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花卉产业促农增收西县力争今年造林4.3万亩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临洮有一位名叫张万全的专养大丽花的人,率先把自己繁育的大丽花种球推向市场。时至今日,在热浪滚滚的临洮花海中,又有 刘宗仁、张冬生、张存平、师向东、边育民、屠永平、马彦伶等花卉种植能手。这些人不但身手不凡且各有特色,他们有的在保护和发展当地传统花卉大丽花、紫斑牡丹等 基础上大搞科研,使传统花卉大放异彩。临洮盛产兰花、大丽花,这里的花卉品种全、质量好,在国内外高级别的花卉博览会上屡出风头,荣膺的金奖、大奖奖牌不 胜枚举。他们还有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设备生产高品质的鲜切花供应全国各地,有的则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采用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不但使自己率先奔 向小康,也带动大批农户奔上了脱贫致富路。
如何扩大花卉产业规模,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受益,2003年,临洮县规划在新添镇刘家沟门村建设高科技花卉示范园区。种花也能挣钱?当听说县上要在村 里建设花卉示范园区时,刘家沟门村村民聚集在村口激烈地讨论起来。“
苗木种了大半辈子地,还没听过种花也能挣钱。”“种花那是城里人闲得慌,种着玩的。”“花 长起来,几天就开败了,卖不出去咋办?”“种花要是亏了,连粮都没得吃。”大家围绕种花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都觉得庄稼人就应该种粮食,春播秋收冬藏, 心里踏实。经过激烈讨论,大家得出一个结论——种花不靠谱。
示范的目的是推广。在花卉产业发展兴起之后,临洮县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临洮县以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紧紧围绕“中国西部最大的兰花生产培育基 地”、“全省重要的花木生产基地”的目标定位,把花卉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来抓,按照“以地方品种为基础,以种球生产为目的,以鲜切花生产 为重点,以其他花卉为补充”的思路大力加以扶持培育,着力在扩大规模、壮大龙头、集约经营、培育品牌上狠下功夫,有力地推进了花卉产业快速发展。临洮县在 稳步发展兰花、百合等花卉产业的同时,重点加快发展苗木产业。去年年底,县委常委会对苗木产业开发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确定了苗木繁育基地建设、花木市场建设、定临公路和兰临高速公路绿化林带建设等4项重点工作。去年,全县新增花木面积2010亩,生产反季节花卉680万盆(墩)。
从起初的“小花朵”到促农增收“大产业”,在临洮人看来,花卉是钱,花卉是经济,从花卉中受益的临洮农民脸上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今,全县已形成企业发展、农民受益的双赢格局。在这个格局上,临洮人有信心描绘出更富魅力的全新产业图景。
为迅速推进我市百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有效提高植树造林质量和水平,岳西县组织林业系统160名科技人员深入造林第一线,指导基层科学造林。该县 要求技术人员要跟班作业,现场开展技术指导、科技咨询、送科技资料、技术培训等活动,大力推广林业科技成果与实用技术,为我市百万亩森林增长建设提供有效 的科技支撑。
目前,该县正在以高速公路、国省道、旅游线路、县乡道两旁为重点,
风信子对现有宜林荒山荒地、火烧迹地、25度以上的坡耕地、高山地区废弃的低产低效农 地、宜林石质山地实行造林攻坚,并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分期分批对全县现有20多万亩的低产经济林进行提质改造。今年,该县力争完成人工造林43250亩,创 建森林村庄8个,森林城镇2个,完成森林长廊绿化8公里,到年底实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5.5%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