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涸的土地。
已启动应急预案,黑龙滩水库提前10天春灌放水
“如是往年,育秧早就开始了。而今年,水还没有着落……”昨日,仁寿县农旺乡黄坭村陈家湾山平塘,村民许学东望着开裂的堰塘,心急如焚。来自仁寿县县委政府的报告,全县遭遇50年难遇的大范围冬干春旱。据统计,仁寿全县小春受灾面积高达100.6万亩。作为全国“九连增”产粮大县,正在面临大春播种缺水困境。目前,仁寿县已启动抗旱应急预案,发动全县力量抗旱保丰收。
堰塘干见底渴死贝壳躺在裂口处
昨天下午2点过,许学东扛着锄头,来到山平塘,准备收水。原来,经过紧急协调,从黑龙滩流过来的水,轮到他们村收了。尽管上午10点水就流到了堰塘,但根本解不了已经干得开了裂的堰塘的“渴”。“已经4个小时了,还没有把裂口喂饱,何时才能把堰塘灌满哦!”许学东蹲在见底的堰塘里,将手掌伸进裂口,整个手掌都进去了,还没有摸到底。不远处,一块贝壳躺在干涸的裂口上,早已没了生气。掰开贝壳,里面全是黄泥。
许学东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按照春耕经验,大春育秧应在清明前10天开始。眼看清明节都快到了,秧田还是干的,而且水这才有了一点眉目。“看来,今年只有种晚稻了。”许学东说。
农旺乡乡长蒋再民说,农旺乡全乡地处丘陵地带,距离黑龙滩约30公里左右,属于尾水灌溉区。今年,由于时逢冬干春旱,和陈家湾山平塘一样,全乡186座山平塘基本都干得见了底。
全县齐抗旱确保减产不减收
来自仁寿县气象局的信息,去年12月1日至今,全县累计降水量10.5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少83%,为有气象记录1956年以来同期最少值。
“连续4个月没降过一次像样的雨不说,还持续高温。”仁寿县气象局有关人士说,今年2月平均温度11.6摄氏度,高于历史同期2.6摄氏度;3月平均温度18.8摄氏度,高于历史同期5.9摄氏度,全县累计蒸发量350.8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多54%。
仁寿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仁寿已紧急启动抗旱应急预案。其中,在省水利厅的关心支持下,都江堰灌区管理局在春季8000万立方米配水计划基础上,向黑龙滩水库新增配水3000万立方米,今年黑龙滩水库配水总量将达11000万立方米。同时,针对当前旱情,黑龙滩水库提前10天启动春灌放水,极大缓解了人畜饮水和大春生产用水压力。
“小春损失大春补。”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县正在广泛推广早春玉米和大豆套种模式,在提前收获后,加种一季蔬菜,确保减产不减收。
孟兵 肖显军 华西都市报记者 梁波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