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过多的停留,匆匆拍摄了几张就继续前行了。在车上用3G查询了当地的民族风情,才知我所看到的是白裤瑶族的葬礼仪式。
(网摘)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男子都穿着及膝的白裤而得名。主要聚居在广西西北的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和贵州省荔波县朝阳区瑶山乡一带,总人口约3万。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随笔著作《岭南田野笔记》中,对白裤瑶有详尽记述。
白裤瑶民风淳朴,丧葬习俗尤为独特。砍牛、打铜鼓、跳老猴舞,这是白裤瑶为死者举行葬礼的仪式。整个葬礼悲壮、肃穆。祭祀场面气氛凝重庄严。白裤瑶的这种传统送丧习俗,不仅仅是表达遗属对死者的悼念,也是一项众人共同的祭祖活动。因为他们认为:个人和集体都是以祖先为纽带,在岁月的长河中并肩艰苦跋涉的。这一习俗中的铜鼓、皮鼓,是葬礼活动的主要打击乐器,在平时的日子里不能随意敲打。传说,白裤瑶的铜鼓、皮鼓是古代用以出征打仗报警的。有一次,白裤瑶与土司打仗,因寡不敌众,头领身负重伤,最后只好逃进深山,后来头领因伤势过重含恨死去,瑶胞为了祭祀头领,为他鸣鼓、砍牛,隆重安葬。从此,铜鼓和皮鼓便与祭祀联系在一起了。 白裤瑶族举行“砍牛送葬”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