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充其量是我不挣钱,你的小孩不学知识”、“我看到底谁能笑到最后”这是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针对社会质疑我县教师广泛开展学生“补课”活动作出的答复,从中不难看出,这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目的似乎已经偏离了教书育人的轨道,而是迈向了教育业的市场“经济”时代。
难道我县的教师真的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蜕变为“唯利是图的商人”了吗?我坚信绝大多数教师是兢兢业业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但我县目前盛行的“补课”之风,还是让很多学生家长很无奈,让社会各界质疑教师“补课”的真实动机。
据我了解,现在盛行的“补课”大约有几种形式,一是上学期间放学后教师把学生召集起来,有些是带到自己家中,有些是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主是就是辅导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收费每位学生每个月在150-300元之间。二是寒暑假部分语文、数学、外语教师召集学生补习主要文化科目,收费在每生每月300元以上,如果一位教师召集了10名学生,那么他一个暑期的额外劳动收入就可以达到6000元以上。三是艺体类教师开办特长班,收费不详。第三类我个人觉得似乎可以理解一些,对于第一类和第二类,我不可否认对于学生也是有帮助的,不过我想他们补课的最根本出发点恐怕是冲着可观的“补课费”而去的。由此,我有理由担心教师疏忽课堂教学而热衷于开辟自己有较大经济效益的“自留地”,偏重于参加补课的学生而忽略了没有补课的学生,因为如果补课的学生出不了成绩的话,会让学生家长觉得“质价不相符”。
我并不担心每个月几百元的补课费增添了学生家长的负担,我是担心长期下来,更多的教师一门心思地放到了如何挣钱上,如果教师们都一头钻进了钱眼里,那么我们的教育事业有理由不滑坡吗?这将会误了几代人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衷心希望更多有志之士来关注我县的教育事业,来此反映补课的现象和对补课的看法。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补课——现在正由大中城市向边远农村蔓延,基本是全国盛行啊,想刹也刹不了!
其实,只要老师在学校里讲课与在家里讲课一样认真的话,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
问题就是在不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原挨”嘛,班主任老师三番五次给你打电话或是在班上宣布我们在什么什么地方补课(更有甚者部分老师还说暑假要上新课),你能不让你的孩子去吗?这其实与敲诈勒索有什么不同呢????
支持楼主!
我也是教师啊.不过我知道有些教师虽然不要求学生补课,但是他的一句话却让家长不得不乖乖的拿出钱来.
那句话就是:"我们假期要上新课",如果你是家长你说你让学生去还是不去?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原挨”这句话不对哦.
这是不得不挨哦!!
教师的待遇真的是很低吗?我看未必,2000年左右,我县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年收入工资加上福利不过10000-15000元的时候,通江中学、通江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学校的教师年收入工资加上福利已经达到了25000元以上。即便是是今年全国公务员工资改革,也只有教师多了个基本工资的10%,而且一名中学教师在50岁左右很容易拿到高级职称(相当于副县级),职称越高,工资越高,试问机关公务员有几人能在退休时拿到副县级待遇?
当初高额福利的背后是学校普遍的乱收费,后来随着对学校收费的规范以及“两免一补”政策的推行,教师再也没有了高额的福利了,很多教师的心理就不平衡了,教学责任心就有所下降了,于是乎“补课”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如今愈演愈烈。我的意思是有些问题并不在于教师身上,管理部门是有责任的。我也衷心希望引起县委、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强化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治理有损我县教育事业的行为。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在暑假补课我个人认为还是可以的,不然谁来管孩子。只是说要规范,不要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就是了。
教师难道不是人吗?要吃饭穿衣.养家糊口.不去偷不去抢靠自己劳动.难道还有错.
支持10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