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09|评论: 2

        究竟哪年设置的葭萌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8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葭萌县既是广元市境内最早的县,也是整个大西南最早的县。广元人无不以古老的葭萌县为骄傲,但对于究竟哪一年设置的葭萌县这个历史问题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共识。
初置葭萌县的具体时间只能通过《华阳国志》记载先秦灭蜀、苴、巴后设置郡、县的过程推测。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都自述以《华阳国志》为依据著书立说谈论这个问题的人却有相互矛盾的结论。1994年新编《广元县志》说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公元前338年公元前311年在位)灭苴即置葭萌县,直属秦。私编《广元历史地名词典》及其相关材料说说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公元前306251年在位)诛蜀侯绾时置蜀郡及葭萌县。二者对置蜀郡的时间判断略同, 对置葭萌县的时间判断却相差31年。但是, 若按常识读书,他们的说法均与《华阳国志》相左。
一.公元前314年置蜀郡
按照常规,葭萌县应与蜀郡同时设置。因此,要弄清设置葭萌县的时间,必须先弄清设置蜀郡的时间。《华阳国志》虽未记载设置葭萌县的时间,但却将设置巴、蜀、汉中三郡置的时间写得一清二楚,可惜新编《广元县志》和私编《广元历史地名词典》都未按《华阳国志》的本意介绍设置蜀郡的时间,进而误导了设置葭萌县的时间。
《华阳国志》记:“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惠王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壮为相。置巴郡。以张若为蜀国守。”“三年﹙公元前312年﹚,分巴、蜀置汉中郡。”“三十年﹙公元前285年﹚,疑蜀侯绾反,王复诛之,但置蜀守。”这里有两个字很关键:一个是以张若为蜀国守 字,另一个是但置蜀守 字。《史记·秦始皇本纪》记:“郡置守、尉、监。”《汉书·百官公卿表》记:“郡守,秦官,掌治其郡。”“但”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是表示转折的连词,在古代汉语中则主要是表示范围的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只”字。不弄清这些古今语言常识,当然会把《华阳国志》翻译得五花八门。若按这些常识解读《华阳国志》上述记载,其唯一的结论是:公元前314年,秦惠王在蜀采用分封制和郡县制相结合的政策:既封侯又置郡,封子通国为蜀侯,以张若为蜀郡守,共同治蜀,同时置巴郡;公元前312年,分巴、蜀二郡之地置汉中郡;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怀疑蜀侯绾谋反,又诛杀绾,并乘机废出在蜀地的分封制,只设蜀郡,以郡守为当地最高统治者。
  二.葭萌县与蜀郡同时设置
尚未发现战国史籍有直截了当说出葭萌县诞生具体时间的记载,但就《华阳国志》叙述先秦灭蜀、苴、巴设郡、县的过程看,葭萌县应与蜀郡同时诞生。
﹙一﹚公元前316年尚无产生葭萌县的条件
《华阳国志》记,公元前316年,蜀王(治成都)分封的苴侯(治葭萌—今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土基坝)私下与蜀世代仇家巴王(治阆中)交好而率师伐苴;苴侯奔巴,并向秦求救。当时,秦正准备伐楚﹙按《史记》载当时韩正在侵秦﹚。秦朝廷就先伐楚还是先伐蜀﹙《史记》载就先伐韩还是先伐蜀﹚展开辩论后,秦惠王采纳司马错、中尉田真黄的主张,决定先伐蜀。这年秋天,秦惠王遣大夫张仪和司马错、都尉墨经石牛道﹙亦名金牛道﹚伐蜀。蜀王在葭萌抵抗,战败,逃至武阳﹙今彭山县东北﹚被秦军追杀,其相、傅、太子战死于白鹿山﹙彭州市白鹿乡境内﹚,“冬十月,蜀平。司马错因取苴与巴。”按上列记载分析,公元前316年先秦并蜀、苴、巴的战争尚未结束,不可能设置郡、县。秦军翻越秦岭远征巴蜀,灭蜀后巩固占领地比什么都重要,故只能以伐蜀军的三分之一由司马错伐苴、巴。伐苴、巴的过程应持续到笫二年,原因是:
1.伐蜀军经翻越高峻的秦岭长达一个季度的远征已十分疲劳,必然要经过一定休整方可再战。
2.沿今国道自成都至广元再至阆中共长499公里,自彭山出发至广元、阆中应再加100公里以上,古代道路则更长,携带辎重的司马错军仅行程也要10天以上方能到达苴、巴城下。
3.秦军穷追蜀王及臣子赶尽杀绝、铲草除根的行为必然引起苴、巴警惕而有所防备,司马错不能偷袭只能强攻苴、巴。
4.苴、巴均在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北依秦巴峻岭、以嘉陵江为天堑,易守难攻。以张仪和司马错、都尉墨同率三军伐蜀尚历时一个季度才能彻底胜利相比较,兵力仅三分之一的司马错至少也需要一个季度才能占领苴、巴。
5.秦法严峻,设置郡、县这类大事臣子不能擅自作主,必然由秦王钦定。而沿国道自阆中至秦都咸阳793公里,所翻秦岭险峻,古代道路曲折,更长于今道,灭苴、巴捷报要15天左右方可送达朝廷。
从上列5个方面原因看,灭苴、巴捷报至少要公元前315年春天才能到咸阳。故公元前316年置葭萌县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二﹚葭萌县与巴蜀二郡同时设置才合符逻辑
《华阳国志》既未记葭萌县也未记任何先秦时巴、蜀、汉中三郡其它县具体何时设置,但其在《巴志》“置巴、蜀二郡”后笼统地说“分其地为三十一县。”据此判断,公元前314年置巴、蜀二郡的同时置葭萌县才合符逻辑:
1.县是郡的基础,设郡必然设县以作为基础。葭萌是巴、蜀王国中唯一的苴侯国的中心,北枕秦陇,南扼巴蜀,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所辖之地囊括广元、汉中,灭苴后不可能迟迟不置县使之成为无政府之地。
2.秦惠王也不会先于巴、蜀二郡草率设置葭萌县。秦惠王是先秦一代明君,伐蜀良机稍纵即逝尚能深谋远虑、集思广议后决定,蜀、苴、巴已取之在手,守业比创业更艰难,他根本不可能随随便便颁布治理新拓疆土政策,直到公元前314年才置巴、蜀二郡就是最好的证明。且苴虽重要,但地位次于巴、蜀,秦惠王何必急急忙忙先于置巴、蜀二郡置葭萌县直属朝廷搞乱体制?因此,设巴、蜀二郡的同时设置葭萌县才合符情理。而基于仍有反抗的情况下在蜀封侯的同时置郡县是权宜之计,为过度手段;置汉郡则是分化巴、蜀以利中央集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置汉郡则是分化巴、蜀以利中央集权”应为“置汉中郡则是分化巴、蜀以利中央集权。”

发表于 2013-2-15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帖子的要发表下看法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