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96|评论: 0

仁寿:清明缅先烈 我们永远铭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4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眉山日报(曾莉 郑顺)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仁寿县烈士陵园内依然寂静无声,烈士墓前的鲜花告诉我们,这里有人来过。
    目前,仁寿县共有烈士880名,他们都因生前的壮举而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赞誉。清明之际,本报特意选取了几名烈士代表,一起重温他们的故事,祭奠这些被永远铭记的英雄们。
    烈士李彬 扛着水枪的武警战士
    “彬儿,清明到了,我和爸爸都来看看你。”“昨天晚上,妈妈还梦见你了,你说想带我去你的部队看一看。”4月1日上午8点50分,在烈士李彬的墓前,他的母亲徐容仙正蹲在地上抹着眼泪。在和儿子“谈心”后,李彬的父母把鲜花放在了他的墓前,起身前往烈士遗物陈列馆。“彬儿,妈妈很多年没有给你洗过脸了,你在部队的样子一点也没有变。”在李彬遗物的橱窗前,徐容仙的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1983年,李彬出生在仁寿县玉龙乡雷鸣村7组的一个普通家庭。2005年l2月,李彬如愿穿上军装,来到西藏林芝,光荣地成为了—名森林武警战士。在战友眼中,李彬是一名勤快能干,能吃苦的好战士。每次赴火场灭火,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在父母眼中,李彬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儿子。在部队训练的日子,每个月250元的生活补助,他一分钱也没舍得用。“他每个月给我们两人存150元,剩下的100元寄给哥哥读书。”徐容仙说。
    2008年3月3日17时13分,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卡定沟发生森林火灾。联合指挥部命令武警西藏森林总队林芝地区支队在西线隔离带严防死守,誓死阻截火头。3月6日13时30分,李彬拿起水泵枪头在坡度近60度的火线上奋力扑打。突然,一棵直径约40厘米、长约5米的倒木从上方急速向他滚来。发现险情后,他一边对着身边的战友大喊:“快闪开!”一边掩护战友撤退。但由于坡度较大,来不及躲避的李彬,被倒木撞倒向下滚了20余米。李彬在第一时间被送往医院救治,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3月6日17时40分牺牲。
    “火场就是战场,我觉得儿子的牺牲是值得的,保住了国家上万亩森林资源。国家和人民会永远记住他!”时隔多年,李彬的父亲李建超还时常望着儿子的照片出神。壮士一去不复返。李彬牺牲后,留下了几张最珍贵的照片。“我们把他生前的照片挂在了客厅正中间,每天都能看到他。他穿过的军装我们也存放在家里的柜子里,每年拿出来翻晒。”李建超说,“我给他的照片取了一个名字——扛着水枪的武警战士。”
    烈士陈英 把爱留在孩子们心中

    “你二姨是最美丽的老师,她的事迹平凡又伟大。”4月2日,在陈英烈士的墓前,陈英的姐姐陈华英正在给侄女讲述一个爱的故事。
    1999年11月1日下午4时许,到成都参加自学考试的陈英乘车返回了仁寿县龙马镇。因惦记着学生的晚自习,到派出所办完户籍迁移手续后,她踏上了返校的路。两个月前,刚从成都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陈英被分配到仁寿县凤梧初中任教。对这位24岁的年轻姑娘来说,崭新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当天下午4时20分。位于龙马镇东街三岔路口的中心幼儿园放学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校门。突然,从坡顶迎面下来一辆大货车,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急速下行。眼看两个孩子就要丧生车轮下,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陈英一个健步冲了上去,将两个孩子推落在了路边的草坪上,而车轮却碾过了她的身躯,陈英倒在血泊之中,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王如燕是陈英的侄女。今年清明,她主动提出要到陵园来看一看。“二姨过世的时候我还小。我觉得不管是作为家人,还是社会大众,我们都应该向她致敬,应该多到烈士陵园来看看她。”
    14年过去了。每一年,陈英的家人都会上山来为她敬花。“姐妹之间本来关系就好,就算过了这么多年,也永远不会淡忘。”陈英去世后,她的姐姐陈华英“接班”当了老师。每当走上讲台,她都会回想起二妹的样子。“有时候,突然就说不上话来,因为我很想她。”
    陈华英告诉记者,陈英读书特别用功,至今家里还保存着很多名著和笔记,都是当年她留下来的。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一份留念,陈华英每个月都会不定时地将这些书本从书柜里取出来。“最难忘的还是那条连衣裙。”陈华英回忆说,1998年的暑假天气十分炎热,因为考虑到家里的经济状况,自己又即将面临毕业,陈英便选择留在成都打暑期工。整个假期,她省吃俭用,把节约下来的钱分为了三部分,一部分给父母补贴家用,一部分留着毕业时可以应急,还有一部分她给大姐和弟弟买了衣服。
    一条米黄色的连衣裙,一段真挚的姐妹情。在陈华英出嫁时,她带上了这条连衣裙并一直珍藏到了今天。“现在我也是一位老师。我想,我应该把二妹的爱继续传递下去,让这份爱永远留在孩子们心中。”
    烈士徐世璜、张容辉 永不背叛的革命战士
    “老战友,我们一群人都来看你了。那些年我们在一起的经历,大家都还记得。”4月1日,在烈士徐世璜和张容辉的墓前,10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敬献鲜花。“我们都老了,但只要还爬得动,我们就要来看战友。”年龄最大的陈林,今年已经94岁高龄,但从他的话语中,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对逝去战友的思念。
    据陈林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西南地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剿匪战争。地处偏远地区的仁寿县景贤乡仍有千余名反动分子在垂死挣扎。“他们筑起围墙,架起机关枪,朝解放军放冷枪。”当时,担任景贤乡征粮队队长的徐世璜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土匪憎恨他们,是因为他们天天带着队友走村串户,深入群众宣传党和人民政府的各项政策,这对土匪极为不利。”那是1950年农历正月十二深夜,匪徒们趁着劳累一天的徐世璜、张容辉熟睡之际,偷走了他们的枪。随后,匪首肖守成纠结百余匪徒偷袭乡公所,冲进徐、张二人的房间,把他们挟持并捆绑起来,妄图威逼其叛变。
    “最先遇害的是张荣辉。他是原仁寿县陵阳区人,时任景贤乡征粮六保队队长。”陈林回忆说,土匪将张荣辉绑在大树上,对他残酷毒打。张荣辉宁死不屈,丧心病狂的土匪们便将他推入坑中活埋。当年,张荣辉年仅28岁。
    匪徒将活埋张荣辉的消息告诉被打得奄奄一息的徐世璜,并警告他,如果再嘴硬,下场会更惨,但徐世璜毫无惧色。他凛然说道,“要我背叛党、背叛人民,是痴心妄想。要命,有一条!”恼羞成怒的匪徒们故伎重演,于第二天下午将徐世璜活埋。在被推进坑前,年仅21岁的徐世璜朗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革命烈士为国捐躯,战友同学年年祭奠。“原来我们班一共有50多个人,现在有的老同志走不动了,有的牺牲了。剩下我们这10个还能勉强上山来扫墓,但只要走得动,我们就忘不了这份战友情。”李昌富对记者说。
    外地烈士在仁寿 仁寿儿女永难忘
    在仁寿县烈士墓园,除了安葬着很多出生于仁寿本地的烈士以外,还有不少外地烈士长眠于此。他们的英雄事迹,依然铭刻在仁寿儿女心间。
    4月2日,仁寿城区书院初中的60名学生带着鲜花来到烈士陵园,认真学习了每一位烈士的先进事迹,并为烈士们敬鲜花、默哀,在烈士墓前光荣宣誓,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让孩子们了解先烈们的事迹,这既是对革命先烈的尊重和敬意,又更能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该校一位姓刘的老师表示。
    据了解,仁寿县烈士陵园于1973年在仁寿北门水库建立,原名仁寿革命烈士公墓。1992年,迁址仁寿县文林镇卫星村6组飞泉山右侧2公里处,占地3366平方米,现安葬烈士31名。1998年,仁寿县烈士陵园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正式开馆。
    “其实仁寿烈士远不止这31名,但大部分的烈士都埋在了牺牲当地。”仁寿县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毛德彬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