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813|评论: 28

[及时新闻] 王氏寻祖(四川省巴中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氏寻祖(四川省巴中市)

    相传湖广填四川之时,王氏四弟兄带其家眷从湖北孝感乡一同来川,行至川北地区的马桑垭时,以“柴、炭、烟、灰”为号分手,各奔东西。我先祖在四川省南江县兴马乡插占为耕,后移居南江县神潭溪。
  我高祖王隆贵的碑序称:“源流吴西,秀启楚北.......”现仅高祖王于宽、王永太、王兴业、王兴同、王隆贵、王文珍,曾祖王武雄、祖父王正朝、王正庭有据可考。因祖父早逝又遭火灾而失家谱,现有数十人而不知是柴、是炭、是烟、是灰?更不知宗谱。为寻祖知宗,立谱序本,特望知情者告之为谢!!
  联系电话:18728705560
  电子邮箱:408841302@qq.com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2-23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县三河乡是王姓的发源地。

发表于 2013-2-23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川东北王氏祖宗地在通江县的三合乡马三垭祠堂(原是三合乡中心小学所在地)。据我所知,经王氏后人辛勤努力,现已修王氏族谱3次。你可与三合乡小学老师王克容联系具体事宜。

发表于 2013-4-7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告知一下电话号码,谢谢哈。
发表于 2013-4-9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姓王,我早就想组织大家把姓王的族谱写起,让后人知道,姓王的很多哦,更要把王的精神传承下去哦,希望大家多联系同胞们一起努力,我的联系电话是:13981666836,
发表于 2013-4-9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胞们一起努力,我也是王家后人,有事一定支持,联系电话13981666836

发表于 2013-4-9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老家是南部大王的王家不知和你说的以前是一家不?

发表于 2013-4-9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姓王的,老家就在三合,也真心希望能早点把我们的族谱完善。

发表于 2013-4-9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姓王,通江板桥的,我们乡前年才出版了一本《王氏簇谱》。希望姓王的朋友相互联络,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祝福家门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13-4-17 06:0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巴中顶山王家,祖父逃荒于通汀永安,是太原氏,烟之后,三槐家风,家谱:贤宗兆永光,德泽启文冒……可能取乱了。我-直想建王氏家谱,青河可加偶493073648

发表于 2013-4-1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清康熙24年左右,通江马三垭王氏王鼎(王鼎,字昭武,四川省通江县春在乡向家营村人。康熙癸卯(1663年)贡生,其女嫁通江三李之一李钟壁)请通江三李【李蕃、李钟壁、李钟峨(翰林)】之一李蕃代写了<王氏族谱序>
王氏族谱序
余家旧时族谱传自先世,其来历甚详。余方十四岁,即丁⑴乱离。先人手泽⑵,皆为煨烬⑶。其后迫于饥寒,逼于盗贼,遂逃遁他方。虽水木⑷之思,日从中来,然无暇及也。
清兴⑸四十年,生聚教养,稍稍还定。伯叔昆季,相继补弟子员⑹。虽较之昔年,犹云寥寥若晨星,然亦云稍有起色矣。即思寻访旧绪⑺而辑之,以贻后人。而滇黔变起,蔓延吾乡。诛求输挽⑻,下同齐民,亦安得操三寸管⑼为百世计耶?
甲子春得羲一弟手书,自潼川寄来,特索家谱,余漫无以应。第⑽以吾弟从六诏十睑⑾,蛮烟瘴雨中,扶吾叔父柩⑿踉跄归蜀。寝苫枕块⒀,重有剪棘开畦之劳。手口并作,犹苦不给,而于此时颛颛⒁念及族谱,余实愧逊吾弟矣。以吾叔父长材⒂大略,历落难险,名著当时。吾弟趋庭⒃之日,其诏语⒄必详。读来书笔墨淋漓,其纪述必悉。回忆幼时,侍先君⒅灯前月下,课艺之暇,时及系绪⒆。余以童心亦记忆者半,遗忘者半。其由楚迁蜀也,或居宕渠,或宅壁州,或筑巴水,余止记其为三人,而忘其讳⒇。其著于宕渠之成进士者某某,余能记其名,而忘其世次。其见于壁州者,亦止及九世祖,九世而上弗记也。不肖不孝之愆21,何敢辞哉!
然至今日,余犹能知九世,且知为楚人。使不由今日而笔之,以告后人,将自余而下,更历九世,并不知有十八世之祖矣,况其远耶?谨以先人之口授,及先茔之墓石,搜求详悉,以质22吾弟。质之吾弟,所闻于叔父者,其合与否,参校详审,纂定成牒,以告我王氏子姓焉。至于闻见寡陋,笔墨荒唐,不足以示外人。然此,固不必示外人者也。尝记甲辰乙巳间,知吾叔父之客滇也,余将往省叔父。贻书云:“万里天末,谈何容易。奈何以祖宗付托之身,而临此不测之渊乎!”尝诵是书而疑之。及滇变起,而始服吾叔父之先几23也。至云“付托”,抱愧良多。然今日得援笔成谱,以报吾弟,即以报吾叔父,即以报吾祖宗也。付托之责,尚其俟诸。
注释:
⑴【丁】当,遭逢。⑵【手泽】先辈存迹。⑶【煨烬】同灰烬。⑷【水木】这里指家乡的山水。⑸【清兴】清朝兴建。⑹【弟子员】明清对县学生员的称谓。⑺【旧绪】过去的成果,业绩。⑻【诛求输挽】强制征收和运送物资。⑼【三寸管】指毛笔。⑽【第】但。⑾【六诏十睑】七世纪初,在今云南洱海地区的六个大的部落,称为“六诏”。在其部落统治中心洱海地区设"十睑","夷语睑若州",即如唐的州。⑿【柩】装着尸体的棺材。⒀【寝苫枕块】睡在草荐上,头枕着土块。古时宗法所规定的父母丧的礼节。苫:草荐。⒁【颛zhuān颛】用心专一。⒂【长材】比喻出众的才能。⒃【趋庭】为承受父教的代称。⒄【诏语】告诫吩咐。⒅【先君】已故的父亲。⒆【系绪】记载一姓世系源流及业迹的谱牒。俗称族谱。⒇【讳】名讳。对尊长避免说写其名,表示尊敬的心意。(21)【愆】罪过。(22)【质】对质,验证。(23)【先几】预先洞知事故的细微征兆。
释后语:
本序一反一般序体文章的写法,略写成书的经过,以旧时族谱传自先世,其来历甚详,但因离乱皆为灰烬起笔,接着追忆年轻时远避他乡及叔父客死他乡,其弟扶柩,踉跄归蜀,极度悲痛之际,颛颛念及族谱之情。最后点明完成族谱编写是报答长辈教诲之恩,是尽己孝道之行,拳拳真情流淌在字里行间。

发表于 2013-4-17 10:0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全中国王姓最多了;我们应该好好寻祖!我也姓王!!“: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发表于 2013-5-13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的我们的字派是
中致世佐凤。聚敛开正红
有伦成德泽。万代永兴隆都是口传的音同字不一定同
QQ964255005

发表于 2013-5-13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通汀永安王家,三槐家风,家谱:我的辈分:臣、永、联、升…。我-直想建王氏家谱,青河可加偶Q:453291905,我也是王家后人,有事一定支持,联系电,18280176009

发表于 2013-5-24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L:L

发表于 2013-6-10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理理了。

发表于 2013-6-12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lol:lol:lol:lol

发表于 2013-6-14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表述之事与本人无关,只是本着“看贴回贴,繁荣网络、利人利己”的原则,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作出贡献,顺便赚3分。

发表于 2013-7-4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酱油de...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