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阴沉沉的,没有了春日的阳光明媚,给那正月十六的游百病,多少带来些不快。不过,似乎有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确清楚记得要游百病。这让担心老人着凉的我,下定了带父亲出门游百病的决心。
我知道,苍溪的“游百病”民俗世代沿袭,经久不衰。人们相信正月十六日在郊外行走游玩,能将人体的各种病痛丢在山野,可保全年身体健康不生疾病。带父亲游百病,本来就是我的预定计划,既然老人有此意,又何乐而不为呢?
轮椅行进在去滨江路的大道上,午后的路上不似往日的车流滚滚,闲暇的人们竟然走在那车道上,红绿灯也似乎视而不见,让一向循规蹈矩的我有些无奈。
兴贤街口至桂花树坝子一带,是平时老人们表演节目的地方,可这时只有一个队还在坚持,那观众比平时多得多,可以说是里三层外三层,老人们的轮椅是进不去的了。
啤酒广场是人山人海,那小孩们在玩蹦迪、蹦蹦车、“老船长”......大人们是在那坝坝茶上喝茶吃瓜子聊天观景,很是舒服。广场的大门口卖浇烤、甘蔗、小吃的生意特别好。
新开的河滩上,踩着红红绿绿的纸屑,人们有的放风筝、有燃着火炮往河里扔听那一声声沉闷的爆炸声.....
轮椅艰难地行进在人行道上,前边一家一家的人旁若无人的走着,全不顾后来面想走快点的人。
路边的坐椅上,人们吃甘蔗、吃瓜子、香蕉等,那果皮,自然是丢在绿地上了。
“小娃娃,这纸纸是不是你扯的?”一个年老的环卫工问道,那小孩还未回答,大人却抢先说不是,“你问问,我的小孩从不乱丢的。”“我刚扫过的,那......”环卫工弱弱地说。
轮椅前边一个一手拿火钳一手提垃圾袋的女环卫工在夹那绿地中的垃圾,后边一个扫人行道,那“败墙谁护旧题诗”的景观奇石上(为了不让小孩爬,曾涂过油的),大人护着小孩在爬上爬下,那脚下可是经过几次重栽的绿地啊。
没法看演出,行路又难,只好折回,上行到老西门一带。不同的是这平日人不多地方,也有卖甘蔗等小贩,够热闹的了。可老人家喜欢的川剧,并没有在老地方演出,多少有些些失望。
从滨江回家,时间竟比平常早了近一个小时,我知道,这是没有像平常坐在那儿看演出,时间自然就少用得多了。
仿佛是西方的愚人节,这座生活水平并不低的小城,慵懒的人们在这天可以无所顾忌地尽情的玩,这就是“游百病”给我的感觉。
据官方介绍,全县参加今年苍溪“游百病”活动的城乡群众达50余万人。我想,如果都是这样,要多少清洁工搞清洁呢?那野外的荒坡上扔下的垃圾,又该如何处理呢?不过这已经不是我辈操心的事了。
一抹惨淡的阳光透过那灰白的云层洒落下来,到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