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1+1》2013年3月12日播出《两会1+1》,节目中提到在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审查和批准国家财政预算报告,这份报告有多长呢,一共是70页,要比28页的政府工作报告厚得太多了,毕竟这也是国家在给老百姓的钱袋子把关。而整个的审查过程却一点都不简单、不容易,一起来看一看。以下系节目实录:
主持人 欧阳夏丹:
各位好,这里是正在为您直播的两会特别节目《两会1+1》。今天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已经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了,对于两千多名政协委员来说,他们的会期已经结束,但是真正的履职并不会因为会议的结束而停止,而是要看在接下来一个又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他们到底是如何做的。当然履职的方式有各种各样,有的人就先从体验生活开始了。周一也就是说昨天,应该是向来北京的交通是非常拥堵的,在早高峰的这样一个时段,我们就看到有三位全国政协委员,分业选择了三种不同的交通方式,体验了一把首都的交通情况,一起来看一看。
1号选手赵秀君 开车耗时27分钟
2号选手左宗申 摩托车耗时10分钟
3号选手高培芬 地铁耗时16分钟
主持人:
最后是骑摩托车的人完胜,总之开车的人别想赢。其实我也知道岩松在开两会期间,也是不少次地选择坐地铁的方式出行。
白岩松:
没错,面对他们三个委员的这样一个体验,首先应该夸赞一下,就应该多多去体验。但是接下来也有两个因素要批评一下,第一个要特别隆重地批评一下,当然加引号了,大家轻松一点,摩托车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错误的选择,因为对于北京这座城市来说,几乎没有多少人会有机会选择以摩托车为出行方式,因为北京严控摩托车这样的一个驾照,但愿不是委员在给摩托车做广告。如果要是委员选择的是自行车的话,那就非常棒了。
主持人:
对。
白岩松:
而且它只有两站路,在这两站路里头,最后摩托车完胜,但是我刚才说了值得批评,自行车也会赢,这种示范效应就更大、更绿色出行。然后我很高兴的是地铁居中,当时开小汽车肯定是最后了。
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个体验引起我的注意和兴趣呢?因为在整整17年前,1996年我做公交优先的那个《新闻调查》节目的时候,我做的策划,其中有一个体验环节,我自己给自己设计的,我从北京站骑自行车到动物园,同时摄像是从北京站坐公共汽车到动物园,17年前,最后那么长的路,我骑自行车几乎跟公共汽车同时到。要是现在的话,我骑自行车会完胜,所以还是提倡大家公交优先,而且提倡很多的城市,尤其不像北京这么大的城市的时候,多修点自行车道、多鼓励更多的人骑自行车,当然前提也是把咱空气改造得稍微好一点。所以委员们做体验的时候,70%、80%我们都要赞扬它,但是有20%值得商榷,将来多骑点自行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