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热眼看通江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是唯利是图的商人?——大家都来关注我县的学生“补课之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9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课不是单方面的   毕竟家长望子成龙    人家老师并没强制你来补课啊       很多小孩子自觉性还是很差   不约束下 成天看电视 游戏 耍 还不如花半天时间去补下 我看部分人是吃惯了免费的午餐了   哈哈..  如果不要钱补课 你看那些骂的人去不去...[em03]   别JB看不起教师补的这点课    

[原创]兰馨

[原创]兰馨

发表于 2007-7-19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学生是否有收获?家长的钱拿得值不值?老师是否是真正的劳动所得![em38][em38][em38][em38][em38][em38][em38]

发表于 2007-7-19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考临近,再受关注——补课该不该解禁?

编辑:陈誓骠 来源:解放日报 2004-3-19 6:37:34

补课是出于无奈

  看着念高三的儿子每天起早贪黑地读书,而每次放学回到家还没扒上几口饭,又得东奔西跑地外出补课,我们做家长的怎么不心疼?可眼下,高考日期一天近似一天,时间越来越紧,据我所知,儿子班上的40多位同学无论成绩好差,几乎全在补课。这种竞争形势下,儿子不补不行啊!老实说,我们家经济条件并不好。儿子他爸两年前就下岗了,我所在的单位效益也不行。可为了高考,为了儿子的将来,我们就算出再多的钱、花再多的成本,也得支持儿子补课。别人都补课,我们的孩子怎能落后。
  (李宜敏)

  盛情不忍拒绝

  说心里话,作为毕业班的老师,我自己平日的工作已经够累,真的不愿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再去接什么“活儿”。可家里、办公室一天到晚电话不停,全是家长、学生找上门来恳请我去“开小灶”的。有的家长托熟人朋友找我帮忙,有的学生自己在电话里情真意切地希望我给他们提高一下。如此盛情,我确实不忍拒绝。而且,有时候我看到一些学生埋头苦学,却因为方法不当而成绩难以提高,眼看高考在即,我也希望能帮帮这些孩子们。说白了,老师补课,并不都是为了那几个钱,能让学生的成绩更上一层楼,这是更多老师的心愿。
  (周荣)

  补知识无可厚非

  我是一个初三学生。和身边不少同学一样,我也属于“补课一族”。其实,我并不讨厌补课。平时课堂上,我常常会对老师快速讲过的知识有点反应不过来,总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不过,每次参加补课,经验丰富的老师都会对这类知识点进行专门归纳并详细讲述。然后,她再结合课堂练习让我们巩固、提高。这对我们帮助非常大。补课是补知识,又不是教我们做坏事,这有什么可指责的呢?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付出劳动,我们当然得给点报酬,这也很正常么!
  (周硕君)

  补课之弊大于利

  我女儿中考前一年的暑假里曾去补过一次物理课,补完课后却说没收获。老师所谓补课也就是找些物理考卷给她们做,做完再批改讲解一下;两个小时一批学生,一天五六个批次。作为家长,我从来不赞同任何理由的补课。因为这不仅不恰当地喂饱了老师的钱袋,扭曲了部分“灵魂工程师”的心灵,也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还破坏了学校教育的“生态平衡”,其弊端要远大于益处。
  (柏文学)

  功夫不应在课外

  由于存在着经济利益,一旦补课开禁,难免会出现一些老师为了补课“创收”而在规定教学时间内有所保留,不将知识精华倾囊相授,却把主要精力和看家本领放在有偿的补课上这类不良现象。若听任这种“功夫在课外”的不正常现象蔓延,既对那些不参加补课的学生显失公正,也有悖于我们大力提倡的减负和素质教育之初衷。
  (皇甫琦峰)

  应试教育是祸根

  时下,虽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不少学校推行的却是“应试教育”,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此,学校不断给学生加压,以此来创“品牌”。但是,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才是“畸形”人才。补课如果解禁,无疑将大大增加“畸形”人才的产出率。说到底,补课是与“素质教育”和“减负”方针相违背的举措,是“应试教育”的残毒。
  (范宾杨)

  与其堵,不如疏

  如果现行的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制度没有根本改变,学习竞争激烈的外在环境不改变,那么补课之风只会屡禁不止,越来越多。在这种特殊的“国情”下,无视家长、学生的需求而一味地颁“禁令”,只会让那些层次低、质量差的地下补课“黑班”红红火火,严重损害学生利益。我认为,与其堵,不如疏,有关管理部门还是一边解禁,一边负起调控、监督职责为上策。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事,是不解决问题的。
  (金鸿阳)

  荩荩背景

    随着中考和高考日期一天天临近,中小学“补课”问题再一次成为社会上很受关注的话题。有关教育管理部门早就对中小学补课颁布了令。但在许多地方,补课依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据《望》周刊的记者调查,各种类型的地下补课班一直红红火火,人丁兴旺。某中学不久前搞了关于补课的民意测验,出人意料的是,超过80%的家长强烈要求学校补课,认为学校不给学生补课是不作为。

  正当教育管理部门对补课这一老大难问题深感头疼时,前不久,包括2003年辽宁省十佳校长在内的26位沈阳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规范中小学课余补课行为,制定合理补课收费标准”的议案。这一对中小学补课解禁的呼吁,引起了强烈反响。

  有的人说:“在升学压力下,符合规律的课余补课,正是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有的人说,与其让“禁补令”高悬而导致社会上“黑班”补课、家教吃香,还不如制定合理收费的政策,规范和引导补课行为。

  也有人认为,现今的补课已成了一些学校、教师的“创收”手段,如果解禁,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荩荩一语中的

    市场的需要说明补课确有存在的现实必要性。但是,如果相关的管理与监督没有及时和有力地跟进,反而疏于监管,那么必将产生许多问题。———陈言

    以创收为目的的补课理应禁止,但以提高学习成绩、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补课应该解禁。———魏超

    就现实情况而言,中考、高考都是讲究批次的,差一分也上不了线,这是现实。而关于“禁补”的政策却与现实脱节。———柳军法

    学校放学早,家长下班晚,这经常造成孩子放学后在网吧等社会场所逗留,容易让孩子学坏或染上不良习惯。学校适当补课推迟放学时间,能最大限度避免这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真空”状态。———张锦松

    应该在坚持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基础上,适当补课,规范管理。否则,既“管”不住、又无“规矩”的现实还会继续存在。最终,挨骂的总是学校,经济吃亏的总是家长,而受损失更多的则还是国家.———夏敏

发表于 2007-7-2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愿补,不想补,哪个老师在强迫你吗???!!!

如果有的话,这种老师就应该拿到论坛上好好批评!!!

如果不是的话,就请好语相说!!

[em07][em07][em07][em07]

发表于 2007-7-22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

发表于 2007-7-23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考临近,再受关注——补课该不该解禁?

编辑:陈誓骠 来源:解放日报 2004-3-19 6:37:34

补课是出于无奈

  看着念高三的儿子每天起早贪黑地读书,而每次放学回到家还没扒上几口饭,又得东奔西跑地外出补课,我们做家长的怎么不心疼?可眼下,高考日期一天近似一天,时间越来越紧,据我所知,儿子班上的40多位同学无论成绩好差,几乎全在补课。这种竞争形势下,儿子不补不行啊!老实说,我们家经济条件并不好。儿子他爸两年前就下岗了,我所在的单位效益也不行。可为了高考,为了儿子的将来,我们就算出再多的钱、花再多的成本,也得支持儿子补课。别人都补课,我们的孩子怎能落后。
  (李宜敏)

  盛情不忍拒绝

  说心里话,作为毕业班的老师,我自己平日的工作已经够累,真的不愿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再去接什么“活儿”。可家里、办公室一天到晚电话不停,全是家长、学生找上门来恳请我去“开小灶”的。有的家长托熟人朋友找我帮忙,有的学生自己在电话里情真意切地希望我给他们提高一下。如此盛情,我确实不忍拒绝。而且,有时候我看到一些学生埋头苦学,却因为方法不当而成绩难以提高,眼看高考在即,我也希望能帮帮这些孩子们。说白了,老师补课,并不都是为了那几个钱,能让学生的成绩更上一层楼,这是更多老师的心愿。
  (周荣)

  补知识无可厚非

  我是一个初三学生。和身边不少同学一样,我也属于“补课一族”。其实,我并不讨厌补课。平时课堂上,我常常会对老师快速讲过的知识有点反应不过来,总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不过,每次参加补课,经验丰富的老师都会对这类知识点进行专门归纳并详细讲述。然后,她再结合课堂练习让我们巩固、提高。这对我们帮助非常大。补课是补知识,又不是教我们做坏事,这有什么可指责的呢?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付出劳动,我们当然得给点报酬,这也很正常么!
  (周硕君)

  补课之弊大于利

  我女儿中考前一年的暑假里曾去补过一次物理课,补完课后却说没收获。老师所谓补课也就是找些物理考卷给她们做,做完再批改讲解一下;两个小时一批学生,一天五六个批次。作为家长,我从来不赞同任何理由的补课。因为这不仅不恰当地喂饱了老师的钱袋,扭曲了部分“灵魂工程师”的心灵,也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还破坏了学校教育的“生态平衡”,其弊端要远大于益处。
  (柏文学)

  功夫不应在课外

  由于存在着经济利益,一旦补课开禁,难免会出现一些老师为了补课“创收”而在规定教学时间内有所保留,不将知识精华倾囊相授,却把主要精力和看家本领放在有偿的补课上这类不良现象。若听任这种“功夫在课外”的不正常现象蔓延,既对那些不参加补课的学生显失公正,也有悖于我们大力提倡的减负和素质教育之初衷。
  (皇甫琦峰)

  应试教育是祸根

  时下,虽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不少学校推行的却是“应试教育”,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此,学校不断给学生加压,以此来创“品牌”。但是,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才是“畸形”人才。补课如果解禁,无疑将大大增加“畸形”人才的产出率。说到底,补课是与“素质教育”和“减负”方针相违背的举措,是“应试教育”的残毒。
  (范宾杨)

  与其堵,不如疏

  如果现行的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制度没有根本改变,学习竞争激烈的外在环境不改变,那么补课之风只会屡禁不止,越来越多。在这种特殊的“国情”下,无视家长、学生的需求而一味地颁“禁令”,只会让那些层次低、质量差的地下补课“黑班”红红火火,严重损害学生利益。我认为,与其堵,不如疏,有关管理部门还是一边解禁,一边负起调控、监督职责为上策。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事,是不解决问题的。
  (金鸿阳)

  荩荩背景

    随着中考和高考日期一天天临近,中小学“补课”问题再一次成为社会上很受关注的话题。有关教育管理部门早就对中小学补课颁布了令。但在许多地方,补课依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据《望》周刊的记者调查,各种类型的地下补课班一直红红火火,人丁兴旺。某中学不久前搞了关于补课的民意测验,出人意料的是,超过80%的家长强烈要求学校补课,认为学校不给学生补课是不作为。

  正当教育管理部门对补课这一老大难问题深感头疼时,前不久,包括2003年辽宁省十佳校长在内的26位沈阳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规范中小学课余补课行为,制定合理补课收费标准”的议案。这一对中小学补课解禁的呼吁,引起了强烈反响。

  有的人说:“在升学压力下,符合规律的课余补课,正是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有的人说,与其让“禁补令”高悬而导致社会上“黑班”补课、家教吃香,还不如制定合理收费的政策,规范和引导补课行为。

  也有人认为,现今的补课已成了一些学校、教师的“创收”手段,如果解禁,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荩荩一语中的

    市场的需要说明补课确有存在的现实必要性。但是,如果相关的管理与监督没有及时和有力地跟进,反而疏于监管,那么必将产生许多问题。———陈言

    以创收为目的的补课理应禁止,但以提高学习成绩、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补课应该解禁。———魏超

    就现实情况而言,中考、高考都是讲究批次的,差一分也上不了线,这是现实。而关于“禁补”的政策却与现实脱节。———柳军法

    学校放学早,家长下班晚,这经常造成孩子放学后在网吧等社会场所逗留,容易让孩子学坏或染上不良习惯。学校适当补课推迟放学时间,能最大限度避免这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真空”状态。———张锦松

    应该在坚持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基础上,适当补课,规范管理。否则,既“管”不住、又无“规矩”的现实还会继续存在。最终,挨骂的总是学校,经济吃亏的总是家长,而受损失更多的则还是国家.———夏敏

发表于 2007-7-23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可以多劳多得的!而且家长,学生,教师也各得其所,不是吗?只不过我觉得应该由有关部门归范归范!

发表于 2007-7-24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9楼的朋友,你的话有些不妥哦!

一是你是比的2000年,现状你调查过吗?

二是不管教师收入怎样,假期没有义务免费补课啊,合理收费应该.

三是你所说的情况有,但并不是所有教师都是,不要一竹篙打倒一船人,也伤了所有老师的心,对吗?

发表于 2007-7-24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关于教师补课的讨论或者是争吵声中,有少数同胞是极不理智的.现在是法制社会了,说话得有真凭实据,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得有政策依据.再则就是要放眼整个社会,不要动不动就说通江到处是一潭污水.说实在的,因为通江人的狭隘,因为通江人的狂躁,通江在外的形象已经大打折扣了.人们再也难以见到老区人民本应有的纯朴和宽容,更多的见识了现代通江人的偏激和固执.敬请各位同胞更理性地看待和评价通江教师的补课问题.

发表于 2007-7-26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产业化的后果.你应该向国务院,党中央...报告.

你老人家要冷静点啊,动了肝火,伤了身体,到时候自己要倒贴钱哟...呵呵.说笑.

发表于 2013-9-30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顶你个心肝脾肺肾

发表于 2013-9-30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顶你个心肝脾肺肾
用心险恶!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