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是发自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似乎不管在哪个时代,它都是象征美好的字眼。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爱”却产生了质疑,是这个时代生病了吗?还是人们的“心”已经迷失了方向? 2008年的5.12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全国上下马上组织救援,抗震救灾,人们自发组织捐款、捐物。当老人拿出自己多年的存款时说:别让灾区的孩子挨饿;当小孩子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和压岁钱时说:汶川的哥哥姐姐们比我更需要;当……我们看到是有限的金钱中藏着无限的“爱”。“地震无情人有情”,我们无法阻止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的伤害,但我们能够将爱心汇聚成爱的火焰,去温暖每一位受灾人民的心。 5.12大地震塑造了一个个伟大的形象,留下了无数的爱心故事,传递了强大的爱的力量。继5.12之后:的哥将85岁摔倒老人扶起后送医,挂号缴费后离去;深圳少年扶起跌倒老人并送医院获万元奖金;两青年接力搭救轻生老太、26岁小伙溺亡……的好人好事也是层出不穷。虽然有这么多爱心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是也有那么一些案例,让我们队行善望而却步: 2006年11月20日,彭宇在南京市某公共汽车站好心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起来,并送其去医院检查。不想,受伤的徐老太太及家人得知胫骨骨折,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人,要其承担数万元医疗费。被拒绝后,老人向南京市鼓楼区法院起诉,要求彭宇赔偿各项损失13万多元。网友们纷纷表示以后不敢做好事,导致后来出现88岁老人摔倒无人敢扶1小时后窒息身亡。六旬老人摔倒半小时无人扶、诊断脑内出血,现场一位女士称“这段时间报道了很多有关老人摔倒的事情,谁都担心惹麻烦。”一个又一个让人心寒的案件不断使公众的助人之心和友爱之心渐渐冰封。2013年3月,贵州马场煤矿发生爆炸致25人死亡,云南翻车事故致13人遇难等等,网友们在面对这些悲剧,除了替死者祈祷,对于其他已经麻木。有网友表示:“现在几乎天天都在死人,没什么感觉了。”同一个道理,做好事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也会让那些怀有爱心的人“麻木”。 因此很多人提出疑问,现在这个社会做好事还有用吗?实际上,做一件好事是否能影响社会这个不好说,但是至少能够影响你自己。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群人就能影响整个社会!一个人做点好事对社会的影响无足轻重,但人人做好事对社会影响就大了。 人们生活环境的物质日渐充裕,然而社会道德正一步步地沦陷,我们该如何挽回?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健全的法律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同时更需要社会群体的努力指向。伸出援助之手,你不仅仅是扶起、救助了一位老人,也重新扶起、匡正了我们社会日渐衰微的良知。停止冷漠、社会更需要那一份温暖的“人情”。 好风尚的形成离不开有效的教育与宣传,可能就是在你本人感觉微不足道的一点爱却让濒临绝境、在生与死的边缘摇摆不定的人们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正是这些爱心才让苦难中的素不相识的同胞们知道了自己并不是孤立的,看到了团结一致的手足情,感到了真人间无限的温暖,是孤独无依的人获得了心灵的慰藉。 乐于助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让爱与时代同行、让爱在民族中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