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方言习俗琐谈
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必先知其习俗;要真正知其习俗,必先知其方言。 在过去的时代,由于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各地方言得到了相对完好的保存,以至于要研究古人的语言,有时不得不求助于方言。 就说西充方言,在南充地区,西充方言非常特殊,被南充人戏为“苕音”。其实,西充方言保留了许多古音,对学古音韵很有帮助。我在《大学记忆》里说过,正是由于入声的存在,西充人在学古诗分平仄上便具有天然的优势。 方言中保留了一些古语词。《史记·孝武本纪》载:“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于先后宛若。”“先后”在此如何理解?《索隐》:“今妯娌也。”其实,在西充方言中就保留了“先后”,不过,西充人读若“绚秀”。这也难怪,因为西充人读“先”如“宣”,再发生音变,就读如“绚”了。西充人读“后”如“秀”,所以,“先后”就读成“绚秀”了。有趣的是,陕北方言和四川新津方言也称“妯娌”为“先后”。 西充方言中有些词很有意思,如西充人把心里不舒服,有点小毛病叫“不爱”,这很值得玩味。爱者,喜欢也;喜欢,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愉快,高兴。人有毛病,自然对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谈何愉快,高兴?“不爱”一词,极具表现力。 西充人说吃饭叫“吃饮食”,不过,这个“饮食”往往不是普通的饭食,而是比较讲究的饭菜。你看,西充方言其实还是挺雅的。 说到饮食,就要说到西充人的待客。西充人待人热情,在过去的农村,家里有贵客来,一个院子的人都要端来好酒好菜款待,宾客邻里相聚,其乐融融。早餐前,客人还在床上,主人就会端上醪糟鸡蛋之类的小吃,这称之为“过早”,有些外地客人对此很不习惯,还以为是早餐的正餐,或者是主人催自己起床呢。在午餐这前,还有一次加餐,多数地方叫打“幺台”,西充西北部一些地方叫“吃茶”。你可不要理解为茶水的“茶”了,这“茶”往往是很有特点的小吃,如广东人的早茶,我想,这也许就同明清时两广人入川有关吧。在晚饭的正餐前,还要吃“消夜”。这“消夜”有酒有菜,而且吃法讲究。女主人摆好菜肴之后,人们便分长幼宾主落座,男主人拿来一口大碗,满满盛上酒,然后,从长辈或贵宾开始,每人就着这大碗酒,一人一口,轮着来,叫“喝转转酒”。其间,男主人说“请”,大家才动筷子,男主人“请”字未出口之前,大家便喝酒摆龙门阵,等待男主人的下一次“请”。由此可见,“消夜”一词极妙,在没有电视和网络的时代,漫漫长夜,如何消磨?而家有贵客,酒菜摆起,“龙门阵”吹起,何愁长夜难消?推杯换盏,酒酣耳热之后,女主人才端上正餐。一般情况,女主人和小孩子是不能入席的,只能在厨房将就。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特有的方言词汇渐渐丢失,而古风也将不存了。 好耶?坏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