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036|评论: 120

[原创]我的自驾大香格里拉之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8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过长久的预谋和简单的准备,终于启程了,开始我的单车自驾大香格里拉之旅。

 

 

 

成都——雅安——泸定——康定——雅江——理塘——稻城(亚丁)——乡城——得荣——中甸——丽江——宁蒗——

 

泸沽湖——盐源——西昌——冕宁——石棉——汉源——萦经——雅安——成都。

   

雅安篇

从成都出发,向西120公里便到了闻名遐迩的雨城——雅安。

 

 

 

雅安因工作上的原因我曾多次在此停留,如果你来了也一定会喜欢这个城市。古有“三雅”(雅雨、雅鱼、雅女)之说,今有N雅(雅雨、雅鱼、雅女、雅茶、雅石…..)之誉。

当最后一缕晚霞从延绵的群山中褪去,这个城市更显她迷人的风采。

 

 

       因要赶路,此次没在雅安滞留,照片是前两年拍的。

http://bbs.mala.cn/viewthread.php?tid=645585&replyID=&skin=1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雅安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雅安为青衣羌国地域,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活动,有著名的富林文化遗址、邓通造币遗址、南丝绸之路遗迹和珍贵的汉代文物。雅安建城已2000多年,秦以后为历代州府所治。雅安古称青衣羌国,秦时立严道县,汉改称汉嘉,魏周时期一度改称始阳县,到隋朝文帝仁寿四年(605)正式定名雅安(因境内有雅安山而得名)。从此,雅安名字一直沿袭至今。雅安原为西康省省会,1955年随西康撤省并入四川,设雅安地区。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一幅千古名联使雅安的香茶源源不断飘向大江南北,茶马古道从此延绵到整个世界。雅安是我国茶叶发源地,蒙顶山更是一座闻名天下的茶之圣山。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着传奇色彩的茶马古道出发地在哪里?——雅安是其中之一。雅安产的砖茶称为边茶,数百上千年来经人背马驮翻越二郎山或小相岭进入藏区直至印度、尼泊尔,交换马匹、药材等,既是贸易大宗,也是安定边疆的必须。

  史料记载,公元前53年,西汉药农吴理真移栽野生茶树于今日雅安名山县的蒙顶山,开创世界人工种茶之先河。吴氏被尊为茶祖,雅安即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自唐代起祭天祀祖的皇茶产自哪里?——雅安。唐天宝年间始以蒙顶山茶极品,作为祭祀天地祖宗和圣人的贡品,连皇上也没有资格享用。蒙顶山茶的皇茶身份一直沿袭到清代皇权没落之时。

  古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之说,誉雅安蒙顶山茶为茶中极品。诗人白居易晚年忆及一生钟爱:“茶中故旧是蒙山。”虽然现在雅安茶的名气逊于东南省份的名品,但好品质自是有人识。在上海召开的茶叶博览会上,蒙顶山茶却在行家品后得到“不下于四大名茶”的评价。

  雅安茶中精品历来是皇家祭祖贡品,产量极少,因此世人少有了解;加之雅安偏于西蜀,相对闭塞,因为历史原因落后于当代市场竞争。但是,论地理、气候、土壤条件,雅安都是最佳茶产地;更因少有工业污染,茶之品质纯净,虽江南佳茗也不让其先。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理真和玉女塑像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传说吴理真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青衣河神的女儿,她来到蒙山,情愿与吴理真结为夫妻,帮助种茶。他俩挑选七株长势最好的留在五峰之间,其余的移植菱角弯。不久,王母传旨:人神结合,触犯天条,责令火速回宫,否则同吴理真一并严惩。茶姑与吴理真情深意切,不愿离去,但又怕伤害吴,便将身披纱巾抛向天空,变为霭霭云雾,笼置蒙茶,自己则化作山峰,后人取名玉女峰。
   
茶姑离开了吴理真,他把痛苦埋在心里,把全部的爱倾注于蒙顶茶的栽培与管理。七株茶树,翠绿葱茏,迥异寻常,菱角弯茶也长势喜人。但由于操劳过度,吴理真消瘦多了。恰逢九天玄女来到蒙山,听到的是百姓对吴理真颂扬,看到的是茶树郁郁葱葱,于是对吴说:晚上你就不用再熬夜了,我给你另派守护神。说完用手一指,眼前的两个大石包,变成了两只老虎,并说:命你两个守护茶园,不得有误。两只白虎爬在地上点头称是。就这样,人们白天看到的是两个大石包,如果晚上去看,这两个石包又变成两只斑额猛虎,使野兽不敢上前。
    
吴理真培育繁殖的蒙顶茶,到了唐代备受珍视。李肇《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品名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封建皇室为了能吃到蒙顶茶,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24)蒙顶茶被列为贡茶,年年上贡。《元和郡县志》记载:蒙山在县南(西)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蒙顶茶作为天子饮用和祭祀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一千多年而不间断,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宋孝宗于淳熙十三年(1186)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手植七株仙茶的地方封为皇茶园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蒙顶皇茶园

蒙山茶园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毋忘我在2007-8-18 15:12:00的发言:
说雅安就雅安哪来大香格里拉[em03]

别急!先看路线,雅安是首站。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茶,不得不说吴理真。吴理真,雅安名山人,家住蒙山之麓,《四川通志》卷四十记:汉时名山县西十五里的蒙山甘露寺祖师吴理真,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吴理真父早逝,家境贫寒,母亲积劳成疾。他是个孝子,每当雄鸡报晓,便带上工具,登上蒙顶,割草拾柴,换米糊口,为母亲治病。一日,吴理真拾好柴,口干得直冒火,顺手揪了一把万年青”(野生茶树)叶子,放在口里慢慢咀嚼,口渴渐止,困乏渐消,精神倍增,颇感奇异。又摘了些带回家中用开水冲泡,让老母喝下,果有效果。连服数日,病情好转,续饮月余,身体康复。乡亲们病了,他热情地用这种叶子泡水给他们饮用,效果也很好。可惜这种树不多,所生长的叶子远远不能满足治病救人的需要,他决心培育出更多的茶树。
  
为了采摘茶种,吴理真跑遍了三十八蒙峰。他把茶籽捡回家,用沙土拌和后放入篾筐中,上面盖以谷草,使茶籽不会霉变和冻坏。为了选择播种茶籽的地方,吴理真翻越蒙顶的山山岭岭,对野生茶树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认定蒙顶五峰之间(今皇茶园)和菱角弯一带最适宜茶树生长。这里雨量充沛,土质肥厚,终年云遮雾绕,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茶叶内含物质极为丰富,加上精湛的制作工艺,使蒙山茶具有独特的品质,在我国茶叶史上独树一帜,经久不衰。
   
吴理真为了种茶,在荒山野岭搭棚造屋,掘井取水,开垦荒地,播种茶籽,管理茶园,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身心。可以想象,吴理真这种敢为天下先的行动,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经过了多少次失败。功夫不负有心人,吴理真用勤劳和智慧浇灌出了株株嫩绿茁壮的茶树,他成功了。吴理真把茶叶熬成汤,施舍邻里,普济世人,许多人祛疾去病,不少人健体强身。他以植茶为民众的精神谱写了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历史。


发表于 2007-8-18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雅安就雅安哪来大香格里拉[em03]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义和伟大。不仅如此,藏传佛教在茶马古道上的广泛传播,还进一步促进了滇西北纳西族、白族、藏族等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沿途上,一些虔诚的艺术家在路边的岩石和玛尼堆绘制、雕刻了大量的佛陀、菩萨和高僧,还有神灵的动物、海螺、日月星辰等各种形象。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艺术造型为古道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种精神上的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地平线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从久远的唐代开始,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的修通,历尽岁月沧桑一千余年,茶马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着沿途各个民族,发展了当地经济,搞活了商品市场,促进了边贸地区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沿途地区的艺术、宗教、风俗文化、意识形态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如今,在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马帮铃声远去了,远古飘来的茶草香气也消散了。然而,留印在茶马古道上的先人足迹和马蹄烙印,以及对远古千丝万缕的记忆,却幻化成华夏子孙一种崇高的民族创业精神。这种生生不息的拼搏奋斗精神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雕铸成一座座永恒的丰碑,千秋万代闪烁着中华民族的荣耀与光辉。

千百年来,南茶马古道为藏汉贸易的发展,为促进藏汉民族团结,为稳定边疆,巩固国防,起到巨大作用;同时这条悠久远古的川藏茶马古道,也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厚重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茶文化渊源。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商人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茶马古道的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100多公里;另一条路线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旬、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800多公里。在两条主线的沿途,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将滇、藏、川大三角地区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茶马文明古道。在古道上是成千上万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在雪域高原奔波谋生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他们讲信用、重义气的性格;锻炼了他们明辨是非的勇气和能力。他们既是贸易经商的生意人,也是开辟茶马古道的探险家。他们凭借自己的刚毅、勇敢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了一条通往茶马古道的生存之路、探险之路和人生之路。

        传说当年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嫁给松赞干布,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一行从长安出发,一路跋涉进入青海,翻过日月山,走到青海湖边。这时随行汉人中好些人都出现头昏脑胀、四肢乏力,感觉不适的症状,随行医生把脉之后,也找不到准确原因。文成公主立即吩咐贴身随从,从宫中带出来的贡品中,取出蜀中贡品蒙山茶来,从日月山下的倒川河里取来净水,煮开之后拌上藏族奶酪缓缓喝下。稍事休息之后,不适感觉全无。随行大惊,问文成公主何也?文成公主说:你我自离了长安,踏上高原,一路少吃蔬菜水果,吃的多为青稞糌粑、牛羊肉和奶酪。饮食的变化和干燥寒冷气候是引起身体不适的主要原因。《神农本草记》中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古代把茶称荼)而饮之。茶叶具有药用的作用,能消食、解腻。随行听罢,恍然大悟,一个个无不惊叹和佩服文成公主的聪明和智慧。传说都是有戏化了的成分,不过这个传说中有两点是值得信赖的,并且得到了历史的证实:一是茶叶传入西藏的时间始于唐代;二是文成公主入藏所带之茶正是雅安贡品蒙山茶。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8-19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到楼主慢慢酝酿!我只想看看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到底有多美?

发表于 2007-8-18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好好地羡慕你了。

发表于 2007-8-18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雅安建筑搞的好哟,请你继续“大香格里拉”之行吧!

发表于 2007-8-20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格里拉美哦,我去过。纳帕海(草场),夏天是海(湖泊,藏族把湖泊叫海,因为他们向往海洋,但是不知道海是什么样子,就象他们向往雪山一样),冬天是草场。可惜那个时候我没有数码相机。

只有欣赏千年的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