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0个日子,她这样度过
4月6日,如同12年来的4300多个日子,营山中学高一学生唐俊这样度过:
清晨6时,唐俊准时醒来。洗漱完毕,她轻轻唤醒瘫痪的母亲李玉英,帮母亲穿好衣服,抱下床上厕所,随后让母亲坐在矮凳上,给她洗脸、梳头。
6时20分,唐俊赶往学校。10多分钟后,坐到教室上早自习,一天的学习开始———学习是她最快乐的事情。
中午12时,放学后唐俊一路小跑回家。母亲正坐在阴暗的小出租屋等待女儿回来给她喂水喝、扶她上厕所,然后是一天中的第一顿饭。为了省钱,她和母亲都不吃早饭。“妈妈,今天吃点什么?”“就煮点饭,捞点泡菜。”午饭十分简单,但吃饭的时间却不短,因为唐俊自己吃一勺要喂母亲一勺。
下午2时,唐俊赶回学校上课,晚上10时上完晚自习才能回家。做晚饭,收拾家务,服侍母亲睡觉。晚上11时多,唐俊终于可以拖着疲惫的身体上床了。睡觉前,她习惯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是一天中难得的闲暇。
“李玉英有这么好一个女儿,是不幸中的大幸”
1995年,父亲病逝,哥哥常年在外打工,照顾瘫痪母亲的重任落到年仅6岁的唐俊身上。
“那个妹子太能干了。”记者来到唐俊老家营山县七涧乡二村采访,邻居都说李玉英有这么好一个女儿,是不幸中的大幸。邻居郭定玉还清楚地记得唐俊照顾母亲的情景:“那时唐俊小,抱不起母亲,就挨着放几根板凳,当时她母亲手还能动,就撑着板凳移动。后来大一些,唐俊就抱着母亲一步一步地挪。”
邻居吴玉清说:“刚开始几年,我们帮她做一些家务和农活,后来她自己学会了,挑水、挑粪啥都行,真是苦了这孩子。”
母亲把承包地转让给别人种,每年换回350多公斤稻谷。没有菜吃,唐俊试着在家门口的空地种菜。在母亲的指导下,渐渐学会种地。为补贴家用,唐俊还养起鸭子和山羊。“她每年都要养好多鸭子,经常上山给鸭子捡螺蛳。”母亲告诉记者。
提起往事,唐俊的脸上荡起笑容。“我一次要捡好多螺蛳,把鸭子喂得肥肥的。老远听到我的声音,鸭子就扑到身边。我还喂过一只黑山羊,放羊的时候我把羊毛梳得光溜溜的,有时候还摘朵花戴在羊头上。雨过天晴我就上山采蘑菇、掏侧耳根。有一年我掏的侧耳根卖了8元钱,买了一双想了好久的凉鞋。”
唐俊最大的心愿是读书。父亲去世那年,唐俊到了读书年龄,哥哥为她准备了书包,可是当时家里因为父亲和母亲治病欠下大笔债务,没钱上学。看着小伙伴们成群结伴上学,她偷偷哭了好多次,整天把书包背在身上,把母亲教她认的字背得滚瓜烂熟。两年后,当新书包背成烂书包,唐俊终于如愿以偿上学了。  唐俊给母亲喂饭的情景感动同学。
在村小读完二年级,成绩优异的唐俊提出到镇上直接读四年级。母亲很吃惊,但想到她是读一天算一天,不知哪天会辍学,就答应了。那个暑假,唐俊在母亲的辅导下自学完三年级课程,开学后进入七涧乡中心校读四年级。入学那天,唐俊写了一篇作文:《我想读书》。
在七涧乡中心校读完初中二年级上期,唐俊家的房子成了危房。在舅舅的关心下,唐俊带着母亲来到营山县城继续上初中,在学校旁租了一间小小的房子,照顾母亲,后来又搬到白塔村十组租房住。
初中毕业时,母亲想让唐俊报考中专,可以早一点工作,可唐俊坚持要读高中。“我听说营山中学有同学考上清华大学,就想到营中读高中。”虽然考上营中,但是唐俊根本没有上学的钱。于是她鼓起勇气敲响了营中校长办公室的门。
“她一进来就说‘我没钱但要读营中’,接着讲了12年来她一边照顾母亲一边读书的经历。我被这个孩子的勇气和读书的渴望深深感动,当即答应为她免除学费。”李忠耀校长至今还为当时的决定自豪:“这样的学生是一本活教材!”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她笑她就对你笑”
12年坚持奔跑在课堂和瘫痪母亲之间,唐俊何以能够做到?她的回答是“习惯了”,“其实我也想玩,想穿漂亮的衣服,想吃好一点,但是没办法,慢慢地就习惯了。”
唐俊的爷爷唐国仁告诉记者,李玉英长期瘫痪,脾气不是很好,但唐俊从小就听话,母亲再骂她,她还是一天到晚服侍母亲。唐俊说:“没有妈妈就没有我,这样做是我的本分。”
李玉英将女儿的孝心归结为有“爱心”,“这孩子天生有爱心,不仅照顾我,也总是帮助别人。”
2004年冬季的一个傍晚,唐俊出去买菜,看到一个衣着单薄的小女孩,吃力地推着东西,唐俊想帮她,但这个女孩坚持自己推。唐俊觉得她很坚强,把仅有的1元钱给了她,自己和妈妈用泡菜下饭。
高一班主任杨囊宇老师代表班上同学给唐俊送了200元钱,她接手后马上给了班上另一个困难同学100元。采访结束时,唐俊赶来送行,她希望记者多报道报道班上其他困难同学,让更多的人来帮助他们。“我清楚困难的时候那种渴望帮助的感觉,我也记得人们给我的每一个帮助。”
采访中,唐俊总是面带微笑。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这么乐观时,她说可能是自己像妈妈说的那样不懂事,“什么事我总是往好的方面想,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她笑她就对你笑。”
唐俊也有流泪的时候。在一篇题为《幻想》的作文中,唐俊写道:“我多想有一天回到家里,桌上摆着香喷喷的鸭子,爸爸正坐在屋子里等我回来,妈妈在一旁的厨房里做菜……不过,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幻想。”每次想起这篇作文,唐俊的眼中总是湿漉漉的。
生活的艰辛没有压垮唐俊,她乐观上进,健康坚强。“在营中我最先知道她的事情,但我没怎么告诉其他人,担心会伤她的自尊心,可后来我发现她对这些事情很坦然。”从这以后,李忠耀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加大对唐俊的资助力度。杨囊宇老师考虑到唐俊要照顾母亲,没有安排她参加班上的劳动,“但她坚决不干,非要我把她与班里同学一样看待,调班后教室里剩下一些空桌子,我叫几个男生搬到保管室去,唐俊也主动加入搬桌子的行列。”
“唐俊让我们在书上学的那些道理鲜活起来”
唐俊的故事经媒体披露后,感动了社会。
4月4日第五版刊发《女孩奔跑在课堂和母亲之间》一文。4月7日,营山中学广播站播出唐俊事迹的报道,大家纷纷来看望她。就在记者采访唐俊时,很多同学推门而进,围着记者谈起自己的感受:“马上要高考了,以前我很怕高考,现在不怕了,是唐俊给了我勇气和毅力。”“以前在书上读到过这样的故事,总觉得太遥远,没想到这样的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唐俊让我们在书上学的那些道理鲜活起来、真实起来。”
关爱,如潮涌来。
今年春季开学,营山中学教职工为唐俊母女捐款3000元。4月7日,李忠耀校长带队帮助母女搬进学校特地为她们在女生公寓安排的宿舍。学校还安排女生轮流照顾唐俊母亲。县教育局为她们送来床上用品。4月9日,县领导专程到营山中学看望母女俩,并送去2500元现金。县民政局将母女纳入低保范围,并将唐俊母亲纳入医疗救助对象。县残联每年为唐俊母亲提供600元困难补助金,南充商业银行营山县支行送来补助金,还承诺在唐俊高中阶段每月提供300元生活费。
11日,营山县召开“向唐俊学习动员大会”。营山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开展向唐俊学习的决定》,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文明办、县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发出向唐俊同学学习的倡议,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学习唐俊,我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和“学习唐俊,敬孝老人,自强不息,勤奋成才”征文比赛。县上将组建唐俊同学先进事迹报告团,在部分乡镇巡回报告。县电视台开设了《向唐俊同学学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