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落下闳,“中国四大古城”之一阆中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古城旅游与春节文化融合,杀年猪、扫扬尘、祭灶神、贴春联、亮花鞋、唱皮影、舞火龙、游百病等诸多春节习俗在这里生动展现……蒋子龙感慨“阆中堪称文化圣地”;舒婷兴致勃勃邀约“请到阆中来过年”。阆中对中国春节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已得到业内权威认可—— 本报讯(记者 饶瀚)这几天,央视《我们的节日·春节——中华长歌行》正在阆中古城紧张拍摄。明年春节期间,这部时长1个小时,分春节溯源、春节习俗、春节梦想3个篇章的纪录片将在央视播出,其中近50分钟内容是展示阆中的春节文化。这足以说明,阆中春节文化在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所占分量有多重。 “我们今天刚举行了阆中‘春节之源·风水之都’大型春节灯会新闻发布会。春节期间,阆中古城还有很多民俗节目展演,尤其是民俗舞蹈《亮花鞋》还要通过央视四套春晚,向全球华人传播中国传统春节文化……”12月27日,阆中市文化旅游局局长宋海全向记者介绍说,获得“中国春节文化之乡”殊荣后,阆中在发掘与传承中国春节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得到业内权威认可,阆中作为“中国春节”源头已名副其实。
回溯阆中的春节文化,还得从被称为“中国春节先祖”的落下闳说起。落下闳是阆中人,也是杰出的天文历算学家。据有史可考文字记载,中国春节是从《太初历》开始的。汉武帝时,落下闳创制《太初历》,规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春节”由此而来。落下闳也因此被后人尊为“春节老人”、“春节先圣”、“春节先祖”,阆中亦因此成为“春节之源”。
因为落下闳,2010年2月,阆中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春节文化之乡”殊荣,这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春节文化之乡”。两年多来,与古城旅游相融合,阆中不断丰富“春节文化”内涵,不仅将杀年猪、扫扬尘、贴春联、吃年饭等传统习俗发扬光大,还将祭灶神、亮花鞋、唱皮影、舞火龙、游百病等濒临消失的年俗进行挖掘整理和展现传承。2011年,阆中又投资近2亿元,建起全国唯一的“春节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巨大的祈福铜钟、馆藏丰富的落下闳纪念馆、高达15米的落下闳铜像等,均能让来阆中古城过春节的游人感受到浓郁的中国春节文化。
近年来,阆中春节文化引来越来越多国内外媒体和研究专家关注,先后有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游客来阆中感受春节文化。作家蒋子龙来过后感慨“阆中堪称文化圣地”,诗人舒婷游览后留下了诚邀天下客的美文《请到阆中来过年》。今年1月,国务院参事室春节文化调研组组长,著名文学家老舍之子、78岁的舒乙先生来到阆中调研,他说,将来国内或将推出第一批春节文化遗产基地,阆中就是其中最好的典型。
中国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国度之一,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始终是东方最璀璨的明珠。从瓷器到丝绸,从功夫到旗袍,从中秋月圆到春节祈福……请到阆中来过年,来了解春节文化,来解读中国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