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472|评论: 33

[讨论]通江为何交通建设一直落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2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许这个题目有点大

但是这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看整个巴中市的其他三个地方

那个地方到现在还没有建设高速公路(包括在建的与即将建设的)

那个地方没有即将通铁路

而通江呢

完全被遗忘

为何???

那些当官的都在做什么????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四川最好人在2007-5-12 20:01:00的发言:

鬼抱怨

也许在不正常的人看来

不为家乡人民谋福利的人看来

确实是吧

我估计当官的人也是这么想的

发表于 2007-5-12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抱怨

发表于 2007-5-12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现在己经在全面的修路了哈!

发表于 2007-5-12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敢问路在何方!

[em03]

发表于 2007-5-1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

东升-----招呼站

东升-----招呼站

发表于 2007-5-1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

发表于 2007-5-13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急,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绵阳-阆中-巴中-通江-万源的高速公路.

发表于 2007-5-13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缺钱[em05][em05][em05][em05]

发表于 2007-5-15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路不经过通江,那是由通江的地形地貌决定的。

发表于 2007-5-15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位置、环境影响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何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城市建设好,那是因为交通便利,地势平缓。而通江是属于高山区,四面环山,出通江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如果要通铁路,那成本是何等的高。通高速也是一样,桥梁、隧道到处可见了。就算是发达城市,要在这样一个地方建高速、修铁路都是不可能的。我不是搞经济学的,不懂预算,大家可以想象那个成本,没有几十几百亿是不可能完成的了的。这么多的钱,哪里来?通江一年的国民经济收入是多少?不可能什么都要求别人来弄吧?

发表于 2007-5-18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em05]

发表于 2007-5-26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冷静地看问题。毕竟,通江的交通状况实在逐步改变。不过,路是修出来的,不是急出来的。我有几点看法:

    一、我县目前的交通大会战是不容质疑的。既然,我县目前要大规模打通干线出境路不现实,不如老老实实修好通乡、通村路,国家补助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投资,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嘛。

    二、理性面对干线路建设。现在的干线公路,除国家补助部分外,都需要地方匹配资金,例如通(江)巴(中)公路,县上就贷款6000万元,大家想想,通江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多少呀。请大家理解,不要老是埋怨县领导、部门领导不关心通江交通,也不要埋怨上级不支持交通。现在通江贷款修干线路,如果不是国家帮助,还没有银行愿意贷给通江,朋友们,这就是现实。所以,干线路只能一条一条地修,通(江)巴(中)公路修好了,就修通(江)达(州),然后再修其他路,国家的帮助也是有计划的,谁让我们这地方穷呢?

    三、目前,我县建设铁路、高速公路的经济实力和区位优势还不具备。事实上,现在的高速公路一般都是采取BOT方式(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因此,首先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动辄数百亿元的投资,不是儿戏。所以,过境通江建设铁路、高速公路,谁来投资?如何收回投资?即使一些地方规划了铁路、高速公路,到底什么时候建设,也是一个未知数;规划了几十年没有动工建设的,也有很多。

    通江与外面相比,落后的不仅仅是交通。当然,要促进经济大发展,第一是交通。所以,希望大家多些理解,少些偏激。要多看到已经在做哪些事,如果事情做得越多,受到的责难越多的话,大家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那才是通江发展最大的灾难。

发表于 2007-5-26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修不修高速公路不是由通江人说了算(你来投资啊!),而是由市场说了算,由地区经济架构说了算。国家虽然有钱,但也不太可能拿这么多钱来满足你我(你们或我们)出门打工方便哈!?

说白了,通江这样子的地方,你成天放乖些,国家还是要拿点小钱儿来养你的。不过要听话哟!!!!!!!!!!!!!!

[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7-5-27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的交通建设为何落后,这是很难说清楚的。

看一看毗邻的县市的道路吧,再看看我们与相接的路。从铁溪至万源18公里的土路和从铁溪至镇巴的17公里土路非常

破烂。而一过县境,万源是水泥路,镇巴是沥清路,路况都比较好。也许是县上的领导不常往这两个方向去动吧,所以没人关心这两条路的改建。

发表于 2007-5-27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好多专家到通江论坛了啊!

这哈咱们通江有希望了!

发表于 2007-5-27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巴山一人在2007-5-26 23:33:00的发言:

    其实,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冷静地看问题。毕竟,通江的交通状况实在逐步改变。不过,路是修出来的,不是急出来的。我有几点看法:

    一、我县目前的交通大会战是不容质疑的。既然,我县目前要大规模打通干线出境路不现实,不如老老实实修好通乡、通村路,国家补助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投资,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嘛。

    二、理性面对干线路建设。现在的干线公路,除国家补助部分外,都需要地方匹配资金,例如通(江)巴(中)公路,县上就贷款6000万元,大家想想,通江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多少呀。请大家理解,不要老是埋怨县领导、部门领导不关心通江交通,也不要埋怨上级不支持交通。现在通江贷款修干线路,如果不是国家帮助,还没有银行愿意贷给通江,朋友们,这就是现实。所以,干线路只能一条一条地修,通(江)巴(中)公路修好了,就修通(江)达(州),然后再修其他路,国家的帮助也是有计划的,谁让我们这地方穷呢?

    三、目前,我县建设铁路、高速公路的经济实力和区位优势还不具备。事实上,现在的高速公路一般都是采取BOT方式(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因此,首先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动辄数百亿元的投资,不是儿戏。所以,过境通江建设铁路、高速公路,谁来投资?如何收回投资?即使一些地方规划了铁路、高速公路,到底什么时候建设,也是一个未知数;规划了几十年没有动工建设的,也有很多。

    通江与外面相比,落后的不仅仅是交通。当然,要促进经济大发展,第一是交通。所以,希望大家多些理解,少些偏激。要多看到已经在做哪些事,如果事情做得越多,受到的责难越多的话,大家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那才是通江发展最大的灾难。

要了解实际,才有发言权呀!我想不管是政府还是百姓,都希望通江交通四面八方都通达!

发表于 2007-5-2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说两句,前面巴山一人的观点是正确的,的确是从通江的实际情况分析的,通江的环境、资源等都不具备优势,何况就是将高速路修通了,铁路也修通了,通江依然发展困难。目前通江的发展就看红色资源了,但往往红色资源又是为政治而所需,不能带动经济效益。譬如说,位于沙溪的红四方面的烈士陵园和“三总”就根本没有产生什么效益,就是将“纪红”路修通,我看也很难说啊。通江虽然还有点天然气,可那是国家的资源,又不在通江深加工,所以也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目前只有等政策了,我们还是感谢温总,把乡道路、村道路修通了。但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修的路质量的确令人担忧啊。那些项目经理都是一些关系户,偷工减料的现象太严重了。其实有实力的公司又进不来。

发表于 2007-5-28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巴山一人在2007-5-26 23:33:00的发言:

    其实,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冷静地看问题。毕竟,通江的交通状况实在逐步改变。不过,路是修出来的,不是急出来的。我有几点看法:

    一、我县目前的交通大会战是不容质疑的。既然,我县目前要大规模打通干线出境路不现实,不如老老实实修好通乡、通村路,国家补助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投资,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嘛。

    二、理性面对干线路建设。现在的干线公路,除国家补助部分外,都需要地方匹配资金,例如通(江)巴(中)公路,县上就贷款6000万元,大家想想,通江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多少呀。请大家理解,不要老是埋怨县领导、部门领导不关心通江交通,也不要埋怨上级不支持交通。现在通江贷款修干线路,如果不是国家帮助,还没有银行愿意贷给通江,朋友们,这就是现实。所以,干线路只能一条一条地修,通(江)巴(中)公路修好了,就修通(江)达(州),然后再修其他路,国家的帮助也是有计划的,谁让我们这地方穷呢?

    三、目前,我县建设铁路、高速公路的经济实力和区位优势还不具备。事实上,现在的高速公路一般都是采取BOT方式(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因此,首先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动辄数百亿元的投资,不是儿戏。所以,过境通江建设铁路、高速公路,谁来投资?如何收回投资?即使一些地方规划了铁路、高速公路,到底什么时候建设,也是一个未知数;规划了几十年没有动工建设的,也有很多。

    通江与外面相比,落后的不仅仅是交通。当然,要促进经济大发展,第一是交通。所以,希望大家多些理解,少些偏激。要多看到已经在做哪些事,如果事情做得越多,受到的责难越多的话,大家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那才是通江发展最大的灾难。

我们也同意你的观点,干线公路要一条条的修,但是,我觉得,通巴路和通达路相比,后者对于通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为什么要先修通巴路呢?这里面没有政绩思想在里面作怪?其次,我县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是乡村公路呢还是干线公路?应该先修好干线公路,促进经济的发展,然后在建设乡村公路.所以在修路这个问题上,你所说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观点对于经济建设来说是本末倒置.

发表于 2007-5-28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同意你的观点,干线公路要一条条的修,但是,我觉得,通巴路和通达路相比,后者对于通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为什么要先修通巴路呢?这里面没有政绩思想在里面作怪?其次,我县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是乡村公路呢还是干线公路?应该先修好干线公路,促进经济的发展,然后在建设乡村公路.所以在修路这个问题上,你所说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观点对于经济建设来说是本末倒置.】

    朋友,你说的当然有道理,可是:其一、我们县是巴中市所属的一个县,在政治与经济问题上,我们都明白,不用多说;其二、干线路投资巨大,国家不可能全额投资,我们县无力承受匹配资金,连贷款都贷不到,只有逐步建设,而通乡、通村公路国家目有大政策补助,地方投入极少,我们总不能放弃这个机会吧。你说怎么办?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