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四川省遂宁市开发区北固乡的农民。从去年开始,同样是遂宁城边的创新工业园区和河东新区的所有中小学包括近几年修得很漂亮的公办学校都全部免收学杂费,只收书付本费了。可是开发区取名为“实验学校”而没有改制的公办学校仍收高价费,而且条件极差、在农村的明月小学和北固乡小学也没有免收学杂费。都是城边的,却执行不一样的政策,这是啥道理?!正义何在?!公平何在?!开发区太不公啊!! 2001年,开发区管委会把世世代代供我们北固乡老百姓的孩子读书的北固乡小学和北固乡初中(相连)扩建,这是社会发展政府应该做的嘛!可是学校修起后,这所公办学校只是名字取为“实验学校” 了就全收高价费,每年收三千多万元。天啦!!!只修五十个教室,招了八、九十个班,每班装了八、九十个学生。实验学校周围的小学是条件极差的村小学,憋得我们好些家长借遍亲朋好友钱交高价费去读。这些当官的心太黑、太狠,把它当成一棵摇钱树。他们有了钱就不当数:前任校长上台两年就因腐败判刑,来接替校长位置的市教育局副局长竟是他的表姐夫,难怪学校老师说是“换汤不换药”,说这个人老辣得多,操得更阔气更霸气。看那学校大车、小车、高级轿车不断添置,哪个学校能比呀?!更可恶的是,本以为他是从市上来的,会执行党的政策,公平收费。可是没有改制的公办学校仍然收高价,就连本是农村的明月小学(原四村小学)和北固乡小学(三、五、六村小学撤并后修在六村的小青瓦平房建筑学校)也不免收学杂费,说是不要把开发区内的学校收费搞得太悬殊了。这两所小学规模很小,办学条件极差,如明月小学占地近3亩,仅一幢12个教室的教学楼和围墙边上搭建的几间低矮阴暗平房,就挤了18个小学和初中班,装了1460余学生。开发区为了对付我们强烈要求孩子们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硬把它们升格为“戴帽”初中,充当中心小学和初中学校的地位。可是全区好一点的教师都挑选到了实验学校。说实话,若不是迫于经济压力,我们这些家长是绝对不忍心让孩子到那儿去读书呀!即使如此,这两所学校的学生还是挤得满满的,我们这些农民穷呀!我们这些农民的孩子该到哪儿去读书才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呀?!
附遂宁市教育局回复: 遂宁市教育局 关于《农民的孩子应到那里去读书?》的调查函的 回 复 四川省新闻中心、四川新闻网: 我们收到贵处关于《农民的孩子应到那里去读书?》(四川新闻网调字[2007]068号)的调查函后,市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派出市教育局监察科、计财科、教育科等有关人员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遂宁高级实验学校收费问题。遂宁高级实验学校是由遂宁经济开发区2000年投资近3000万元新修的一所全日制改制实验学校,2004年又投资近5000万元新修了高中部。学校在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定规模。学校严格按照市物价、财政、教育等部门的规定收费,市纪委、监察、教育、物价等部门多次检查对该校收费情况进行检查,未发现有违规收费和乱收费行为,不存在高价收费和乱收费现象。
2、城市学校北固中心小学和明月中心小学的收费问题。北固中心小学和明月中心小学作为城市学校,根据市物价局的文件规定,这两所学校执行的城市学校一费制,即杂费小学130元/生•期、初中165元/生•期。因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生源中农村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较多,多次向省市相关部门反映过,要求纳入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对学生进行杂费减免,但国家现行政策正在配套之中,有望在明年解决。
3、明月小学、北固小学等学校的收费问题。2006年上期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对开发区学校2005年的农村村小学生1050人减免了杂费,部分学生享受了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近一年来,农村学生进城读书较多,开发区学生就学人数增长迅速,目前这部分学生已达到1412人。在上级拔款人数(1050人)不变的情况下,该区本着为农民切实减轻负担的原则,由开发区财政自己提供了13.7万元资金,免除了新增部分学生的学杂费,使他们享受到了党的惠民政策。
综上所述,开发区学校不存在乱收费,也不存在“戴帽”初中乱收费的现象。当然,由于农民工进城,农民工子女大量涌入城市,使开发区学校确实面临很大压力,教学资源少、班额大也是存在的。但开发区目前正在规划,准备新建学校2所,来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
二○○七年五月十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