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 整合专家 吴东华
年度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000立方米即为严重缺水地区,2011年北京、天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只有119、116立方米,很明显,北京天津属于严重缺水地区。1997年、2007年,北京用水总量分别为41.7、34.8亿立方米,但是,北京、天津水资源总量只有22、24亿立方米,不够的部分提供抽取地下水和到隔壁地区接入。虽然,北京天津在节约水上做文章,笔者认为,这并不能改变北京天津严重缺水的环境,改变不了将来进一步缺水的环境,直到两个大城市承载力崩盘的那一天结束。所以,笔者认为,只有把首都从北京迁出,迁到四川,由于四川盆地是粮食之都,又要长江边上,吃粮、喝水都没有问题,通过迁都四川,不仅大大缓解北京市的交通拥堵、引用水承载力恶化,还拉动中西部经济大力发展。同时对于缓解天津市和北京市人口压力,通过迁都四川,北京天津承载力就不会崩盘了。
北京、天津去年新增人口均超过50万人,北京年均可利用的水资源是26亿立方米,实际年均用水约36亿立方米,将来人口由于是首都,导致人口不断集中,用水缺口只能是越来越大。2000到2007年,北京市累计超采地下水56亿立方米。北京水资源能够承载的人口只有1000万人,现在超过2000万人,到2020年有可能超过2300万人。
天津2011年水资源总量为15.4亿立方米,但是用水却是23亿立方米,缺口主要靠引滦入津、引黄入津。天津正常人口应该维持在600多万人口,但是,2011年天津人口1354万人。
很明显,北京天津都是因为过去的大城市过度集中人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弊端。现在通过城镇化,就是通过分散人口,来缓解大城市的用水,也即生态承载力。实际上,上海就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引发房屋倒塌的事情。
所以,笔者认为,要想彻底改变北京天津的承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迁都四川,首都一旦迁出,就大大减少承载力压力。人口就不会涌向北京天津了,那么,北京和天津可以借此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利润率、品牌影响力、多元业态整合,来提高经济总量。由于人口不再增长,有可能出现轻微的下降,那么人均经济就会大大提升,这才是北京天津经济效益化道路。
同时,由于首都迁到四川,不但离日本远了而比较安全,还因首都西迁,导致成都、重庆等四川省内的城市出现超常规发展。四川的迅速崛起,有利于快速缩小内陆与沿海收入的差距,这才是快速启动内需拉动经济的好方法。大大缓解北京机场、交通、饮用水、住房,把一些首都的国内外活动转移到四川,这对于四川对于西部发展经济来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不再面临水资源紧张,不再面临飞机拥堵、车拥堵、人口过度集中等城市发展的困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迁都四川对于北京天津承载力是一个减负,对于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立竿见影的,对于快速缩小西部与沿海收入差距是一个高效的方法,对于通过内需拉动经济是进入快车道。同时保证了北京天津承载力不会崩盘,促进北京天津经济效益化发展,使得两市经济发展高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