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山水如画

[原创·图文] 妇女能顶半边天:蓬安女子舞龙队舞出美丽蓬安最眩民族风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16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1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img.mala.cn/forum/201301/04/132012ry1x1d0bxdbo1dvd.jpg

                                        周子古镇,一片青瓦的记忆

                                                                             文 / 邓四平 
《红袖添香》编者按

      读过此文,古镇片片青瓦会带着清凉的雨意留在你的感觉中。在城市里并不多见的青瓦于我们也并不陌生,然而此篇带来的不只是诗情画意。古镇的青瓦是世间最美的精灵——渺小亦伟大,若用心读它,你会如醉如痴……

  青山拥四围,秀水绕三方。
  鱼鳞似的青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厚实的铺板门,竹树环抱,鸟语花香,记忆中的周子古镇俨然一帧淡淡的水墨画,而那绵延起伏鳞次栉比的古镇的青瓦房却最使人难舍和难忘。
  瓦是夏天雨中最美妙的乐器。炎热的酷暑,大雨瓢泼,雨的精灵俨然天才的钢琴演奏家。风乍起,阳光收敛了灿烂的笑容,树叶飘飞,仿佛华尔兹优美高雅的舞蹈,从鱼鳞似的青屋瓦面上悠闲而从容地走过,倏地又行云流水一般轻轻地远去。
  一丝丝的清凉,瞬间似穿越林间的昨夜长风,溢满整个心灵。
  炎热的夏天,渴望雨的来临,就像年轻时候的我们,渴望乡村最浪漫的爱情,小溪一般,淙淙地流淌过我们的心灵,山花一般,在梦里只留下些许莫名的惆怅和回忆。
  “铮铮叮叮”,“叮叮铮铮”。
  当清亮的雨帘顺着屋檐垂下万千条瀑布之时,巨大的轰鸣在屋瓦上仿佛千军万马,如战鼓,似铜锣,如高亢的呐喊,又似低沉的怒吼,如虎啸,似马嘶,如断金切玉,似撕布裂帛,让人胆战,令人心惊,更让人疑心那薄薄的屋瓦瞬间就会被万千只雨的巨臂撕裂,但是一切的担心却又都成为了多余。那片片的屋瓦在磅礴的雨的大军的冲锋陷阵中,却团结紧密如盾,气定神闲,万千只雨箭却被屋瓦的巧手幻化成千年出土的古老编钟的鼓锤一般,铮铮叮叮,叮叮铮铮地敲打出清越的乐声,舒缓之时似《高山流水》,欢快之时如《春江花月夜》,低回婉转之时也似《二泉映月》,慷慨激昂之时,更胜《黄河大合唱》,让屋瓦下的人,领略一场大自然的音乐盛宴。
  落花一般,是轻轻的叹息。流水一般,是古街小巷润泽如酥的最美的回忆。
  暴雨无奈远遁,最终落荒而去。
  云开日出。瓦是最后的胜者和王者。古镇的瓦屋庇护了我们自由自在安逸舒适地生活和生存。
  平凡者往往伟大。渺小者历来坚强。
  瓦本来就是古镇里不平凡的精灵。瓦本来就是渺小但亦伟大的力。
  瓦是泥的传奇,更是火的神话。
  记忆中,故乡的农村修房造屋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用青瓦片盖房,也有专门做瓦的人从事着瓦匠的营生,但勤劳朴实的农人大多自己动手起窑烧造青瓦,原料是现成的自家农田里粘稠的泥,用脚踩,用手揉,反反复复地搅拌,那松软的泥巴全都被踩揉成凝固的混凝土一般,然后码砌成长城似土墙泥阵,制瓦的器具就似电视里制陶的工具,下边是一根粗壮结实的木柄,深深地插进土里,中间一块圆圆的木板,木扳上固定一个水桶似的圆木桶,制作瓦坯时,先将泥巴环绕圆木桶厚实地涂上一层,然后迅速地转动木桶,再用一个弓似的器具,将不整齐多余的泥割去,再用弓弦把圆圆的瓦坯平均划成几块,然后从泥坯中取走圆木桶子,一张泥制的瓦坯便成形了。
  在阳光下晾晒瓦坯,直到晒干,再整整齐齐地堆放进窑中,架上柴火烧制,几天工夫过后,窑上浇上水冷却数时,然后打开窑子,一皮一皮的青瓦也就锃亮地诞生了。
  那柔软的泥,在勤劳和智慧的手中,在火的炙烤中,瞬间变成了坚强的盾。抗击日晒和雨淋,抵御严寒和酷暑。
  漫漫的历史的长河,宁静秀美的周子,干净整洁的古镇,宛如一位沉着淡定的老人,温馨更从容。
  古镇从何处来,古镇又将回归到何处去。其实本不重要,人生匆匆,天下熙熙,去就是来,来就是去。
  惟有那古镇里青青的瓦片,见证着人间的悲欢和离合。从远古,到现在。穿越岁月的沧桑,庇佑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心灵真实地感悟生命的真谛。
  大象无形。大道从简。自古亦然。
  时光荏苒,逝者如斯。如今,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下我们城市的生活几乎都完全被一片钢筋和混凝土的森林所包围,那种鱼鳞似的青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厚实的铺板门,竹树环抱,鸟语花香的田园式生活,早已成为了我们心灵深处的一种梦境,那种身处高大的穿斗木青瓦屋下静静听雨安逸舒适的日子也渐渐成为了一种遥远的童话和奢侈的回忆。
  穿越时空的隧道,追忆千年的沧桑,轻轻地漫步在嘉陵江畔,静静地走进周子古镇那绵延起伏鳞次栉比的古风古韵的氤氲之中,艳阳高照的时刻,那古镇瓦屋上晶莹似水闪烁的阳光,向日葵一般让我们的目光为之聚焦。细雨飘零的时刻,那古镇瓦屋上淡淡袅娜朦胧的轻烟,戴望舒诗歌一般,让我们为撑着花纸伞丁香一样优雅的姑娘注目。
  那山,那树,那水,那草,那一切的一切,扑朔迷离,如梦如幻,更令人如痴如醉,沐浴着扑面而来徐徐的古风,行走在古街小巷的宁静氛围之中,让人仿佛走进了历史的时光隧道,梦回了童年的心灵家园。
  周子古镇,一桢美仑美奂的山水画卷,一册浪漫休闲的经典读本。
  周子古镇,一种雨后阳光的味道,一泓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画意诗情。
  周子古镇,嘉陵江畔最美的记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传鲁班和其徒弟在蓬安修宝塔,牛毛漩的金牛害怕赶牛棒:

                                                     
探秘蓬安塔子山
                                    
                                                                                                   
邓四平/文图

     距蓬安县城2公里处,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塔子山,山似美女双乳,山因塔而得名,塔因山而传奇。塔虽毁,而山犹在。
      2013322日,麻辣社区蓬安论坛一位注册名叫“中和”的网友在论坛发帖《文革中被拆毁的象征蓬安的宝塔应恢复重建 》:“ 象征蓬安的地理宝塔位于蓬安嘉陵江二桥下面不远的江边山顶上(百牛渡江到冯家垭口之间的山上),配蓬安地理风水,进入蓬安老远就能看见它。文化大革命中,蓬安塔被生产队左派人员拆毁。建议山水如画到现场采访调查,写一遍详细报道,包括当地群众传闻,并报县委县政府恢复重建蓬安塔。给蓬安旅游再添一道风景线,谢谢。”其实,前不久,论坛另一位网友也曾经向我发来社区短信反复陈述此事,述说塔之传奇,陈述复建宝塔之必要,言之凿凿,情之切切。只是没有工作繁忙,一时没能引起我的足够重视而已。如今德高望重的“中和”网友也如是述说,自然再次引起了我的格外关注。
      俗话说:“恭敬不如从命”。为此,2013323日星期六上午,我专程前往蓬安县相如镇塔子山村实地考察了该地。
      从相如镇嘉陵路一条岔道口进入,骑车行驶了一两里地,先是经过一个叫固州寨的地方。说到这里,我又不得不多说几句。其实,固州寨在千年古县蓬安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地方,这个地方,在蓬安县志里应该是有着明确的记载的。在古时,这里因为山高路险,成为了古蓬州抵挡外敌入侵的一道天然屏障,古蓬州人因此在山顶筑寨,恃险而守。“一寨当关,固若金汤”,因此称其为固州寨。从此地继续前行一两里地,远远地就可以看见塔子山了。
       说是塔子山,其实山上早已无塔。远远望去,塔子山其实更像是千娇百媚婀娜多姿的睡美人的两座高高耸峙的乳峰,令人浮想联翩遐想无穷。蓬安本来就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形似这样美丽而奇特的山水其实早已不足为奇。嘉陵江畔的龙角山,山似龙角,峥嵘巍峨。唐朝画圣吴道子曾于此观嘉陵江作《锦绣嘉陵三百里图卷》。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曾于此观嘉陵江,盛赞此地状似神奇天然太极图。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摩托车在蜿蜒曲折的乡村小路上颠颠簸簸,费尽周折终于来到塔子山山脚之下,向家住山下的山民打听方才得知,塔子山上的塔子早已毁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破四旧之中,如今山上只剩下塔基依稀可见。在山民的指引之下,我找到了原清溪公社13大队的一位名叫刘成群的80多岁的老太婆。她告诉我,在她小时候就已经有塔子山了,其实有两座宝塔,一座名叫尖塔子,有13层。另一座名叫断塔子,在离塔子山不远的另一座山上。尖塔子下面有2米多高的基座,每层塔里都供奉有菩萨、罗汉、金刚、护法等等神像,整个宝塔有20多米高,就像电影里看见的延安宝塔山上的宝塔一样雄壮巍峨,大老远就能看见。1968年,生产队里的会计杨代生从县里开会回来,指挥手下的两个人将塔子山上的宝塔炸掉了,动手炸塔的两个人居然在第二年的时候居然便在下河洗澡时竟不明不白地溺水身亡了。这是否是传说中的因果报应,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至今也没有任何人能够说得清其个中奥秘。
        辞别老太婆,我选择了亲自登临塔子山一探究竟。
       山路坎坷崎岖,杂草丛生,灌木林立。上山几乎无路可寻,沿着山间依稀可辨的小径,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攀上山顶,山上依旧是灌木丛生,四处均是乱石,我仔细在灌木丛中进行了搜寻,依稀可见当年被炸毁的塔基尚存,其余均已荡然无存。站立山巅,放眼望去,只见山下一望无际的嘉陵江水粼粼清波悠悠东去,惟有山间孤寂的苍松翠柏在冷冷的山风呼啸声中见证和述说着过往的岁月和沧桑,身处此地,此情此景,让人情不自禁地就想起了当年陈子昂登幽州台时发出的一声愤慨的长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什么都没有看见,也什么都没有获得。惟见一江春水向东流。惟见问君能有几多愁。因此,怅然下山而去。
       下得山后,我便深入村中去寻访当地山民,在前往塔子山村委会的路上,我遇见了一位名叫付天龙的当地山民,向他打听塔子山的来历和传说故事,他告诉我道:据老年人代代相传,蓬安塔子山的修建其实是有来历的。首先说,为什么要修建塔子山呢?传说,古时候,蓬安嘉陵江上有个叫牛毛漩的地方,有一群金牛,一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专门跑到我们这个名叫小坝子的地方来偷吃农人们种植的庄稼,于是,我们的先人们便请鲁班大师在塔子山最显眼的山顶修建了宝塔,用来震慑那群偷吃农人庄稼的金牛,宝塔的形状就像一根高高耸立在山顶的赶牛棒一样,金牛看见宝塔,以为是天神手执的赶牛棒,因为害怕挨打,从那以后,牛毛漩的金牛便再也不敢到塔子山一带来偷吃农人们的庄稼了。
      说到这里,名叫付天龙的当地山民继续说道:其实除了塔子山顶的尖塔子以外,在原清溪公社7大队的山顶上还有一座断塔子,这个也是有来历的。传说,鲁班大师和他的徒弟当年打赌各修一座宝塔,以天亮时鸡啼为号,谁先建成宝塔谁就获胜。鲁班大师的徒弟于是偷偷地先在山上动工修建宝塔,修了很多时辰之后,偷偷一看,师傅居然还没动工,于是心中暗暗窃喜,自认为自己这次一定是赢定师傅了,于是便停下来慢慢修建,待到即将天亮鸡啼之时,回头向塔子山上突然一看,师傅鲁班居然在塔子山上已经高高地修建起了一座宝塔,而自己修建的宝塔却只修建到了一半,羞涩难忍的徒弟于是情急之下慌张地拿起一个锅盖盖在宝塔之上作为塔顶,算是将宝塔勉强完成交付任务,因此人称断塔子。
      逝者如斯。往事如烟。如今早已塔毁人去。在悠悠岁月的历史长河之中,其实,芸芸众生,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过客,宛如沧海之一粟,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又向岁月的深处走去,如果我们能够侥幸留下些什么,那么我姑且认为,我们能够留下的,也是我们唯一能够留下的便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人生大道无垠,唯求旅痕留芳。此生便已足矣。
                                          
                                                               2013
3232316字记于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28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0909125wv14ekn0nmfz356.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