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月19日刊登了一则名为《新加坡:私车公用亦正常》的反腐文章,看后感受颇多。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就是各部门公车极少,高薪保障了负担驾私车办公事的开销。即使是官方活动,总是用私家车送客人。 在国内的现状则是无数变味了的“私车公用”。 在国家多项规定的约束下,很多政府部门削减了公车购置或减少了公车使用频率。貌似既厉行节约又节能减排,但揭去窗户纸后,世人才发现背后其实是更大的铺张浪费或存在利益驱动。多数部门以出差下乡为借口,由部门负担所有费用长期租赁私车,而租赁的私车全部都是“限制级”以上的豪华小车,专供部门领导干部使用,也使得领导私事用车或进出高档娱乐场所更加随意和隐蔽。只需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搜索“私车公用”关键词,则出现30多万条相关信息。而大多数为租赁协议、管理办法、税费咨询等文章。由此可见此法悄悄在各级政府部门盛行,并逐渐成为一种产业。 此类“私车公用”,纪检、组织部门当严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