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明火枪

荥经, 哪一时间段较辉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火枪 发表于 2013-4-26 0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话题大了, 来点轻松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年头,到处都是错别字:植树造零,白收起家,勤捞致富,选霸干部,任人为闲,择油录取,得财兼币,检查宴收,大力支吃,为民储害,提钱释放,攻官小姐。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现实将让历史无言以对!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来做个家乡梦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流传百世的经典[转]

1、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苦命的人儿,这些年你都经历了什么?)
  
  2、红酥手,黄藤酒,两个黄鹂鸣翠柳。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如此意境,只有汉语做得到)
  
  3、夜深忽梦少年事,惟梦闲人不梦君。(跟此人有仇啊?)
  
  4、借问酒家何处有,姑苏城外寒山寺。(不许瞎说!)
  
  5、洛阳亲友如相问,轻舟已过万重山,(欠人钱了?跑得够快的啊!)
  
  6、爷娘闻女来,举身赴清池;阿姊闻妹来,自挂东南枝。小弟闻姊来,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位姑娘,你人品真差)
  
  7、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你俩真配……)
  
  8、美 人卷珠帘,万径人踪灭。两 岸猿声啼不住,惊起蛙声一片。(这还是美 人吗?!)
  
  9、劝君更尽一杯酒,从此萧郎是路人。(这么绝情?)
  
  10、一朝被蛇咬,处处闻啼鸟。(这个很内涵)
  
  11、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使我不得开心颜!(爱人结婚了,新郎不是你)
  
  12、垂死病中惊坐起,笑问客从何处来(装病?回光返照?)
  
  13、车辚辚,马萧萧,二月春风似剪刀。(贾府组 织春游?)
  
  14、满堂花醉三千客,更无一人是知音。(天才都是孤独的)
  
  15、垂死病中惊坐起,夜深还过女嫱来。(别忘了喷上伯逨辻特,可以让你多坚持会呢。)
  
  21、江州司马青衫湿,宣城太守知不知。(有JQ)
  
  22、后宫佳丽三千 人,铁杵磨成绣花针。(写实派)
  
  23、天苍苍,野茫茫,一树梨花压海棠。(春光乍泄……)
  
  24、问世间情为何物,两 岸猿声啼不住。(悲情的猿)
  
  25、春宵一刻值千金,绝知此事要躬行。(干巴爹Vs,压灭跌)
  
  26、床前明月光,对影成三人。(只可意会不可以言传)
  
  27、天子呼来不上船,芙蓉帐暖度春宵。(好大的胆子)
  
  28、桃花潭水深千尺,温泉水滑洗凝脂。(姑娘小心溺水)
  
  29、人生得意须尽欢,从此君王不早朝。(你个昏 君!)
  
  30、朕与先生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腐!!)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媒体《MSN理财》总结的十大畸形城市:

北京居首

北京现在北京是文化中心、科技中心、教育中心、外交中心、军事中心、会展中心、工业中心、金融中心、交通中心、航空中心……只要能叫的上的中心全都往自己身上揽,甚至还想把秦皇岛兼并后做海运中心,也不怕消化不良。

靠着这一个个定位,愣是把当初一座华北地区的中等城市、消费城市,变成了经济排全国第二的特大城市,然后每天不停地诱导全国"北京多么美好呀!″"北京欢迎你″"建设新北京″。

现在好了,城市膨胀了,交通拥堵了,环境恶化了,水资源短缺了,垃圾环城了,沙尘暴来了……作为首都,不但没让人省心,反而给全国一个劲添麻烦。以至于韩国"迁都″都把北京当做反面教材。如果北京逼的中国真的有一天不得不迁都,恐怕损失最大的还是北京自己。

第二位:上海

要说上海这地方真不错:黄金水道出海口,黄金海岸中点,背靠欧亚大陆,面朝太平洋。

这么好的地方就应该成为强人们比拼的舞台。而上海最辉煌的时候,也是被称作"冒险家的天堂″。

再看看现在,"冒险家的天堂″成为了本地土著的安乐窝。上海除了国家投资的大项目外,有什么值得称颂的本地企业,本地人?

第三位:深圳

由于靠近香港,成为连接中国与香港乃至世界的窗口,成为试验田,迅速发展起来的畸形城市。

而现在,香港已不再是唯一的通道了。深圳被边缘化在所难免。现在的状况还可以,不过也是回光返照而已,未来的正常定位也就是座华南地区的中等城市而已。

可深圳好像并没意识到,一会要直辖,一会要并入香港。还说什么"特区不特″。

第四位:东莞

"血汗工厂″的代名词,去年东莞的企业倒了一大半。花起钱来阔绰的令许多中心城市都瞠目结舌,你这么有钱,分点给那些创造经济成就的民工怎么了?或者发展点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等高端点的产业。

第五位:苏州

经济实力要追赶深圳了,苏南模式要大力推广了。

可到底是什么成功经验呢?无非就是贱卖土地——把土地卖给那些想在上海建厂,可上海不让的厂家。甚至为了所谓的招商引资,和周边城市较量,比谁的地卖的更廉价。

但土地毕竟是个稀缺资源,把地都卖光了,以后靠啥发展?而且表面GDP虽然虚高,但钱都被外商赚走!这种经验有啥值得推广的!

第六位:广州

现在号称中国第三大城市,可听听,传销、老鼠会、飞车抢夺、走私、非典、禽流感……这就是中国第三大城市形象?

一个心眼只认识钱,却是文化的沙漠。发展经济发展成个犯罪之都。

第七位:成都

全国最大的吸血省会城市。

靠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将全川的资源拚命往省会搬,终于将一个当初和南充、泸州差不多的中等城市,搬成了自称的"中国第四城″。可四川其他地区却日渐萎缩。第二大城市放在河南连前十位都进不了。

可就这样,还愣是整出个"四川越搬越富强″的理论。

第八位:武汉

以华中地区中心、中部地区龙头自居。

可惜下面的小弟们都不把他当回事。江西、安徽要加入长三角,湖南要融入珠三角、河南自顾自地打造中原城市群,山西也在加强与京津地区的合作。

只剩下武汉这个光杆司令,自顾自怜地做着"中部老大″的美梦。

第九位:杭州

现在的高房价为人诟病。知道高房价最早怎么来的吗?

就是来自浙江。当初那些靠生产假冒伪劣商品发财的浙商们,拿着钱跑到杭州炒地皮。把一个二级城市,其房价一度超过京沪、直逼香港,至今仍然高居不下。正是通过杭州的示范效应,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房地产的暴利,和对官圆政绩的表现,于是全国范围内的房价像打了兴奋剂一样,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屡创新高!而倒霉的则是普通老百姓!

第十位:大连

国内"花园城市″的口号最早是从这里喊出的。但随之出现的还有一句:"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不过城市决策者们只看到了城市的繁华,却没注意农村的落后。于是,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大连,拚命地挤压农村、建设城市,城市里一轮又一轮的旧城改造。城市是越来越漂亮了,但城乡二元化越来越突出,城市里的平民也生活地越来越艰辛(一怕影响市容,二来旧房没了,新房太贵)。

城市越来越像花瓶——只有观赏价值,方便市民的实用价值越来越少。大连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发表于 2013-7-28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荥经县最光亮的年代是粮食关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老年生活报 作者:冯伟

核心提示:1958年,新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还在国防工业电话会议中说:“我们工厂生产的冲锋枪,只打了十几发子弹,击针尖就断了,还不如阎锡山兵工厂生产的好。”


本文摘自:《老年生活报》2013年8月19日第6版,作者:冯伟,原题:《旧中国真的是“一穷二白”吗》
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的教科书,在论及新中国工业起步时,总是不忘提及“一穷二白”、“洋火洋钉”。新中国工业起步之前,旧中国真的是“一穷二白”吗?其实不然。
“洋火洋灰”中国制造
1879年,广东佛山就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巧明火柴厂。1920年11月,刘鸿生创办“鸿生火柴公司”,1930年时年产销量已占全国的22%。1934年,他又兼并了长江沿岸7家火柴厂,成立了大中华火柴公司,资本激增至365万元,年产火柴15万箱,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火柴公司,刘鸿生也被称为“中国火柴大王”,并涉足水泥行业。
1949年,他一度远走香港,后来在周恩来的感召下返回大陆。1956年,官方实行公私合营政策,刘鸿生名下的企业改为公私合营体制。
1906年,周学熙筹建中国第一家水泥厂“启新洋灰公司”。由于产品质量优异,中山陵、上海外滩、上海邮政总局等民国知名建筑都选用启新公司的“马”牌水泥建造,建国后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等新中国“十大建筑”也同样使用启新“马牌”水泥建造。经过几十年风雨,这些建筑大部分完好无损。而启新公司的“马”牌水泥与刘鸿生名下的“象”牌水泥、以及南京中国水泥公司的“泰山”牌水泥一起,长期垄断了民国时期的中国水泥市场。建国后,毛于1954年4月22日视察了启新公司唐山水泥厂,启新公司也与刘鸿生火柴公司一样,实现了公私合营。

飞机大炮也能生产

清末,洋务派集中国家力量发展军事工业,在短时间内开办了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工厂,以及汉阳铁厂等配套工业,让中国获得了枪支、大炮、轮船等装备的制造能力。在甲午战争前后,江南制造局就成功生产了120mm、150mm口径舰炮,福建船政局也造出了全钢甲战舰“平远”号。辛亥革命后,福州船政局又于1919年8月造出了中国第一架双翼水上飞机“甲型一号”,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7架飞机。

抗战后,国民政府的兵器生产能力更是得到长足发展,兵工署直辖兵工厂(不含修械所)为二十四个,在陆军常用的武器弹药中,仅凭国产就能完全满足消耗的有三大类(迫击炮、重机枪、各种榴弹),能够基本满足消耗的有四大类(步枪、轻机枪、枪弹、迫击炮弹)。从1939年到1944年,国民政府生产步枪364,0111枝、轻重机枪42,189挺、迫击炮8,441门、掷弹筒91,098具、枪炮弹上亿颗,还造出半自动步枪、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等装备。

直到1958年,新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还在国防工业电话会议中说:“我们工厂生产的冲锋枪,只打了十几发子弹,击针尖就断了,还不如阎锡山兵工厂生产的好。”

美国定购中国货轮

1958年11月27日,由前苏联专家帮助设计,大连造船厂建造的“跃进”号货轮建成,排水量22100吨,载货量13400吨,被称为我国第一艘万吨轮,但它在首航中便触礁沉没,以后便没人提起。
1960年4月15日,又一个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在江南造船厂的船台下水了。为何存在两个“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如果仔细阅读当天《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报纸,不难发现这一个“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前边多了一个定语——“自行设计”。
事实上,早在1920年,建造“东风”号的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造船所,就造出了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而且还不止一艘,而是美国政府订造的4艘:“官府”号、“天朝”号、“东方”号、“震旦”号,4艘船的规格均为载重量10000吨、排水量14750吨。这4艘船完工后均开赴美国交付,直至二战时仍在美欧航线上使用。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