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问题一直是残疾人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如何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让广大残疾人残有所为,是我市2012年十大民生工程内容之一。记者从市残联残疾人就业管理所了解到,2012年,全市扶持残疾人个体创业103户,争取到10个省级残疾人“幸福创业”企业,让更多残疾人实现了幸福创业。
政府扶持 让残疾人企业又“活”了
“大家在包装的时候动作要轻点,注意不要把胶纸撕烂了……”1月5日,记者在位于船山区仁里镇的爱心缘蜡业庇护工场看到,冉茂树正在指导10余名患有智力残疾的工场学员包装蜡烛。
今年38岁的冉茂树是安居区三家镇人,肢体重度残疾。2010年,长期在外从事祭祀蜡品包装、销售工作的冉茂树积攒了一些积蓄,回到遂宁创办了爱心缘蜡业,主要从事蜡制品生产、包装、销售等工作。如今,爱心缘蜡业工场有工人50余名,生产的蜡制品除了在遂宁本地销售外,还销往全国各地。
“工场能这么快恢复生产并进入正轨,这多亏了政府的扶持!”回忆起去年工场险些被关闭的经历,冉茂树十分感慨地说,当时工场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加上产品销售市场也不景气,“差点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了解到冉茂树的实际困难后,市残联将爱心缘蜡业推荐为2012年四川省残疾人创业扶持企业(项目)——“幸福创业”工程的候选企业。得益于“幸福创业”工程,冉茂树获得了一批扶持资金,爱心缘蜡业也顺利渡过难关。
据了解,除了资金方面的支持,市残联残疾人就业管理所还免费为冉茂树提供了200余平方米的场地支持他扩大生产规模,同时还经常深入冉茂树的企业了解用工需求,组织专业人士为他培训员工、进行技术指导等,切实帮助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爱心企业 解决更多残疾人就业
因为自己是一名残疾人,在多年求职生涯中,冉茂树切身体会到了残疾人求职难的艰辛。在自己成功创业后,冉茂树就希望能为更多的残疾人设置一些工作岗位,让他们在自己的企业上班挣钱。
基于这种想法,爱心缘蜡业依托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在工场内为智力、精神残疾人设定了无毒、无害、无安全隐患的岗位——包装蜡制品,用于托养残疾人开展职业康复与辅助性就业。辅助性就业的残疾人每月可获得150-800元不等的劳动津贴。
目前,冉茂树的爱心缘蜡业庇护工场共接纳了40余名轻、中度智力、精神残疾人进行职业康复和辅助性就业。“现在,我也和健康人一样过着上下班、领工资的生活了。”工场员工王小强(化名)一边忙着包装一边对记者说。
——链接——
2012年,为推动残疾人就业,我市修订并出台了《遂宁市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出台了《遂宁市促进残疾人就业扶助资金管理办法》,为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个体开业提供了政策依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实现了1191名残疾人新增就业,扶持残疾人个体创业103户,争取到10个省级残疾人“幸福创业”企业,对1870名残疾人进行了职业与技能培训,有效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