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865|评论: 21

川剧高腔《柳荫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9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剧高腔《柳荫记》1结拜

[upload=mp3]viewFile.asp?ID=750518[/upload]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7-8-9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柳荫记》是川剧的经典传统剧目,1952年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荣获剧本奖。

遗憾的是,那班人马未能将之搬上银幕。以前欣赏过折子或片段,却难得有机会全景式接触。所以,我要用尽全身气力

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高腔《柳荫记》9哭坟
 

[upload=mp3]viewFile.asp?ID=750548[/upload]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高腔《柳荫记》8逼婚

[upload=mp3]viewFile.asp?ID=750547[/upload]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高腔《柳荫记》6访友

[upload=mp3]viewFile.asp?ID=750538[/upload]
[upload=mp3]viewFile.asp?ID=750540[/upload]
[upload=mp3]viewFile.asp?ID=750542[/upload]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高腔《柳荫记》7求方

[upload=mp3]viewFile.asp?ID=750544[/upload]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高腔《柳荫记》3送行

[upload=mp3]viewFile.asp?ID=750531[/upload]
[upload=mp3]viewFile.asp?ID=750532[/upload]
[upload=mp3]viewFile.asp?ID=750533[/upload]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高腔《柳荫记》4说媒

[upload=mp3]viewFile.asp?ID=750535[/upload]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高腔《柳荫记》5思兄

[upload=mp3]viewFile.asp?ID=750536[/upload]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观西岭川剧团所演《柳荫记》,感觉还比较完整。基本按照1952年原本演出,除未演原本(共计10场)首场“英台别家”外,自“柳荫结拜”演至“祭坟法蝶”,共9场,近3个小时。为方便各位选择收听,故分场播出。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高腔《柳荫记》2书馆

[upload=mp3]viewFile.asp?ID=750524[/upload]
[upload=mp3]viewFile.asp?ID=750526[/upload]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年的川剧《柳荫记》剧照:

结拜:

逼婚:

发表于 2007-8-10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柳阴记>可算川剧的经典,川剧<柳阴记>是川剧在国内第一个得奖剧目,川剧由此出名,京剧<柳阴记>也是从川剧移植,可悲的是现在没有完整的<柳阴记>的音视频,感谢59先生为网友传上的这个比较完整的音频,也感谢西岭川剧团的艺术家们!!!

发表于 2007-8-10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高腔《柳荫记》,全本戏,太安逸了。谢谢!

发表于 2007-8-10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5]难得经典,谢谢59![em15]

发表于 2007-8-10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6][em06][em06]   谢谢楼主 .真的太难得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岭15人已在此处连续演出3个多月,生旦净丑齐全,大多数30多岁,虽然都是非著名演员,但个个有声音(虽然唱腔还差了点)。

由于为了生活,天天演出不停,又要场场上新戏,他们不得不努力呀!这折演老爷、小姐,下场就变吼班儿。不得不做到一专多能、一角多用。比如说:演祝英台的(据说是班主),在《王宝钏》中就唱过“花子贺喜”的李四,后头又唱“大登殿”的王宝钏;“三击掌”的王允,后面演薛平贵,前面的薛平贵到后来又演王允;前面的王宝钏,后面变代战,《柳荫记》中又唱煤婆邱嫂。这样一来,他们不就得到锻炼了吗?

据天天到此看戏的杨先生讲,这么多天还没有看过重皮子。每周星期1-5和星期天均演大幕,只星期六演出折子戏(每场4折),已经看了100多个剧目了。

发表于 2007-8-1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谢谢老先生
ctj

发表于 2007-11-11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em02][em02][em05][em05][em05][em05][em05]

发表于 2009-3-29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

怎么看不了视频吗 只能下MP3

[em02]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