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年三十下午,四川省通江县县长严敏给通江县人民医院住院的病人送去慰问品,后来几位病人发现大部分礼品都过了期,甚至“高钙蔬菜饼干”已生蛀虫。2月28日,筹备礼品的通江县民政局负责人被严肃处理,局长被免职。(据3月1日《新京报》)。
笔者在报道中发现,此事中,被处理的人有3名:通江县民政局局长王仁才,救灾救济股股长,也就是此次安排礼品的张武庭,还有被工商局做罚款处理的副食店老板,而直接去送礼品的县长严敏在震惊之余也只是责令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妥善处理。民政局副局长带人为病人道了谦后,病人收到的礼品又被全部收回。
作为一个县的父母官,我相信严县长在春节期间到医院去看望普通的病人是善举,执政为民,体恤民情,是出自真心的。但病人收到的却是过期食品,问题出在哪里?肯定出在了县长和病人之间的“若干”环节。
首先,我不会相信是食品店的老板故意捣鬼,面对政府采购,敢偷梁换柱,以次充好。或者说,没有人授意,老板绝不敢拿石头当鸡肉往老虎嘴里放。但事实却存在,过期食品就是从食品店这儿买的,不过,中间多了个“中间人”,是民政局筹办的。看来,这168份礼品的“暗黑”旅程,只有这个中间人最清楚。免除民政局局长职务,是为办事不妥;处罚食品店老板,是为“售货”有诈;但出了事后县长再未直面受赠的病人,除了暴露其行事考虑不周、队伍管理不力外,是不是有失礼之嫌呢?
如果说送礼是亲民爱民的话,严县长在“过期”的尴尬之后不直接给病人一个交代,就是离民远民,甚至让人怀疑心里在怨民、恨民。隔在他与受赠人中间的“壁垒”实际上仍是“官面堂皇”的位置尊严,说白了就是不愿意真正深入群众,平等视民的工作作风和心理在作祟。
事事上,一个县长在出了此事后能直面事实,妥善处理此事,亦算是头脑清明,“依法办事”,但事件的虎头蛇尾却让人不得不让人思考政府到底该怎么执政为民,真正该怎么去体恤民生,究竟如何做才是把“百姓无小事”体现在工作中的一个个细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