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收费’的事情越炒越热,互联网和官媒已经逐渐把矛头对准了中国移动,让外界认为是中国移动为对抗OTT业务,借助政府力量抵制创新。那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整个事件中,中国移动为数不多的五次官方表态吧。” 这是中移动业务系统支持部经历宁宇发表的署名文章《在微信收费这事上,中国移动是被人扣了黑锅》。 文章回顾了中移动李跃总裁在五次正式发言中关于OTT的表态,都是合作共赢的思路。但是媒体似乎被某种力量驱动一哄而上,攻击中移动会同工信部压制腾讯。 文章最后说:“但是我还想问一下,有没有媒体或者行业人士愿意查证一下:到底是谁散布要对微信客户收费的,到底是谁有意把中国移动放在了创新的对立面,而这么做的目的,到底又为了什么?” 这个事情今天终于可以真相大白了,因为无论水怎么浑,事情怎么复杂,但有一个千古不变的基本道理:谁在这件事情上渔翁得利谁就可能是最主要的始作俑者者。 在“微信收费”这个事情上政府部门、运营商、企业、用户、媒体搅成一团的时候,幕后推手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 从8日开始,一个从来没有涉及的话题像魔法一样,覆盖了网络论坛以及微博,那就是“微信收费,就来用LINE吧”。 从道德层面,这个举动如果用落井下石还不足以形容,因为微信之争之所以引发关注,还设计一个国企与民企如何共赢的大的话题,这时候民企抄民企的后路,基本上完全没有底线。更何况,LINE还是日本人的技术。 正因为动用水军的力量和操纵民意的手法,带着某些企业家的标签,属于典型的手段,当大家去追问这后面是谁的时候,发现再次看到那个在中国互联网已经完全孤家寡人的身影——奇虎360的周鸿祎。 中移动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周鸿祎被称为“战神”,是属于有条件要打,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打的商业战争狂人。 他的浮现,是一切都变得合理:谁在制造收费的话题,谁在把竞争对手引向政府和国企,谁在困局中偷梁换柱。 不过,得提醒周鸿祎,中移动不是过去他挑战过的那些民企,工信部也不是他过去操纵的某些社会机构和组织。玩火是为了在弱势中抢占发展机会,但这把火未必不会烧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