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57|评论: 0

[他山之石] 【今日要聞】京剧进入课堂宝安试嗓四年 (百度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0 10:09 | |阅读模式


    京剧进入课堂宝安试嗓四年


                                                        據(百度網)


     从3月1日开始,包括广东深圳在内的10省市将开展教育部提出的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试点,此事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深圳宝安教育部门早在4年前就开始了京剧进校园活动。京剧进课堂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影响?会加重孩子和家长的负担吗?教育部的要求是否属行政命令?为何选传统京剧进课堂呢?为什么是京剧,而非粤剧、昆曲或秦腔进课堂?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宝安区的弘雅小学、天骄小学、海滨中学、西乡二小和宝城小学等,了解京剧进校园4年来的效果。


     宝安18所学校4年前开始教唱京剧


     深圳宝安18所中小学校,早在4年前就开展了京剧进校园活动,成为教育部修改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先行探路者。


    2004年3月起,宝安教育部门先后在18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京剧进校园”活动。此前,在国内部分城市也曾出现京剧走进课堂,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实践。但宝安区如此大规模推广京剧进中小学,在国内还是首例。


    每次站在宽敞明亮的练功房,看着学生们勤奋地练习,弘雅小学校长于淑梅总会感慨万千。2003年9月,从北京来深工作的于校长与宝安教科研培训中心主任潘世祥在北京学习期间,碰撞出了火花——聘请北京的艺术家,为中小学生上京剧课,在音乐学习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他们敲开了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京剧荀派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办公室的门,邀请孙院长前往深圳,指导宝安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活动。由此开始,宝安大规模京剧进课堂实践起步。


    经过3年遍访名师指点和大范围的实践,500多名宝安中小学生凭借京剧表演一炮打响,涌现了范子缇等“四小花旦”、赵志鹏等“四小须生”、张萌等“四小武生”、钟笑天等“四小琴师”,号称五百宝安京剧娃。去年3月,“宝安京剧娃现象”北京座谈会上,弘雅小学校长于淑梅向参加座谈的教育部体卫艺司艺术处处长万丽君征求意见,对深圳的实践有何建议。万丽君看了中小学生的表演后承认,宝安区形成的这种京剧进校园模式,充分利用了社会专家资源,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比较好的模式,认为可以将中国戏剧作为一项内容,进行推广和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日前教育部在深圳宝安京剧进校园实践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就京剧进课堂提出了试点意见。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教育部提出的意见,并非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而是有关试点的意见,尊重各地的文化差异和对京剧的认同感。据有关专家介绍,10个省市学校试点,只有200所左右学校,而且15首入选的唱段平均一学期占不到一首,不会加重学生负担。


    会否“独尊京剧”?


    “我认为就京剧一个戏种试点,不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潘世祥认为,从200年前徽班进京起,京剧在不断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可以说是“国粹”。历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和艺人在表演过程中,吸收借鉴了各种地方戏的精华,使京剧早在上世纪初叶就成为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戏种。可以说,京剧对海内外观众的影响最大,也最容易推广。


    京剧班的小学生们接受吗?记者在天骄小学采访时遇到了“四小名旦”之一的范子缇。曾经在2006年获得第十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的范子缇直截了当地说,当初吸引她的就是京剧舞台上华丽的服装和扮相。天骄小学校长李光伟表示,在小学阶段,京剧舞台表演的华贵、雍容,最容易对孩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头戴凤冠,或身负令旗,都令孩子们向往舞台上的角色。


    “京剧进课堂,不是‘罢黜百戏,独尊京剧’”,潘世祥介绍。除京剧外,广东的粤剧和四川的川剧,都在各地拥有庞大的观众群体。但从全国范围看,除京剧外的其他地方戏种还很难形成跨区域的影响,不具备在全国试点的条件。本次教育部就京剧试点提出意见后,不排除视具体效果,在部分地区推出地方戏种进课堂的试点。

    无论京剧还是粤剧或川剧,在表演艺术上都是触类旁通的。天骄小学教师刘永青介绍。在她教的京剧班上,有不少学生就通过京剧了解了粤剧。在毗连港澳的深圳,不少本地居民对粤剧抱有天然的好感。不过这也不影响学生们对京剧的学习。潘世祥介绍,京剧包含了众多地方戏的元素,学京剧的孩子观看粤剧表演,其实比讲普通话的学生听广东话要容易得多。京剧进课堂,不会妨碍其他戏种的传播。


    学京剧的孩子有多大收获


    在西乡二小采访时,不时听到校长和老师们提起一个叫郑高陆的小同学。去年8月,他获得了首届“和平杯”中国京剧“十小名票”第四名,已被北京市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特招为戏曲专业学生。“从郑高陆这个孩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京剧对学生精神风貌的影响,”张畅鸣校长介绍。


    原来,郑高陆曾经是学校里的小捣蛋,整天窜上跳下,学习成绩也上不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京剧班的老师看到了,把他召进班扮演孙悟空。结果,一场猴戏,改变了郑高陆。这个活泼好动的学生,能把孙悟空演得活灵活现,大受同学和老师欢迎。自尊心重新树立起来后,郑高陆在学习上也进步飞快,不仅在舞台上拥有众多粉丝,也成为学校里知名度最高的进步明星。


    学京剧,对孩子们的做人有多大帮助呢?海滨中学的张帅克同学直截了当地说:“学会做人要公正,”原来,他是扮演包公的,时常铡罪犯的他很有法官的风度。“做人要机智,更要认真,”从小学就学京剧的叶立文擅长扮演孙悟空,一次表演时他把金箍棒掉在舞台上,得出了这一结论。“做人要自信,”方晓环最拿手的曲目是天女散花,从起初说话就脸红到现在能与同学激烈辩论。这三个从初一到初三的孩子,都在京剧学习中不断领悟做人的道理。张帅克的爸爸听说记者来采访,也赶到学校,不断向记者讲述孩子在学习京剧后,是如何懂得为自己分忧:“在家里很懂事,知道不给爸爸妈妈添麻烦。”


    海滨中学是深圳试点京剧进校园的唯一一家中学。我们在这里有幸看到了第一本由内地普通中学自主编写的京剧文化校本教材。翻开课本,一幅幅色彩绚丽的京剧舞台照片和浅显易懂的文字介绍,立刻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这本教材采取借阅的形式,发给学生阅读,学完以后要交回图书室,”校长蔡曼介绍,通过这种“非借不能读也”的方式,让孩子们珍惜学习的机会。“孩子们都很懂事,”蔡曼表示,教材使用完归还时,不少都像新的一样。


    “如果仔细对比,你会看出学京剧的孩子与不学的有很大区别,”潘世祥说,严格的京剧训练使学生们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例如出操时与别的孩子站在一起,京剧班的孩子们显得气宇轩昂,女孩子个个都气质高雅,演老生的男孩子散发着豪气,演武生的充满灵性。


    不少唱段深得学生喜爱


    “孩子都喜欢快节奏的旋律,京剧改革应该与时俱进,”潘世祥表示,京剧进校园是传统京剧变革的重要内容,而且其中不少唱段深得中小学生的喜爱,值得进行试点推广。


    本次教育部试点的15首曲目分别是:一年级《报灯名》、二年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三年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甘洒热血写春秋》、四年级《接过红旗肩上扛》《万紫千红分外娇》、五年级《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猛听得》、六年级《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你待同志亲如一家》、七年级《儿行千里母担忧》《猛志在胸催解缆》、八年级《趁夜晚》《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九年级《智斗》。


    “选录的这15首曲目都是经过专家严格甄别确定的,既能从总体上普及京剧,又结合了中小学教育的特点,”潘世祥介绍,例如一年纪的《报灯名》,是采取快板的节奏,易于孩子掌握,且可以以说代唱,符合小朋友的发声规律。而所选几出京剧都是节奏明快、富于现代特征的曲目,与目前流行的音乐隔阂不深,容易为学生掌握。所选京剧简单易学、贴近生活的特点,容易培养孩子对京剧的兴趣,从而循序渐进,理解京剧更深的内涵。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