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夜,记者夜访县城区嘉陵江三桥工地,只见嘉陵江两岸4处工地上灯火通明,不时有工人身影在钢架铁索中晃动,耳边也不时传来冲钻机低沉而有节奏的声音。
县城嘉陵江三桥建设工地夜景
嘉陵江三桥是县城江南新区杜里坝建设发展的枢纽工程,也是继杜里坝市政项目后又一BT模式招商建设重点城建工程。大桥起点在县城望江路与解放路十字路口,与滨江路立体交叉,达于江南新区规划建设中的平江路,主线长1007.5米,概算总投资2.342亿元,计划工期2年。
投资方四川路桥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自去年12月10日动工建设以来,工程建设进展迅速。目前,施工方正抓住工程施工的黄金时期,昼夜奋战,全面推进大桥主桥墩基础建设。
在县城望江路与解放路十字路口靠江边的小广场上,布置着一台自动桩机。来自资阳市农村的务工人员沈师傅正在值夜班。沈师傅介绍,现在有25台自动或人工的桩机分布在4个工地上施工。每台自动桩机由2人分班值守,人工桩机要3—4人值守。打一个桥墩桩基坑,每天24小时不停机,大约要10多天。
工人沈师傅在给桩基坑周围填土
“值守自动桩机比较轻松,只要机械设备运转正常,随时可以休息”。沈师傅指着紧靠桩机操作平台后方搭建的一个简易工棚说,“躺下就睡觉,离床一步就上操作台。”工棚里放了一张简易的床,旁边还放着一个电烤炉取暖。沈师傅笑着说道,“工棚上方挂着照亮的操作台的那盏碘钨灯也可以取暖,晚上睡觉不冷,机器声音听习惯了,瞌睡来了就睡。”
谈话间,沈师傅到桩基坑周围看了看,拿起铁锹给基坑模具外侧填了些泥土,又回到工棚里,看了看机器运转情况。已是晚上11点过了,沈师傅准备休息一会儿。他乐观地说,工地上的工人大多来自资阳,有的在很艰苦的地方做过,他干这个工种有1年多时间,这里的工作环境感觉很好,工作也轻松,月工资4000左右,也不怕拿不到钱,“有劳动部门给我们撑起的!”
离沈师傅最近的工地上,两名工人在焊接维修受损的设备
站在沈师傅工地上往前方看去,另外3个工地灯火通明,分布着更多的桩机。不时传来低沉的撞击声,和沈师傅值守的桩机声音混合在一起。顺着几缕闪烁的光源望去,是离沈师傅最近的工地上,两名工人正在焊接维修受损的设备。
当夜,月亮带着大晕,与工地上璀璨的灯火一同映照在缓慢流淌的嘉陵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