色,孰优孰劣,说一说对这些年生活变化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