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招生--一场没有结局的游戏? 一个让人期待以久的假期,一个让人疲惫的假期!所有高完中的教师都要完成定额的扫生任务,所有的教师开始为此而不停奔走!连一向不求人的南江中学也要下乡?!扫生,一个让人心酸的话题。 一、本末倒置 古有“师不叩门,医不叩门。”之说,而如今,医者叩门,师者亦叩门。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竞争的需要,可如今,竞争已失去了它应有的规则。更何况,教育是关系民族复兴的千秋大业,又怎能把它完全走向市场?教育不是一种产业,教育产业化只是贫困中的中国的一个无奈之举。目的无非是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少一点,可教育真能低投入、高产出吗?教育产业化牺牲的不只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质量,更有一代人的命运呀! 其次是使不少学生在无形之中滋生了惰学、厌学情绪,在他们看来,成绩不好能有更多学校明送秋波,各个职高、中专的通知书不就有一大叠吗?重高的分数线也是一降再降,那么比巴中低150分也在情理之中了。 二、相煎何急 一些学校为了各自的目的,利用谣言来中伤竞争对手,从而造成了谣言满天飞,相互诋毁的局面。其结果只能是让老百姓对南江的教育失去信任,对教师的素质深表怀疑。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结果,如再这样下去,我们只能自己默默地吞下这只苦果。有人把招生比作一场战争,那么谁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呢?看到这么多对南江教育质问的贴子,我们真能无动于衷吗? 三、雪上加霜 教育的贫困是众所周知的,可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学校每年都得拿出不少的经费用于招生。特别是一些学校,为了招到学生,不得不给初中班主任拿一些“口水费”,如不给,他就不会给你说话,给少了,说得不到位,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这样下来,为此付出的就不是几万能解决的了。不少学校已是负债累累了,可这样下去,学校还能正常运行吗? 四、竞争?游戏? 长期下去,学校的会把竞争放在教学质量上吗?一个生源问题已把学校弄得焦头烂额,谁还有精力来抓质量?这种没有规则的“竞争”,还有谁敢对南江的教育抱多大的希望?还有哪个家长放心?这充其量只是一个没有规则的游戏罢了。 和谐社会,我们呼唤公平,我们期待着公平教育早日到来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