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70|评论: 0

易中天答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7 16:04 | |阅读模式
一、君子与小人


时间:2007年7月22日上午

地点:香港大会堂

主持人:丘立本、曾静漪


所谓“君子”与“小人”,其实是两个有着多种含意的概念。最早是指等级,后来又指品级。什么叫“君子”?正如“天子”就是“天之子”,“公子”就是“公之子”,“君子”其实就是“君之子”。君,可以是国君,也可以是家君。按照宗法制度,只有嫡子,甚至只有嫡长子,才能成为“君”。君的儿子就是“君子”。“君”和“君子”(君之子)属于“嫡传”,因此也叫“嫡系”,又叫“大宗”。不是“嫡系”的,就叫“小宗”。“大宗”为君,其子为“君子”;“小宗”为臣,其人为“小人”。所以,小人不是坏人,只是社会地位较低的“小宗之人”。这是等级。

但是,等级的概念慢慢就变成品级了。为什么呢?因为“君之子”作为嫡系,所受的教育要比“小宗之人”好,要求也严,占有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也多。这样一来,“君子”的修养就越来越高,以至于与“小人”差别越来越大。这里说的“修养”,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德修养,即“品格”;二是审美修养,即“品位”。品位和品格都是“品”,所以“君子”与“小人”,就不但意味着等级,也意味着品级。再到后来,等级的意义逐渐被人们淡忘,就只剩下品级的意义了。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君子”、“小人”。也就是说,君子出身高贵,品格高尚,品位高雅,小人则相反。不过,在中国人的一般概念中,修养主要是道德意义上的。“君子”道德修养好,品级高,受人尊敬;“小人”道德修养差,品级低,遭人鄙视。久而久之,“小人”便成了骂人的话,没人愿意被称作“小人”。

问题是,“小人”并不等于“恶人”,“君子”也并不等于“圣人”。圣人是最好的,恶人是最坏的。圣人与恶人是极少数,君子与小人处于二者之间,是大多数。其中,小人的数量又比君子多。他们的区别,只在于品格和品位的高低。君子自律,对自己要求高、严(曾静漪插话:君子慎独)。对,慎独。君子即便一个人独处,也会恪守道德。小人在没人监督的时候,就可能做一点在别人、社会看来“不那么道德”的事(丘立本、于丹同时问:比方说)。比方说看点儿童不宜的东西等等。这些事,只要不危害和影响他人,也没什么关系。所以我认为,现代社会和法治社会应有“小人”的一席之地,应该有他们的生存空间。在我看来,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君子能够独善其身,小人也能自得其乐”(热烈鼓掌)!



二、诸葛亮北伐


时间:2007年7月21日下午

地点:香港会展中心

主持人:胡一虎


刚才这位读者问到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北伐,其实你T恤胸前那行字就已经回答了(胡一虎问:是什么字?读者答:全是梦想)。对,全是梦想(哄堂大笑)!实际上,诸葛亮的北伐是注定不会成功的。原因有三个: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非将略之才,我在《品三国》第41集会讲到。节目马上就要播了,欢迎收看(众笑)。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呢?原因也有三个:安内必先攘外,小国更要图强,理想必须坚持。所以,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人,是不能没有理想的,也是不能没有梦想的。有首歌大家不是很熟悉吗?“至少我们还有梦”(大笑,鼓掌)!所以,我不主张将《出师表》从中学课本中撤出。不管怎么说,《出师表》是千古不朽的好文章,只不过应该重新解释。在讲解《出师表》的时候,按照科学的历史观,把这段历史好好讲讲,是有意义的。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