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蜀国无大将,刘备应负有主要责任,三国演义上把刘备说得非常好,说他是仁义之人,可是别人说富难过三代,也就是说人们的修养道德没达到一定的境界,就教不出好的后代,所以后代就成不了器候,可是他刘备却连二代就保不了,为什么呢?!
刘备当年杀刘封,他应该吗?刘备当年无子就认刘封当义子,既是自己义子 就应有父子之情,为了自己的亲儿子刘禅继位,找个借口就把他杀了,不管刘封如可的认错忏悔,当时关公不喜欢刘封皆因有刘禅,怕刘封对刘禅继位造成威胁,可是刘备为什么不对刘封动之以情,对关公晓之以理,就不会造成叔侄间的间隙了,没有叔侄间隙就不会有关公走麦城被杀身亡了!刘备真的不想杀刘封吗?别人带得半大的孩子,平常也为他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啊!不要可以还给人家嘛,于心何忍呀!
刘备做为蜀国一把手,如何用人,如何教人,他却没有尽到一把手的责任;当年桃园三结义,刘备就知张飞是莽闯之人,有勇无谋,并且脾气火爆,张飞缺乏仁慈之心,经常鞭打下属,但他却没有对张飞尽到兄长对幼弟的教诲之责,如果张飞有仁慈之心就不会把气出在下属身上,逼下属(范疆,张达)做力所不能及之事,做不到就要杀头,反逼得人家先下手为强,把他杀了 ,杀了张飞投奔吴国,蜀国就又少了两员大将,此两员将应该说是逼走了的。刘备怎么都没想到,兵有一天也会变成将军的!关键在于怎么去培养和运用了。
刘备是忘恩之人,当年孙夫人对刘备情深义重,不惜抛母弃兄跟刘备回属,可是一回到蜀国,刘备就冷落人家,还时时提防,纵是如此,孙夫人对他还是忠贞不二,如果刘备善待孙夫人,让孙夫人生下儿子来的话,刘氏的江山历史一定就要改写了,刘备让刘禅继位绝对是个错误 ,一个怂包如何继位?如果孙夫人生的儿子一定不是怂包,孙夫人有高强的武艺,有俊美的容貌,有吴氏王候将相的优良血统,生下的儿子一定是英武有力,谋略超人的;再说吴国也会投鼠忌器,也不会去攻打蜀国了,所以刘备对孙夫人忘恩,还连累孙夫人为他自尽,夫人的救命之恩,夫人的知遇之恩就不是恩吗?!所以刘备的小心眼为他的忘国之路也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