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764|评论: 2

金川—被遗忘的东女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8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东女国”这个神秘、浪漫的女性王国,曾经在历史上一度活跃,一度辉煌。骄傲而诗意的女子,支配一个若大的国家,梦一样的国度,谜一样的王朝,流星般划过历史的夜空,渐渐被历史遗忘,留下无尽遐想与神秘。

       按照唐人的记载,东女国在川西高原上,其地“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余域,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船以渡”。由此可知,东女国的中心是在茂州以西的弱水地区。在唐代这条弱水,屡见于记载。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裴行方计茂州叛羌黄郎弄,“西至乞习由,临弱水而归”。玄宗天宝六年(747),剑南节度使郭虚已“将图弱水丁之八国”,以鲜于仲通为剑南行军司马。“收其八国,长驱至洪湖州”。天宝八年(749年),“改洪州为保宁都护府,堑弱水为蕃汉之界”。前忆述及,保宁都护府在今梭磨河上游的壤中一带。作为唐蕃分界的弱水,指的就是大金川的上游。另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其水流经三杂谷(Tsha ba khag gsum)之水,总称为弱曲(Rva chu),下游为大金川唐人所说的弱水,应当是指弱曲。东女王所在康延川,就是隋代的葛延,亦即清代的噶喇依。其地素为“金川巢穴,形势险要”,大金川由北向南流经其前。这和康延川“岩险四缭,有弱水南流”完全一致。位于东女国和雅州之间的白狼夷,其地在灵关道的南段,与雅州芦江县相邻,及今宝兴县境内。罗女蛮罗汝蛮,其地在白狼夷西南,及今石棉、九龙及其东南地区,东女国之境,东西九日行,大约五百里。据此,其西界不超过瞻对和理塘。概言之,这个东女国是以大金川流域为中心,北与白狗、白兰相邻,东南与白狼、罗汝诸部毗连,西北则与多弥之地相邻。

.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7-4-18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王朝沉睡在岁月冰峰里,一梦千百年,历史演进,朝代更替,一度活跃繁华的文明消失了,传奇般的历史更增添了它的神秘。今天我们漫步滔滔大金川江边,漫步于女王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与那远古的女性王朝对话,深感金川这块浸润千年文明的热土,风采依旧,浪漫依然。

  作为东女国中心的大金川地区,就是近代嘉绒的本部,嘉绒(rgyal rong)亦即嘉莫绒(rgyalnlo rong),意为“女王的谷地”。嘉绒的藏语意,说是“东女国”。作为“东女国”后裔,藏 族的一支,由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了金川人勤劳、勇悍、豪爽热情的秉性,形成独具魅力的东女国后裔特色。

  石碉,东女国建筑精品对人类建筑艺术的杰出贡献

.

 楼主| 发表于 2007-4-18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东女国中心的大金川地区,就是近代嘉绒的本部。嘉绒(rgyal rkng)亦即嘉莫绒(rgyalnlo rong),意为“女王的谷地”。由此可知嘉绒与东女国有关。嘉绒土司的祖先出自康(khrnms)的勃兰氏(sBra),原本臣属于隆重若(K1umro)的雅孙之王难磨之子森蒂(NAM pahiba gsen ti)。后辗转迁徙,至克罗斯纳波(K1u bsher 1cagsmo)时,由于发生饥馑遂移居杂绒诚服于杂绒王。勃兰氏是一个以女性为蝇习的部族,所以克罗斯纳波也被称为克罗斯夹莫(K1u bsher 1cagsmo)当其王臣服于杂绒王之后,便被称为勃兰冈(sBra rgan),汉文史籍则称之为弱水部落。这个弱水部落始见于隋文帝时期。从《隋书》卷60《崔仲方传》可以得知,当时点据着杂绒地区的是白男(兰)王。据此,克罗斯投靠的杂绒王就是汉文史籍所记载的白男(兰)王。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会州总管崔仲方计平的男(兰)王。这场战争的结果,使得勃兰氏的弱冈家摆脱了董氏白兰的控制并向南发展,最终占据了今金川、小金、丹巴等地。,由于勃兰氏是以女性为中心,所以唐人称其为“女国”,亦称“东女国”。唐高祖武德年间,“女王汤滂氏始遣使贡方物”。由此看来,东女国的形成,大约是在隋唐之际。

       东女国的王族是属于象雄系统的部族,所以《安多政教史》称其为“象雄勃兰之王”(Zhang zhung sBra rgya1 1a)这一族和早期吐番王室的关系极为密切,当吐蕃征服白兰、白狗等部之后,东女国的势力急剧膨胀,从而形成“户四万余众,胜兵万余人”的强部。据旧唐书卷197《东女国传》记载,东女国“有女官,曰‘高霸’,平议国事。”高霸是Gog  yu1的对音,也就是指Gog yu1的部族。如前所述,这个Gog yu1就是汉文史籍所记载的哥邻。在藏文典籍中哥邻所在的杂瓦绒就被称为“女王的杂瓦绒(rGya1 mo Tsha ba rong)”。由此可知,东女国的“高霸”实际是出自臣服天东女国的哥邻。哥邻是指董氏部族的“哥咱”。也就是说,哥邻的父方族是董氏,母族是哥氏。从哥邻之地与白兰之地相重来看,作为哥邻父族的董氏应当是白兰。哥邻的母族,显然就是东女国的女官“高霸”,其地位相当于宰相。概言之,白兰为吐蕃征服之后,实际上就成为了东女国的属部。由于东女国是以女性为中心,因而白兰的母族成为东女国的宰相。在外官僚,则以男子为之。“凡号令,女官自内传,男官受而行”。由于女性居于支配地位,所以藏文史料都是从母族的断承关系进行记载。其后,唐人亦采用其称谓。由此可知,东女国是由两部分组成。女王以康延川为中心,控制着大金川地区。以大金川上游为中心的西山八国,则是由诚服于东女国的哥邻所控制。东女国有大、小二王,其中小王之位,并显非仅仅是作为储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加强对西山八国的控制。一女性为中心的东女国,大约在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以后,开始以男子为王。至八世纪未,东女国再次发生变化。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南诏王异牟寻遣使致书西川节度使斗皋,其中就提到“西山女王,见夺其位”。同年东女王与西山八国投附唐廷,这显然和女王失位有关。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嘉莫杂瓦红有三个不同的部落,一是rGya1 nag族,二是属于象甲(Zhang rgya1)系统的象雄勃兰之王。三是称为杂绒王的哥彭(Kho hohun)。最初的强部是象波文(Zhang po),其后为拉色哥(Iha rigs sgo)。RGyal nag应当是汉文史籍中记载的“嘉良”,这是分布在大金川地区原土著部族。杂绒王就是隋代所称的白男(兰)王,亦即唐人所说的哥邻王。勃兰王则是汉文史籍所记载的东女王,这是属于象雄系统的部族。最初的强部象波,应当是指出自象雄的勃兰氏,也说是唐人所说的东女王一族。后勃(sNang gnyan khong leb)的次子是哥拉哥谷(sGo la sgo sho)。sGo la就是哥王。由此看来,大约在八世纪未,朗氏已控制了哥邻,并取代象雄的勃兰氏,成为近代家莫杂瓦绒的支配部族。这样,曾经在历史上一度活跃的东女国便消失了。

.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