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57|评论: 0

美丽雅安 美好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8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岁月如歌,云飞潮涨,百舸争流又一年。
  2012年,弹指一挥间。雅安点染出绚丽画卷,换了新颜。
  这一年,雅安始终坚持生态经济发展方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工业为支撑、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发展潜力快速提升。
  这一年,以思想解放为先导,雅安跳出“腹地”,着力区域合作,放眼全国,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走出了一条内陆城市世界视野的开放之路。
  这一年,雅安紧紧抓住全省综合枢纽建设和雅安川西枢纽建设机遇,以交通、电网、电力、物流、旅游为重点,强力推进枢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得到夯实,发展条件持续优化。
  这一年,从库区跨越发展、完善社保体系、安全温暖过冬,到特困户帮扶……一件件为民举措温暖人心,雅安社会民生事业取得突破性进步。
  ……
  2012年,笔墨难言尽。这里充分开放,这里创新发展,这里快速崛起。这一年,雅安有什么收获,又留下哪些启示?
  让数据作答:
  ——算总量,2012年全市GDP将突破400亿元,增长14%左右,增速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百元GDP创造公共财政收入达7.55元,较上年增加1.37元,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测增速,截至2012年底,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30.2亿元,增长39.55%,增速位列全省第三位。
  ——论投资,在灾后重建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强力落实 “投资促进年”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投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355亿元以上,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
  2012年,雅安发展的基础更加夯实、发展的结构更加优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雅安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思路更清晰、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
  2012,在雅安生活,很幸福!

优良的生态是雅安的烫金名片。图为天全喇叭河景区秋色

  【关键词】 生态立市
  2012年,是一段“逆势而上”的发展征程,是一段追赶跨越构建产业支撑的过程。坚持生态立市,雅安立足于本地实际,不断优化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追赶跨越的科学发展之路。寒冬挡不住发展的热情。雅安工业园区内机声隆隆,厂房林立,到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园区是工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的主战场。在不久前召开的深入贯彻落实“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会上,我市提出将加快四川雅安工业园区扩区升位为雅安经济开发区,加快一期30平方公里的实施。2012年12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雅安工业园区的雅安鼎恒新能源锂电池制造有限公司。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的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于今年7月开工,将在2014年1月投产,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7.6亿元。走进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建设现场,尽管寒风将工人们的鼻子冻得通红,他们还是在抓紧施工。建设现场的入口,摆放着项目的设计图——依山而建的职工公寓、专家宿舍,被一片绿意盎然的植被包裹着。在绿化带的隔离外,是规则排列的厂房。产城一体的布局,跃然眼前。“该公司的大功率锂离子电池是世界公认的新能源汽车首选动力,具有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的特点。”谈起项目,市环保局局长陈伟滔滔不绝,锂离子电池还具有倍率性能卓越、动力强劲,不含贵金属、成本低、价格便宜,无毒污染、绿色环保,无燃烧、不爆炸、热稳定性好,安全可靠的特点。其实,按照绿色、低碳经济产业的要求,位于雅安工业园区的多家企业,正在按照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标准,向低碳节能环保方向转向。这一切源自于雅安坚守生态立市的决心。多年前,雅安人这样审视自身的劣势——区位,偏处川西一隅;实力,经济总量偏小,发展正在起步……但如今,雅安人这样看待自身的优势——优良的生态是雅安的烫金名片。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雅安,生态环境不能破坏了再治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牺牲环境而取得的进步,最终都要以付出高于发展数倍的代价来偿还。因此,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其实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助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引擎。于是,“建设生态雅安,发展生态经济”,郑重写进了雅安的“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至此,一场全系统、全领域、全方位的“生态立市”攻坚战在雅安全面打响。在市第三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徐孟加代表150多万雅安人民,再次表明了雅安走生态立市发展之路的决心:我们始终把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全市规划与建设的灵魂,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搞政绩!坚守生态就是坚守科学发展,就是坚守幸福。去年4月,好消息再次传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三部委联合发文公布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名单,雅安成为全国13个试点市之一,是四川省唯一被列入试点的地级市,这标志着雅安生态建设迈向新的征程。今天的雅安,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初具规模,支撑作用日趋明显。在雅安,生态工业快速崛起,实现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培育发展了以生态优势为支撑的特色经济,零碳能源水电开发迅猛,目前总装机已达到1100万千瓦。坚持走雅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等绿色工业,规模工业迈上百亿新台阶,创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新高。以此为核心资源,发展壮大水电电冶、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从2005年全省末尾起步,每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在雅安,特色、生态、效益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在“北茶竹、南果蔬”农业产业区域规划指导下,全市发展茶园面积68万亩,涉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亿元,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一位。发展林竹220万亩,纸浆原料林140万亩,去年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纯收入1900元,为全省第一。有机农业起步,有机农业基地不断壮大。目前全市有机农业产品已有9个,雅安正阔步迈向“中国绿谷”!在雅安,生态旅游成为了雅安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以碧峰峡、蒙顶山、周公山、上里古镇、二郎山喇叭河、东拉山大峡谷、神木垒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景区在全省旅游景区中声名鹊起,生态旅游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产业之一。随着五届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的连续举办,雅安作为“熊猫首都·生态天堂”的城市形象在国内外的影响迅速扩大。
  【关键词】 枢纽建设2012年,是一段走出山区拥抱世界的征程,是一段走向川西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路程。坚持枢纽为纲,雅安跳出“腹地”,走出了一条内陆城市世界视野的开放之路。“只有充分开放合作,才能把机遇变为现实。”雅安这片绿色的沃土,自古以来就是连接成都平原与康藏、攀西地区的天然枢纽。雅安这样审视自己的区位优势:处于成都经济区与攀西资源开发区和川西北经济区双双覆盖的区域中心,能够承接多区域的叠加辐射。以“路”突围,构建枢纽,打破瓶颈,大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把雅安建设为川西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雅安确定的发展之路。目前,成都—雅安、成都-邛崃-名山、雅安—西昌三条高速公路已通车,雅安—乐山高速主体工程将于近期建成。雅安—康定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预计在今年动工。同时,雅安还大力改造境内国道、省道,打通断头路,提升接头路等级,在农村道路“村村通”的基础上,2012年在全省率先启动通组公路建设。雅安还有更高的目标,编制了以“4+2”铁路(成康、雅眉资遂、雅甘、雅乐铁路加石泸、雅九铁路)、“6+2”高速公路(成雅、雅西、邛名、雅马、雅乐、雅康高速加乐汉、石泸高速)为骨架的川西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以枢纽瓶颈突破为标志,雅安站上了梦寐以求的发展拐点。三个圈层的合作,是雅安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融入成渝、链接攀西、辐射康藏”、“T”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雅安以空前开放的气魄向全国敞开胸怀。把融入成都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主动接受成都强辐射,与成都市共建的成雅合作园区于去年底完成园区投融资公司组建注册,园区开发建设已动工;以共性的资源富集链接攀西,以独有的碲铋矿资源优势在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中异军突起,打造“中国碲谷”,加强与攀枝花、凉山州的战略合作,努力在稀缺战略资源开发利用上大有作为;把辐射康藏作为服务藏区发展的重要方式,加强与藏区的经济合作,加快雅安—甘孜产业园区的建设,尽早实现打造“中国锂谷”的战略构想;发挥气候、能源、地理等优势,积极争取四川乃至西南云计算后台服务基地布局雅安,打造“西部云谷”。东西南北充分开放的新格局,让雅安站在一个更为高远的平台上审视自己。加快实施“南下北上”旅游发展战略,丰富雅安景区资源,丰富旅游资源要素,打造川西旅游的重要枢纽中心。同时,实现观光旅游向国际高端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的跨越。此外,雅安正在加快构建川西电力枢纽、物流枢纽建设。与省电力公司资产重组,创造了全国电力发展的“雅安模式”。

集镇、乡村都是美丽雅安不可或缺的“细胞”。图为石棉县先锋藏族乡松林村集中安置点新貌

  【关键词】 幸福雅安
  2012年,是一段努力实现库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征程,是一段建设“美丽雅安”的过程。坚持以民生为重,雅安以执政为民的情怀,走出了一条建设美丽和谐幸福雅安的发展之路。
  移民工作“天下第一难”,实现库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始终是雅安市委、市政府的头等大事。瀑电库区经济社会是否取得长足发展?日前,记者走进了汉源县最大的移民新集镇白鹤集镇。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白鹤集镇呈现出一派现代“微田园”的景致:一条条水泥公路纵横交错,道旁的黄桷树、桂花树、各类果树郁郁葱葱,将一排排联排别墅装点得更加精致;几百米长的河堤田园风光体验区,分片区栽种着梨树、桃树、黄果柑等果树,俨然是汉源县的水果“大观园”;流沙河对岸,是260亩的有机农业核心示范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搭建大棚、开挖排水沟等。示范区旁,是库区群众发展的成片大棚蔬菜。在这里,有汉源县全部蔬菜品种,与水果“大观园”一起,形成一道独具特色的“微汉源”农业景观。据了解,白鹤安置点分为居住区、河堤田园景观体验区和产业区三个功能区,居住区内规划有便民超市、文化广场、警务室、阅览室、社区活动室等;在功能上既保持乡村田园的种植功能,又蕴含现代城市的休闲娱乐功能,将形成一个集旅游接待、休闲度假、农林观光、生态居住于一体的度假目的地,推动产业发展与新村建设相融共进。为了攻破“天下第一难题”,雅安集全市之智之力,先后抽调几千名各级干部支援库区,历经千难万险和夜以继日鏖战,在库区战场“比学赶帮”,创造移民内安的“雅安速度”。2009年11月1日,瀑布沟电站导流洞2号闸提前下闸蓄水;2010年12月26日,瀑电库区6台机组全部实现发电,牵扯全市人口近60万的瀑电库区移民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库区进入长治久安和跨越发展的新时期。雅安在瀑电库区移民工作中的艰辛探索,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成为新时期全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补偿政策的试验田、策源地和里程碑。战斗正未有穷期。正如市第三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所指,库区后续发展任务依然艰巨,雅安要继续奋力开拓,努力实现库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真正将瀑电库区建设成为新时期国家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可持续跨越发展与和谐稳定的示范区和新的里程碑。雅安之雅,雅在生态;雅安之安,安在和谐。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当中。让人欣喜的是,2012年2月,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响亮提出建设以生态文明为显著特征的文化强市。将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中,提高公众美德素养和提升国民生活环境已经成为我市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从更深的意义上讲,生态文明将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一方面,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后劲;另一方面,利用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更好地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服务社会,还大地更多的绿色,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民生的事无小事,老百姓的事是天大的事。”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最终在群众身上得到体现。去年,雅安群众持续增收,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百姓福祉不断提升。深冬时节,一朵朵,一簇簇,飘散纷飞的雪花,将雅安的天空映照得更加耀眼。沃野之间,一张张幸福笑脸如花绽放。在这里,幸福还将继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