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458|评论: 129

[原创]通江名胜古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峰乡罗亭寨 
 

 

                                           红色古镇毛浴

 

 

                                 毛浴古镇

 
 

                         红军树 
 

                                巴山民俗文化博览馆 
 

 

 

 

王坪红军烈士陵园

 

 

                               巴山民俗文化博览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0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7-4-2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07-4-3 08:48
瞒漂亮的

发表于 2007-4-3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红色的土地,红军的故乡

发表于 2007-4-3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也来发一张。

龙凤场乡的“美女梳头”——梳头石


发表于 2007-4-3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到有家乡的论坛,心里那个亲切啊……

发表于 2007-4-4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

我也是通江人,人虽没有四川,但心却一直在通江。

发表于 2007-4-4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风景名胜

  通江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红军文化灿烂,有诺水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空山国家森林公园,有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红军石刻标语等国家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是川东北旅游环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红军文化:1932年12月——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以通江为首府和核心区域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李先念、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及446位将军曾在这里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建立了完整的政权体系,留下了大量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旧(遗)址,有全国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有规模宏大的红军石刻标语,有数量众多的革命文物,更有“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通江因此被专家誉为“露天革命博物馆”。2004年底,“川陕苏区”被列入《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2005年被列为30条精品线路之一,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红军烈士陵园及红军石刻标语名列全国12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中。

   二、自然风光:通江自然生态环境优良,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7.6%,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诺水河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空山森林公园就孕育其中。诺水洞天、临江丽峡、空山天盆以及麻坝石林,围绕通江县城构成一道风景环线。诺水河景区的洞奇;诺水、临江丽峡的水美;金童山、国画屏障的山秀;米仓古栈道的路险;水天一线、临江峡谷的幽深;麻坝姿态万千的石林;陈河九湾十八包蕴藏的神秘和极具开发价值的温泉等等,使游客流连忘返。

  三、历史古迹:通江古属巴国,秦隶巴郡,西魏置县,唐改壁州,天宝初年始名通江。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城乡。境内有地上地下不可多得的文物点200余处,馆藏文物7000多件。春载乡擂鼓寨新石器文化遗址,填补了四川龙山文化普系和类型的空白;通江摩岩造像“唐代精品颇多,堪称艺术瑰宝”,县城西千佛岩摩崖造像中的“七级佛塔”及广纳白乳溪的“净土变”龛龙为精品,还有巴人文化遗址、三国文化、佛教文化、白莲教兰号义军大本营旧址等等,极具旅游科考价值。

  四、川北民居风光:诺水河南北贯通于县城以北,山区两岸群峰耸峙,沟壑纵横,植被郁郁葱葱,层层梯田静卧在山水之间,座座独具特色的青瓦白墙点缀在青山绿水之中,呈现出一派恬静的生态田园风光。通江银耳博物馆、巴山民俗文化展览馆极具川北民居特色,展示了丰富的川北民俗文化。

  全县已有旅游宾馆十余家,其住宿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较高。在景区和县城分别新建了能容纳200多人就餐的自助餐厅,有特色餐馆30余家,农家乐50余家,其它服务配套设施亦较完善。

  旅游商品较丰富:开发了以银耳为代表的系列旅游食品,以根雕为代表的系列旅游工艺品,以红色景点小屏风、徽章为代表的系列旅游纪念品,以核桃、板栗为代表的干果系列旅游商品。

  2004年全县接待游客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亿元,相当于GDP的6.3%

发表于 2007-4-4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银耳博物馆

  中国通江银耳博物馆座落在中国银耳发祥地——四川省通江县陈河乡雾露溪畔,距县城30余公里,占地面积十余亩,其典型的川北民居风格与雾露溪“九弯十八包”独特的自然环境相映生辉,把“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的银耳生长特性展现得更加明显。

  中国通江银耳博物馆于2004年9月落成。馆内按 “历史沿革”、“生产工艺”、“名特产品”、“银耳文化”设置四个分馆,全面介绍了通江银耳从自然生长到人工栽培、到现代化生产的历史及其发展轨迹,生动展现了通江银耳的传统生产流程、独特生长环境和生产工艺,系统介绍了资源保护、科研活动、产品开发及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深刻反映了通江银耳对通江社会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的重大影响,构建了通江独特的银耳文化,提升了通江银耳的文化品位,丰富了“中国银耳之乡”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通江一处重要的特色旅游景点。

  “历史沿革馆”是第一个分馆。它以通江银耳从自然生长到人工栽培、再到现代化生产的历史及其传播轨迹为主线,以各种权威典籍对通江银耳的源流、功效、传说、评价为主体,把中国银耳定位到“通江银耳是我国人工有意识进行银耳生产的发源地”。

  “生产工艺馆”是第二个分馆。它以通江银耳传统生产工艺程序为主线,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寄生载体和生产工艺为主体,突出“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通江银耳乃天地灵气所钟。

  “名特产品馆”是第三个分馆,主要是系统介绍通江银耳开发的系列名优产品。

  “银耳文化馆”是最后一个分馆。主要是介绍银耳对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的渗透和影响。

发表于 2007-4-4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四川省通江县城文庙,背抵列宁公园,面临通江河,由大成殿,东西两庑以及载门、棂星门、万仞宫墙、泮池等组成,据《通江县志》记载,大成殿为明景泰申年(一四五二)县令周南在旧基重建。其造型疑重,结构严谨,石柱板壁,穿斗屋架,主体建设雕梁画柱,屋面琉璃生辉,房脊雕龙嵌凤,拱托三十根大木,石庭柱的座墩上,镌刻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工艺精巧,维妙维肖,建筑占地2500余平方米,高墙重门,巍巍峨峨。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政治委员陈昌浩等领导在这里指挥红四方面军历经数百战,并取得了辉煌胜利,创建了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总指挥部旧址保存完好,1982年,红军入川五十周年之际,劈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军史陈列馆。馆名由胡耀邦总书记题写。1988年1月,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江泽民总书记题写了馆标。

  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位于通江县城学宫,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紧密相连。旧址学宫与通江文庙(总指挥部旧址)同年代修建,其后屡有维修,全系木结构,一进四院,保存完好,1988年1月,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于 2007-4-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四方面军烈士陵园

  红四方面军烈士陵园座落在通江县城东四十余公里的沙溪王坪村,原名王坪烈士墓。一九三三年冬,四川军阀刘湘六路围攻川陕革命根据地时,王坪地势险要,红四方面军曾将总医院设于此。为悼念住院牺牲的烈士,总医院医务人员于一九三四年在院旁修建烈士陵园,占地百亩。墓区安葬有三千八百多名红军指战员的遗体,园内苍松翠柏,百花争艳。

  一九八九年十月,国务院批准王坪烈士陵园为全国烈士纪念建筑重点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墓碑高4.2米,碑额横刻“万世光荣”四字,中间坚刻“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之墓”,两旁刻有“为工农而牺牲,是革命的先驱”的标语。墓碑两侧各刻长枪2支、短枪1支。碑座正面刻有镰刀、斧头、五角星、手枪、谷穗和向日葵等图案。红四方面军撤离王坪后,地主还乡,强迫农民打碎烈士碑,农民深夜埋藏此碑于屋后。建国后重竖原碑于墓前

发表于 2007-4-4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空山国家森林公园

  空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通江县境内,地处四川盆地东北缘米仓山东南麓,园区总面积11511m2,最高海拔2117m。

  公园由挂宝岭原始风光游览区、天香峰森林文化游乐区、鹰爪岭森林野营游乐区、空山坝岩溶风光游览区、猴子岩峡谷风光游览区等5大景区组成。景区内现有自然景点60个,人文景点19个。园内天然阔叶林海壮阔,季相景观多彩;岩溶地貌典型,类型多样;山间盆地宽阔,长岭峰丛围合;天象景观资源丰富,景色奇丽迷人;峡谷幽深神秘,暗河高瀑壮观;溪流蜿蜒灵秀,岩溶小湖秀雅;红军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清纯质朴,被誉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空山坝位于通江城东北部,距县城106公里,面积139平方公里,地处川陕边界。

  1933年3月至6月,军阀田颂尧纠集38个团,近60000人马,对刚刚建立的川陕苏区进行“三路围攻”。面对强大的敌人,红四方面军采取“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与敌顽强战斗。6月上旬,红10师、红11师、红12师和红72师,在空山坝一带,集中力量采取断敌后路,分割包围的战术,经过3天的激战,歼敌7个团,5000余人,溃敌6个团,取得了粉碎敌人“三路围攻”的决定性胜利,捍卫和巩固了苏区。

  空山坝战役遗址保护区至今仍完好保存着红军80里战壕和“红军洞”。当年红11师政委李先念为老百姓保护下来的核桃树,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了“空山坝战役遗址”,现刻碑立于空山坝中。

发表于 2007-4-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川陕省工农总医院旧址

1933年7月,川陕省工农总医院在毛浴成立,1934年2月迁往长胜啸口梁麻坝里。总医院占地8.3平方公里,下设政治部、医务处、总务处和15个病号连。原部设在聂家老屋,15个病连分布在三条长塬的15个大院子里。所有旧址原貌依存,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院长先后由李敬元、陈鼎玉、王兴刚、王朝禄担任。

  全院工作人员420余人,其中院部各机150关余人,医护人员270余人,有病床(通铺折合)3000余张。总医院先后收治伤病员26000余人,治愈23000余人。1934年底,总医院奉命撤离随红军西征北上。

  全院工作人员420余人,其中院部各机150关余人,医护人员270余人,有病床(通铺折合)3000余张。总医院先后收治伤病员26000余人,治愈23000余人。1934年底,总医院奉命撤离随红军西征北上。

发表于 2007-4-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位于沙溪镇王坪村,包括总医院部、政治部、医务部和总务处旧址,以及其下设的医疗机构,属军、政、医三合一的军级机构。整个建筑均呈三合院布局,土木结构,清末民初民居建筑风格,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系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4年春,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由鹦歌嘴迁驻今沙溪镇王坪村,周光坦任院长,张琴秋任政治部主任。由于战事激烈,成百上千的伤病员被送往总医院救治,虽因缺医少药,不少伤病员伤病恶化而光荣牺牲。但红四方面军总医院仍为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保存革命力量和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为了展示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的历史风貌,县民政局于2005年初对总医院旧址进行了保护性建设和陈列布展。省委书记张学忠视察后亲自题写了“四川省卫生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旧址群现已成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川陕苏区红色旅游的又一道靓丽风景。

发表于 2007-4-4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峰森林公园

  四川省通江文峰森林公园是文峰镇实施“四大跨越”发展战略的“双百”计划重点项目, 是目前文峰镇内唯一的级森林公园。

  文峰森林公、奇、带植物为主,以科普教育为主”的三个为主的原则,划分为森林休闲区、科普教育区和文化娱乐区。目前,森林休闲区和科普教育区已初具规模,文化娱乐区建设有待招商。

  趣园是文峰森林公园的园中园,占地600多亩,是天工与人力交融、游憩共生态并存的乐园。 趣园树木葱郁,鸟语花香,景色迷人,空气清新。园中有园,各具特色。引进有国内各类名、优、珍、奇、稀、新水果品种近百个,不仅是观赏、品赏岭南佳果的好去处,也是果树栽培科技推广和科普教育的园地;以植竹为主、缘于清袁枚“月映竹成千个字”之句而名的千个园,不仅是竹子大观园,也是我国重要的竹子种源基地和竹子基因库。收集有竹种156个,是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四川省林业局、通江县林业局共同承担的中国西南丛生竹可持续经营国际合作项目;苏铁园收集有“活化石”之称的稀有苏铁品种40多种,是目前西南地区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专类园;趣园内有种植有各类树木数百种,均挂牌介绍;植物八卦迷宫规模宏大南粤仅有,布阵迂回曲折扑朔迷离,踏宫闯关,英豪竞技,极具挑战性;大型的林业科普馆省内罕有,展品琳琅满目,收藏有老虎、大袋鼠、等近百种珍稀动物的实物标本,展出有大量的科普图片;动物别墅云集了黑熊、金钱豹等珍稀动物,令人大开眼界;猴园群猴嬉戏,与人同乐;鸟语林百鸟翔集,孔雀开屏,莺歌鹤舞,鹰飞雀跃,观鸟姿闻鸟语,乐也融融;儿童乐园少儿游乐项目丰富多彩,攀岩墙、梅花桩、上下求索,令孩子们流连忘返;激情荡舟,悠然垂钓,惊险喂鳄,温情烧烤,浪漫野炊,临苑品茗,登亭瞰景……,无不令人陶醉,心旷神怡。

  最近,趣园内还新增设了奇、沙漠植物园、阴生植物园、盆景园、和人长廊等多个景区、景点,以更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深受好评。

  与绿色同行,野趣、乐趣、童趣、情趣尽在其中。森林公园不仅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乐园,更是展示生物多样性和奇妙性,传播百科知识,开展科研科普和生态环保教育的理想园地。 森林公园 开放以来,已接待大量游客和各地的许多中小学校纷纷组织师生前来游园,深受欢迎,许多学校还将趣园作为长期的科普教育基地。

  文峰森林公园——美丽的天然大氧吧、科普大课堂、休闲好去处。

发表于 2007-4-4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军石刻标语

  石刻标语是红军在宣传工作上的一大创举,全区现存1300余块,在近代历史上占据独特地位。

  在秦岭巴山的崇山峻岭中,红军当年刻下了数以千计的石刻标语。其中有红军入川第一幅石刻标语“争取苏维埃中国”,有堪称“世界石刻之最”的“赤化全川”“平分土地”。

  “平分土地”刻在九子坡佛尔崖上,西距通江县城30公里,车临洪口12公里,字高5.7米,宽4.9米,笔划深0.1米。

  “赤化全川”刻在通江沙溪乡景家埭的石崖上,字高5.5米,宽4.7米,笔划深0.35米,笔画间躺卧一人,尚有余隙,在四十里外仍清晰可见。

发表于 2007-4-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东北民居文化

   通江民居建筑传承了川北民居特色,以三合面、四合面居多,随着条件改善,旧有的特色民居保存完好的不多,以诺水河玉皇坝村保持相对完好。玉皇坝村距诺水河镇中心景区2公里,幅员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540亩(其中田340亩),通(江)前(进)路横贯其中,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辖7个农业合作社,342户,1276人。200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元,属全县2003年启动建设的重点村。

  目前,旅游局正在对该村进行民俗风情园的规划,挖掘、整理居住文化,并对部份村民改建的房屋恢复旧样,形成特色民居建筑群。

  目前,旅游局正在对该村进行民俗风情园的规划,挖掘、整理居住文化,并对部份村民改建的房屋恢复旧样,形成特色民居建筑群。

  建筑样式,有直排扇、钥匙头、三合面、四合面、四水归堂。清代及民国时期,大部分住房为穿斗木结构,低中山区瓦房居多,高山区草房居多。四壁多用木板装成图案形。装推窗或固定窗户,俗称格子;夹壁多用篾编,外糊草泥,富户外用石灰浆粉刷。建新房必建堂屋,称中堂。堂屋左右为正房,挨正房为转角。转角屋顶的风口为燕子口,转角不设燕子口视为庙。三合面的左右直下两竖列称厢房。厢房挨转角一间称小二间。再下为小堂屋,又称横堂屋。再下又称小二间。四合面靠下小二间又是转角,挨下转角一间名下小堂屋。中间便是进门和过廊。房高者,正房后面接房称后房,转角及厢房后面接房称厦子。

  室内布局和设置亦有定规。中堂供奉“天地君亲师”位,婚嫁丧祭等仪式全在此举行。中堂再高不设楼层,横梁挂“红”或画太极图。转角设厨灶及火炉。最小的转角称巴壁思,最大的转角为洪门转。横堂屋多为接待室,下小堂屋多为书房。正房长辈居住,小二间及厢房由晚辈居住。

  房前有阶沿,堂屋正前阶沿称大阶沿,多有北水柱,宽可逢事设席。厢房前为小阶沿,宽窄不定。阶沿外的院坝,多用长方形石板面成。部分院坝中间不甬道,不高出地面者为暗甬,高出地面者为明甬。明甬高度分官级而定。

  

发表于 2007-4-4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逛论坛好久了

咋个一直没有发现有这个论坛呢

虽然没有在四川了

但是还是想念我的家乡

发表于 2007-4-4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

发表于 2007-4-4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蓝色爱琴海在2007-4-4 12:04:00的发言:

逛论坛好久了

咋个一直没有发现有这个论坛呢

虽然没有在四川了

但是还是想念我的家乡

县级论坛是才分出来的~大家加油顶起,把自己家乡论坛顶火!!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