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植物,据不完全统计有木本植物358种,藤本植物25种,草本植物140余种,竹类植物19种,蕨类植物40余种,药材1455种。动物,常见兽类有17种,禽类33种,鱼类20多种,节肢类、软体类亦不少见。已查明各类农物作的天地昆虫和蜘蛛、螨类共两纲8目49科273种,天地昆虫共7目34科157种。
(一)珍稀植物
桢楠,分布全县各乡,从幼龄到300龄参差不齐。联合、塘坝与楠竹呈混交生长,两乡现有35亩。
岩桂,又名香桂、三股筋,筠连镇古楼大洞湾一带有3000余亩。
桫椤,又名树蕨、刺桫椤、山棕,芭茅坡国营农场的几条沟内广泛分布,形成群落特点。树高l~12米,树径0.06~0.24米,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树形美观,颇具观赏价值。
粗叶榕,俗称牛奶子树,在大地的大龙溪内呈零星生长。由于全身果实累累,胜似儿女缠身,当地群众呼之为儿多母苦树。
罗汉竹,生长在海拔1300米的山区。多与笔杆竹、白夹竹混生,其竹节膨大,与主杆协调配置,给人一种奇异美的感受。
水竹,生长在海拔600~1400米的小块平地。为块壮成片生长,生长快速,l~2年即可伐用。县内分布较广,有几亩、几十亩或上百亩的纯水竹林,一经成林可年年伐用。
珙桐,别名水梨子桐,又称合子花树。其花美丽奇特,极具观赏价值,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为我国特产珍贵树种之一。现解放乡雪山村有74单株,树龄45年,树高5米,生长茂盛。
红豆树,别名鄂西红豆、何氏红豆。全县3株,其中联合1株,高坎2株,树龄约160年以上占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山苍子,别名山鸡椒、毕登茄、山胡椒、猴香子、山苍树、赛樟树、香叶,香料油植物。全县1200米以上海拔均有生长,以双河、落水柔区及海银顶峰村最多。
杜仲,又名思仲、思仙、木棉、五丝次、乱银丝、儿仙木。是一种名贵药材,多为散生,县内南部山区较多。
兰花,属草本植物,全县广为所见。其品种有春兰、春剑、送春、惠兰、套叶兰、寒兰、夏兰、免耳兰及变异品种等。筠连属四川省重点产兰县之一。
(二)珍稀动物
狐,俗名毛狗,主产800米以上山区,1958年前较多,现在少见。
黄鹂,即黄莺,又名相思鸟,属世界名鸟,今县内各地均有。
画眉,广产于800米以上山区的次生林中。
白鹭,即鹭鸶,现大乐、塘坝、龙镇等乡的楠木林中尚有成群栖息。
大鲵,俗称娃娃鱼,多产于巡司河的腾达河段,乐义乡冷水河、联合苗族乡小河亦产此鱼。
玻璃鱼,体小透明,生长在岩溶裂隙水中,忌遇阳光,否则倾刻即逝。县境溶洞内常有发现。
木槐,系青蛙的一种,体重0.5公斤。白天隐居在于河沟的石缝中,晚间出穴活动,有时也成群栖息于树上。孔雀乡甚多。
矿产资源
筠连煤炭储量占四川储量的三分之一,石灰石储量163亿吨,此外有菱铁矿、黄铁矿、铜矿、耐火粘土、硅石、磷矿、辰砂、黄金及稀有矿物镓等。
筠连境内煤炭分布区域的地形外貌:南高北低,东南面最高一点为马岭光,海拔标高1195.5米;东北角最高点顶古山1185.1米;西部最高点四方地山头标高1185.l米;最低浸蚀基准面标高为东角之腾达沐滩,海拔380米。相对高差:南部800米左右;北部400~500米。南部多高山峡谷,悬岩绝壁,属中、低山区;北部相对高差较小,山势较缓,属低山区和丘陵区。煤层露头分布皆高于当地最低点,有利于平硐开拓的有景阳坝、镇舟、金銮、大乐、武德、乐义、维新、鲁班山下,塘坝、孔雀、双腾等地。千百年来,当地小煤窑均沿着煤层露头分布,开采浅部煤炭作燃料,如今尚在生产者亦有多处。全县煤藏覆盖面积885平方公里,占县境幅员面积1255.37平方公里的70.52%。
水资源
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水流深842毫米,径流总量达1056亿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河水流量283亿立方米,加上少量外来水,扣除重复计算,全县总水量实为11.6亿立方米。1998年,全县人均占有水量3100立方米,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筠连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县。
筠连境内水系纵横,共有大小溪河129条,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属涨跌无定睛干雨满的98条,常年有水的31条,汇成出境河川7条,径流总量35.28立方米/秒。以大雪山、老君山为分水岭,发源于岭北属长江水系的有乐义河、镇舟河、巡司河、定水河(筠连河)、落阳河5条,注入长江一级支流南广河,径流量33.05立方米/秒;发源于岭南属金沙江水系的有头道河(即热坝河)。鹿井沟2条,注入金沙江二级支流白水江(即牛街河),径流量2.23立方米/秒。较大河流有镇舟河、巡司河、定水河3条,均发源于南部山区,呈平行排列,纵穿县境,流域面积分别为435.1平公公里424.3平方公里和296.8平方公里。三条河共计流量31.05立方米/秒,占地表水径流总量的88%。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交界地带,河流由南向北,落差700—1000米,雨量1200—200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700—1500毫米,总水量10.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7亿立方米,地下水2.8亿立方米,但由于地下水开采量较少,故人均水量约1900立方米,低于全国、全省人均水量。
一、水利工程
县内共有各类水利工程2102处,其中小(二)型水库11座,库容295万立方米,山平塘175口,库容68万立方米,引水渠1846条,提灌站68座,一般年可提供水量4930万立方米,有效灌面8.15万亩,其中田8.07万亩,土0.08万亩。
二、河流及水利资源
全县共有大小河流31条,总长427.1公里,县城内流域面积1255.37平方公里。出口处多年平均流量36.35立方米/秒,天然落差16924米,利用落差9075米,理论蕴藏量6.0687万千瓦,可开发量4.0万千瓦。现已开发1.615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40.37%。
县内三大主要河流情况:
⒈镇舟河:发源于大雪山脚,全长57.9公里,流域面积435.1平方公里,出口处多年平均流量12.43立方米/秒,天然落差1000米,可利用落差700米,理论蕴藏量2.5493万千瓦,可开量1.415万千瓦,已开发0.7545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53.32%。
⒉巡司河:发源于龙巩山区,全长48公里,流域面积424.5平方公里,出口处多年平均流量11.5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663米,可利用落差590米,理论蕴藏量2.1881万千瓦,可开发量0.8755万千瓦,现已开发0.387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44.2%。
⒊定水河:发源于龙镇、塘坝深丘区,县境内长40.12公里,流域面积296.8平方公里,出口处多年平均流量7.05立方米/秒,总落差756米,利用落差756米,理论蕴藏量0.842万千瓦,可开发量0.2409万千瓦,已开发0.1065万千瓦,占可开发的44.2%。
⒋其它河流:县境内其它河流的理论蕴藏量为0.4938万千瓦,可开发量1.4686万千瓦,已开发0.367万千瓦,占可开发的24.9%。
三、地下水系
县境内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形成了五大密集的泄水区,分别是:
⒈巡司泄水区
⒉县城泄水区
⒊斯栗坡泄水区
⒋上桥头泄水区
⒌五道河泄水区
同时还有五条地下水系,分别是:
⒈镇舟—大鱼洞地下水系
⒉龙碗—凉风洞地下水系
⒊大洞湾—小鱼洞地下水系
⒋旋窝凼—黑风洞地下水系
⒌扑火龙—斯栗坡地下水系
四、温泉
筠连县犀牛热矿泉是我县唯一具有独特医疗保健的珍贵水资源,经多年测流均在40升/秒左右,水温稳定,均温53℃,可命名为大流量、弱碱性、高热、氯化钠型低渗氡矿泉水,但由于矿泉水水源位于未来煤矿开采、城市建设区,环境保护应提到足够的高度予以重视,在开采煤矿时的地下井巷若布设不当,这一珍贵的热矿水资源可能遭到破坏,政府部门应及早协调,并妥善处理好煤矿开采与热矿水资源保护的关系,确保水源地环境质量标准与风景旅游、疗养相适应。
综上所述,我县河流虽较多,但由于河道短、集雨面积小,因此流量小,易涨易跌,造成洪、旱交错,旱、洪灾害频繁发生,加之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不平衡,河川径流分布不够集中,过于分散,地下水资源利用率低等,制约了我县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县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水资源,并做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建立节水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筠连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