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扎堰,把水都利用起来
玉米地盖膜,以免水分蒸发。
橘子树上的叶子干枯。
就是以前的保水田。 记者 周婕妤 文/图
“今年干旱严重,秧田里面泥土有得都裸露了,庄稼怎么能长起来嘛。看着这无望的庄稼心里着急啊。”3月22日,记者来到仁寿县虞丞乡盐硝村5组,农民何广华向记者说道。
放眼望去,油菜地一片枯黄,豌豆已经枯萎得快死了,橘子树的叶子几乎都见不到绿色。“今年的油菜望头不大了,跟往几年比较的话,只能当往年收成的30%”。
据乡干部万志明介绍,目前盐硝村就仅靠一口井里的水抽起来灌溉,就连以前的保水田,如今手握拳头都可以伸进缝隙里面去。
记者见到,一条小河沟完全干涸,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是干死的小蝌蚪。“我们这个乡本来就是一个比较缺水的地方,今年的干旱时间尤其长,水里的蝌蚪都死了,庄稼还能生存吗?”万志明焦急地说。
据统计,该乡小麦受灾比例达80%,油菜受灾比例达70%,蔬菜受灾比例达80%,水果受灾比例达45%。面对今年干旱严重,庄稼灌溉成问题,许多村民在刚种的玉米地盖上一层膜,这样就能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万志明告诉记者,“虞丞乡是一个10年9干的地方,今年尤其严重,在一些高塝田、望天田,乡里就指导村民栽种一些如玉米、红苕等能耐旱、需水量少的农作物,这样来提高农民的收成。”
面对严峻旱情,虞丞乡成立专门的抗旱领导小组,乡、村、社干部分片包干负责组织发动群众,全力投入抗旱救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