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6日表示,目前,住房公积金入市相关研究准备工作已经顺利启动,下一步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改进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模式,尽快推动《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修订。据悉,截止2011年底,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已高达2.1万亿元。公积金为何要入市,对我们有何影响,又是谁受益最大?
公积金为何要入市?
按照官方说法,受现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限制,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较低、沉淀资金不断增大的同时,其投资渠道非常狭窄,只能用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不利于实现住房公积金保值增值。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公积金入市是为了“托”股市,“股市有风险,公积金入市就一定能保值增值?”
私人财产入市竟不需主人同意?
专家指出,公积金入市有三大问题需要厘清。
第一,公积金的主权究竟属于谁?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公积金归个人所有。既然属于私人财产,在未征得大部分缴存者同意的情况下,凭什么替缴存者做主入市?
第二,公积金入市后,若亏损由谁来承担?目前,一切运作和管理公积金的部门仅仅具有托管性质,不具有承担风险的主体,真正承担风险的主体是每个缴存人。
第三,入市后,公积金增值又归谁所有?按《物权法》,所有公积金增值收益理应归全体缴存人所有。而现在的增值收益除公积金存款利息返还给缴存人外,其中最大的部分即用缴存人的资金向购房者发放贷款所产生的利息收入,用于保障房建设资金,不仅违反了《物权法》,也违反了公积金《条例》。并且,按现行的做法看,公积金主体和主权都不明确,公积金一旦入市,就会出现“亏损由缴存人承担,收益并非归缴存人所有”的局面。
公积金入市是保值增值唯一出路?
监管部门对于公积金入市的理由是“保值增值”。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公积金政策研究专家汪利娜指出,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最初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新加坡对中央公积金的存款利率实行高利率政策,我国完全可以提高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低收入者即使没有能力贷款买房也不会产生利息损失。
公积金入市对谁有利?
按目前情况,公积金入市的局面就是“亏了缴存者承担,赚了缴存者没份”。那到底对谁有利?有人分析,银行赚了利息差,企业拿到资金赚钱,政府又增加税收,只有缴存者担着风险还什么也得不到,可谓“一输多赢”。其实,就目前实行的公积金制度而言,缴存者只有买房和退休养老才能取出公积金,而公积金存款利息又出奇地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缴存者的钱一天天贬值,如果不买房,到老了取出来早已贬值得一塌糊涂,已经是很“输”了。
如何处置公积金才对缴存者有利?
经济学者马光远认为,让住房公积金发挥更多作用才是真正的对缴存者有利。汪利娜也表示,在新加坡,每个人都有一个个人公积金账户,这些钱可以用于养老、买房、医疗,甚至可以用于教育投资和证券股票投资。我们为什么不能进行改革,比如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缴纳物业费,当买不起房的时候,这种个人储蓄能不能用来给孩子支付学费,给老人看病?(来自四川手机报)
----------------
公积金入市,无非是又多了一头可宰杀的肥猪,凭什么自己的钱取不出来,别人却能随意拿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