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看四川个别文人,能把“蓬安县,司马相如故里”的谎言搞多久?
近年来,四川蓬安县内个别无知无畏的文人,联合四川师大、四川省社科院、四川作协和剧协的个别无良文人,鼓动四川蓬安县执政党政官方,居然胆大妄为地制造出了“蓬安县,司马相如故里”的天大谎言,他们且将这个谎言搞成了政府投资的巨大旅游经济行为。
一、伪造“蓬安县,司马相如故里”谎言的人,不懂历史,他们提前十年暗杀了司马相如
2012年9月,笔者偶然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央视专门为四川蓬安县所作的一起宣传“蓬安县,司马相如故里”的节目,真是大吃一惊。虽说过去以往也不时会听到一些四川蓬安县的人说他们那里是什么“司马相如故里”之说,但笔者却也从未在意,因为,这年月,为了自身的一点蝇头小利,而去胡说八道和强行拉郎配名人故里的事多了去,只要其不要被搞成官方和民间的定论就好。说白了,这些事情,如同当事人的私下文化手淫一般,自古以来就是止不住的。但是,如果当事人去当众手淫,且还将这种文化手淫通过大众舆论去宣示成为真理,那,就是伤风败俗的社会公众事件了,其就应该被公众、社会和官方及时出手制止!否则,其后患无穷!
去年九月,本人在四川在线剑挑“誓死捍卫蓬安县司马相如故里之说”的一大群文化手淫者。这事过后,笔者就发现,原本已被那些文化手淫者将司马相如故里篡改成四川蓬安县的《百度百科·司马相如》条目,将司马相如的故里重新还原成为了四川成都。
结果,前几天,笔者再次发现,《百度百科·司马相如》这个条目再次又被篡改成为了“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27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了。
笔者至今也不知道去年九月后是谁将《百度百科·司马相如》条目还原成了“司马相如,成都人”的。笔者估计,那多半是百度内部的相关人员看见了笔者与那些篡改司马相如故里去蓬安县的人的笔舌之战后,他们可能觉得笔者说得在理,于是乎,他们也就按照古典共同的史载说法去拨乱反正了“司马相如,成都人”!
那么,最近,《百度百科·司马相如》条目又为什么要将司马相如的故里籍贯再次篡改成“巴郡安汉县人”呢?笔者根据《百度百科》关于撰写这类条目均为读者当事人自己所写的提示,估计这是那些顽固的文化手淫者的不甘心、他们就再次兴风作浪,也就是说,他们不甘心《百度百科·司马相如》条目自己的拨乱反正,于是乎,他们又再次伪说!只不过这次,他们在此条目后加了一句“司马相如……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而已。
屡屡功利好事去伪造《百度百科·司马相如》条目的人,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恐怕早晚会有结论的!其实不说,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还能有谁呢?!但是,笔者要告诫这些个伪造者说:你们,太不懂历史!你们居然公开暗杀司马相如!
以上举例的那个再度出手去伪《百度百科·司马相如》条目的家伙,犯下了一个暗杀中国古人的罪过!他在此条目中伪说“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27年)”。
下面,我们来看看,司马相如究竟死于那一年!我们也因此来看看这些再次伪造司马相如去蓬安县安家落户的文化手淫者,是如何提前十年杀害了司马相如的!
司马相如大约生于西元前179年,那,是后人根据多种资料推论出来的,并非定论。但是,司马相如的死亡时间,却是非常清楚的,司马迁记载说:“司马相如既卒五岁,天子始祭后土。八年而遂先礼中岳,封于太山,至梁父禅肃然”。
司马相如死亡八年后,汉武帝始封禅泰山。由此可见,只要今人搞清楚了汉武帝何时封禅的泰山,就可准确推论出司马相如死亡的时间了。
那么,汉武帝是何时封禅泰山的呢?《汉书·武帝纪》明确记载,是“元封元年……夏四月癸卯,上还,登封泰山,降坐明堂”。因为汉武帝元封元年是西元前110年,再加之计算数字是“两头不见面,见面加一年”的原则,如此反推上去,今人就可明确知道,司马相如卒于西元前117年。
偷人,你也要先搞清楚你要偷的人的年龄!如果你欲偷个年轻姑娘,结果,你没有把别人的岁数搞准确,你偷来的却是个老太婆,你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么!
再度去篡改《百度百科·司马相如》条目的那些个家伙,就犯了私自暗杀司马相如的罪过!他们将司马相如的死期定在了西元前的127年,他们提前十年弄死了司马相如。
西元前的127年,司马相如在干什么呢?西元前127年,是汉武帝元朔二年,这年,司马相如正以中郎将身份率领开西南夷的两路大军奔走于今川西南的泸州、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和云南、贵州一带。根据笔者在《西汉故事研究》中对司马迁阅历的推论,司马迁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之中跟随司马相如进行开西南夷工作的,这,也是为什么司马迁所撰的《史记·司马相如传》,足足有八千余字极其详细的缘故!因为,司马相如应该是司马迁的上司和老师!所以,司马迁笔下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可信度是比较高的,所以,司马迁说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也是可靠的。
那么,司马相如所统领的开西南夷大业是何时被停止,他又是何时回京受审的呢?
《汉书》明确记载,前126年的汉武帝元朔三年,因为开西南夷耗资巨大,巴蜀修路大军死伤甚重,当然也是因为朝廷试图腾出巴蜀钱粮壮丁去支持当时正在酣战之中的中国北方的汉匈战争,因此,本年秋天,西汉王朝特地派遣御史大夫公孙弘入蜀考察,公孙贺后回奏汉武帝罢开西南夷。可能在本年年底,西汉王朝就正式诏令停止了开西南夷的工作了。司马相如也就是在西元前的126年回京受审的!因为,他被人揭发说他在开西南夷时有贪污盗窃问题。朝廷审查结束,司马相如就被朝廷任命为了“孝文园令”,相当于一个小镇的镇长职务,再后,司马相如就被汉武帝拉差参与、组织朝廷乐府,且在此间制定出了西汉礼乐基本制度,司马相如在此间还写作了不少汉乐府诗歌。
西元前117年,司马相如死于茂陵家中。享年应该是62岁。
综上所述可知,伪造《百度百科·司马相如》条目的人,他们擅自提前十年处死了司马相如!犯下了杀害古人的罪过!
二、司马相如宅并非“安汉县”独有!刘知几并未说过司马相如不是成都人!
古今中外,功利之徒制造伪说,都是顾头不顾尾和浮躁的,他们的伪说,往往也是漏洞百出的!这个情况,同样表现在了制造“蓬安县,司马相如故里”谎言的那些文化手淫者们的身上!
这次伪造《百度百科·司马相如》条目的人说:“据考证,司马相如出生于巴郡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1];”。
那么,《百度百科·司马相如》条目之中的“据考证”所引证佐证文献【1】究竟是什么呢?居然是四川蓬安县本地小文人邓郁章所撰写的《从相如故里到相如文化的研究》一文(见:
http://www.pengan.gov.cn/Item/4579.aspx)
从邓郁章的文章风格上看,其人不是个训练有素的科研人!他极力改迁司马相如故里去他们蓬安县落户,其不但明显违背了蜀学者做学问的基本宗旨“学者审其是而已(西汉扬雄语)”的基本原则,同时,他几乎不知道学术论文引证文献和他人章句,不但要有根有据,还必须坚持一个史料的真伪筛选问题及其对史料的正确理解前提原则。邓郁章著文风格,几乎就是四川人所说的那种“拿起半截就开跑”的人,他的论证依据,相当的“邵八根儿(四川方言,乱七八糟之意)”。
邓郁章论证“司马相如出生于巴郡安汉县”时,有两个依据,一是说历史上的安汉县曾经有过“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通过史料钩稽,发现古相如县境内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司马相如祠堂,有故宅两处,有弹琴台、舞剑台等多处遗迹,有慕蔺山、洗笔池、卓剑水、相如里、文君里等众多古老的地名,特别是有相如县名”(见以上邓郁章文)
认为“古相如县境内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司马相如祠堂,有故宅两处”,这明显是邓郁章无知之说!因为,笔者在《四库全书》中查出了七个“司马相如宅”条目,其中,只有《太平寰宇记》卷八十六、《四川通志》卷二十六两处,说了梁朝时代的相如县也有司马相如宅。相比之下,而《大清统一志》卷292、《四川通志》卷26、《蜀中广记》卷2、《说郛》卷61上、《天中记》卷15中所载的“司马相如宅”,则均指意现今成都市西门的“筰桥”处,即大约是在现今成都市的青羊宫和文化公园一带。
史载的“司马相如宅”及其纪念司马相如的祠堂,是何时出现在巴蜀大地之中的,这是有明确史载的,即《三国志·秦宓传》所载的蜀人秦宓建议东汉末期的益州官府在巴蜀大地上去给司马相如、扬雄等人修建纪念祠堂。这,就应该是成都市和当时的巴郡安汉县等县市,均有司马相如宅、琴台和纪念祠堂的原因,只不过其他地方的纪念司马相如的祠堂和宅子已经早就不存在了而已。
由此可见,四川蓬安县邓郁章擅自大嘴巴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通过史料钩稽,发现古相如县境内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司马相如祠堂,有故宅两处……” ,是何等的轻浮!
关于四川师大李大明的助纣为虐问题。
邓郁章引证四川师大学报主编李大明的话说:“李大明先生认为:“《史记》、《汉书》的记载与相如《自叙》有关。相如《自叙》写的就是‘蜀郡成都人’”,而未写自己的籍贯(祖居地、出生地)是“巴郡安汉人(如果不是移民的话)”。李大明先生最早注意到刘知几在《史通·序传》和《史通·杂说》中的两段文字:”(见以上所引邓文)
笔者反复阅读了《史通·序传》,发现,唐朝史学家刘知几从未说过司马相如自序自己是“蜀郡成都人”就是错误的说法!只不过,刘知几评论说,史书之中关于个人的自序(叙),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盖作者自叙,其流出于中古乎,按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始以自叙为传,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史通·序传》四库全书本)
读者们阅读了以上刘知几的词句,可读出刘知几指责了司马相如自序自己是“蜀郡成都人”了吗?刘知几只是说,历史上的屈原、扬雄等人作自序时,他们都要追溯祖先和祖居地。但是,司马相如的自序则不是这样的,他是“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这个情况说白了,就犹如现今许多四川人都说自己的祖先曾经是“湖广填四川”来的,但是,这些当世的四川人能说他们就不是四川人吗?!
笔者真是不知道邓郁章是怎么通过四川师大李大明的话去将司马相如理解成为了蓬安县人的!但是,笔者查阅到了房锐 邓郁章这样的一段说法:“据前引材料,《扬雄传》乃以扬雄《自叙》为蓝本,具有较高的信实度。而此条材料对于我们理解司马相如先世由中原迁居蜀中的历程不无好处。结合《太史公自序》,我们似乎可以做出如下推测:司马相如先世由中原迁移蜀中时,可能曾定居安汉县,成都乃相如最后落籍之地。李大明先生指出:“司马相如的先世曾居古相如县(西汉时属安汉县),相如少时亦居于此。后居成都,而《自叙》所记自此始,即刘知几所谓的‘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故自言‘蜀郡成都人’,而‘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了。”[26]这一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在探讨司马相如故里问题时,应当认识到相如《自叙》是有所侧重、有所取舍的。我们似不能因为《史记》阙载,就断然否定司马相如与古安汉县的关系。”(《关于司马相如故里问题的再探讨》 见: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62859)
这样的类比,简直是幼儿园小朋友的思维方式了!因为扬雄自序说自己祖先来自于中原,所以,房锐 邓郁章二人就在没有任何史料佐证的前提下,他们擅自认为司马相如的祖先也是中原人,而且,他们还编造了“司马相如先世由中原迁移蜀中时,可能曾定居安汉县”。这种推测、可能的说法,就可以作为四川蓬安县官方和四川一大群所谓的学者专家去共同造伪说“蓬安县,司马相如故里”吗?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和奇闻!
那么,房锐 邓郁章如此强行拉郎配司马相如落户四川蓬安县的依据来自于什么呢?居然是来自于在四川师大中任职的李大明。由此可见,这次造假司马相如故里,这个李大明难脱干系!
四川师大的李大明,是怎么断定司马相如是蓬安县人的呢?笔者终于查询到了李大明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其人在胡乱理解了刘知几说法后说:“综上所论,再结合相如《自叙》和《史记》、《汉书》的记载,可以认为,司马相如的先世曾居古相如县(西汉时属安汉县),相如少时亦居于此。后居成都,而《自叙》所记至此始,即刘知几所谓的“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故自言“蜀郡成都人”,而“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了。(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司马相如生于蓬安》 见:
http://www.gmw.cn/01gmrb/2004-12/31/content_157839.htm)
光明日报乃正儿八经的中国学术报刊,岂可发表李大明如此轻浮的文章?!
笔者就要看看,一向有“学者审其是而已”的实事求是蜀学学统的四川地区,究竟能够容忍这些个别四川无良小文人所造伪的“蓬安县,司马相如故里”的谎言,还能够持续多久!难道四川、成都市、南充市等执政党政中的宣传、文化管理官方,都是吃醋的吗?!
早点承认错误加以纠正,是蜀人所说的“早死早投胎”,否则,你这极少数功利、可能吃了人家什么什么的一帮无良小文人的所作所为,最终是要误国、误人,也要误你们自己的哦!
2013年1月5日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