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97|评论: 22

[原创·图文] 历尽风雨沧桑,依旧枝繁叶茂:蓬安嘉陵第一桑梓奇树生姿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4-17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嘉陵第一桑梓的古桑
                  2013年4月17日上午8:30摄于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

该帖同步发往天涯社区:
http://bbs.tianya.cn/post-5103-8466-1.shtml
本帖最后由 山水如画 于 2013-4-17 09:25 编辑

邓四平摄影报道 014.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本帖最后由 山水如画 于 2013-4-17 09:06 编辑

邓四平摄影报道 012.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3-4-17 09: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andshake
邓四平摄影报道 007.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邓四平摄影报道 002.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033.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夫妻树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029.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子古镇连理枝
邓四平摄影 112.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3-4-17 09: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周子古镇连理枝

:handshake
邓四平摄影 132.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3-4-17 09: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龙角山顶红军树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 129.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3-4-17 09: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龙角山顶红军树

:handshake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 138.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3-4-17 09:21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andshake 本帖最后由 山水如画 于 2013-4-17 09:23 编辑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 141.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乡友林里将军树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 158.jpg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 157.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读树   

                                                       邓四平 /文图
  
  山奇。水秀。一座小小的江畔古镇,地方虽小,却因为这里诞生了一个卓绝千古的浪漫爱情经典而名闻遐迩。
  物华。天宝。一座古风徐徐的川北卓尔小城,地理位置尽管僻远,却因为这里孕育了千古赋圣司马相如而引领风骚。
  文脉自古传承。浪漫世代景仰。吴道子沿江观锦绣嘉陵三百里于此驻足。颜真卿刚正不阿宁折不屈贬谪蓬州励精图治政绩显赫。元稹古县朝圣金溪留步。苏轼墨洒蓬州旅痕流芳。周敦颐登临古镇开筵讲学莲香四海。姚莹兴学重教创办书院古县至今受益。
  俱往矣。穿越神奇的千古时光隧道,走进如今的司马相如故里,在感受古人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思想的同时,我们更能情不自禁地感受到千年古镇诗画田园般原汁原味的宁静秀美神韵,亦能从中深刻体会到那种浸润入血液和骨髓的浪漫休闲情怀。
  而这千年古镇的难以数计的古树便是司马相如故里浪漫山水,浪漫文化,浪漫爱情最生动的诠释和见证。



  牵手夫妻树


  问世间情为何物,敢叫人生死相许。
  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董永七仙女天仙配。罗迷欧与朱丽叶。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爱情两个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永恒的主题,千古亦未更改。
  一株高大挺拔的皂荚树,一株青翠碧绿的黄角树,相偎相依,柔情似水。枝环叶绕,缠绵悱恻。两株傲然挺立的古树,婀娜多姿,顾盼生辉。绿水长流,青山常在。神奇的蓬安夫妻树自然亦不例外:背靠绵延逶迤苍翠俊秀的龙角山余脉,面朝波光潋滟清澈秀丽的嘉陵江水,俨然一对深情相拥蜜月的夫妻,含情脉脉,如胶似漆,缠绵悱恻,难分难舍。人们亲切地称其为:“夫妻树”,“夫妻树”究竟是何年何月何人所栽植,又是何年何月长成此状,至今已不可考。其实,这些早已不再重要了,人们所关注的只是这种自然奇观本身所蕴涵的浪漫和神奇了。但凡走过这株神奇的“夫妻树”时,那南来北往的游客无一不是深情地驻足停留,观看,抚摩,赞叹,流连……
  看见嘉陵第一桑梓景区里这神奇浪漫的自然奇观,令人总是情不自禁地就想起了著名女诗人舒婷《致像树》里的诗句:“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其实,关于“夫妻树”的来历是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和猜测的,流传得最为广泛的版本便是: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千年周子古镇码头旁,住着一对恩爱的渔民夫妻,每天一大早,勤劳的丈夫便要出江打鱼,美丽的妻子便要站在古镇码头的江畔送别丈夫出江打鱼,谁知一次江上突起风暴,渔民丈夫葬身鱼腹,于是,妻子便亲自驾船出江去寻找丈夫,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最后终于于江中找到了丈夫的尸首,妻子哭得死去活来,最后,抱着丈夫的尸首一起沉入江底。一年过去,古镇的人们惊奇地发现,在渔民夫妇常常驻足停留分别的地方,竟然神奇地长出了一株高大挺拔的皂荚树,一株青翠碧绿的黄角树,两树相偎相依,柔情似水。枝环叶绕,缠绵悱恻。因此,人们称其为“夫妻树”,并口耳世代相传,并把它们当作渔民夫妻坚贞爱情的象征和化身了。


  走近连理枝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与千年周子古镇码头神奇的“夫妻树”遥相呼应的浪漫自然奇观还有红军街里的“连理枝”。
  古老的青石板小街,班驳的石砌高墙,鱼鳞似的青瓦片,粉白的竹篾墙,溜溜光的鹅卵石,青晃晃的古水缸,滑溜溜的拴马孔,花木繁茂,曲径通幽,俨然水粉画里江南水乡一般烟雨蒙蒙的古镇人家。
  最好的在梦里,最美的在家里。走进古镇红军街入口,两株青翠碧绿高大茂盛的万年青便扑面而来,仿佛黄山的迎客松一般,热情地伸出宽大的手,深情地揽你入怀,拥你入梦。
  仔细一看,名为“连理枝”的两株万年青居然都是生长在古镇人家条石砌就的石墙缝隙里,顽强地生长而出,蓬蓬勃勃,枝繁叶茂地展示着生命的力和顽强不屈的意志,两株万年青彼此相距近三四米,两树枝叶都仿佛拉纤似的努力地向中间靠拢,靠拢,再靠拢,直到枝叶相牵相连,紧紧缠绕,更令人称奇的是两株万年青生长的地方几乎没有丝毫泥土,更令人对生命力的伟大和坚强肃然而生敬意。
  其实,古镇的“连理枝”也是有来历的。相传,从前,古街里居住着两户人家,一贫一富,富家生女,穷家生男,这一对男孩女孩从小一起长大,男孩身材魁梧,健壮结实,勤劳善良,是个下地干活的好手。而女孩美貌贤淑,慧质兰心,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但美中不足的是女孩体若多病。一日,女孩深夜突然发病,口中吐血不止。同住一街的男孩闻讯赶来,迅速背上姑娘去药铺救治,因救治及时,女孩脱离了生命危险。从此,女孩便对男孩的救命之恩心存感激,天长日久,也被男孩的勤劳善良朴实所感动,竟心生无限爱慕之意。
  但是,富家女方父母强烈反对,于是迅速找媒人介绍,欲将美貌贤淑的女儿嫁个当时蓬州一大富翁的儿子,但这富翁的儿子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花花公子。封建社会,“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哪儿有女孩违抗的道理?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女孩便偷偷地翻出小园后窗,和同街而居的男孩,一起相拥而泣,泪水哭干了,直到眼里哭出了鲜艳殷红的血滴。趁着月黑天高,两人双双来到周子古镇财神楼前的嘉陵江边,一起相拥相抱终身跳进了波涛汹涌的嘉陵江里。
  当时主管嘉陵江的江神是东海龙王敖广的三儿子敖亮,敖亮早就听说过古街男孩和女孩的恋情故事了,便有意成全二人。虽然两个有情人执意以死徇情,可是江神敖亮就是坚决不收二人之命,竟在江底反复从龙嘴里吐出宝珠,将二人的身体一次又一次托举出江面并护送至江岸。二人相拥相抱反反复复投江数次,竟都寻死不成。
  于是,两人只好离开嘉陵江,悻悻回到古街的石墙下,但两人以死徇情心意已决。又找来一根绳子,两人相拥相抱,双双自缢而死。
  第二天,人们竟发现勤劳善良的男孩和贤淑端庄的女孩以死徇情的石墙缝隙里竟各自长出了一株青翠碧绿的万年青,两株万年青相互深情凝望,仿佛热恋中含情脉脉的情侣。天长日久,两株万年青越长越高大,枝叶不断努力地向中间聚集靠拢,最后居然竟长成了紧密缠绕、攀壁而上世上稀有的“连理枝”了。
  从那以后,当地蓬州的青年男女,但凡端午节相亲拜访岳父母家的时候,定情终身的青年男女都喜欢前往周子古镇的古街里虔诚朝拜这两株高大碧绿的“连理枝”,并郑重庄严地许下白头偕老的心愿。


  瞻仰红军树及将军树


  “拏云气概势纵横,夜月如珠领下明。词客不须攀绝顶,狂吟唯恐卧龙惊”。蔚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碧绿的秀水,咿呀的大江,四围的青山,徐徐的古风,宁静的古街,摇篮似的小城,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和谐而友好地撞击着我的目光和心跳。
  这是我神奇的故乡,这更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她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蓬安。
  而故乡龙角山颠的红军树一直深深地雕刻在我的心坎上。二十多年前,当我从大山的深处走进这座小城读书的时候,每到周末,我最酷爱的活动便是去攀登家乡县城这座有名的小山。记忆深处,龙角山上的红军树那是一处最为奇特的景观。那树雄踞山颠,树冠巨大如伞,枝繁叶茂,一年四季都青翠碧绿,枝桠纵横差互,宛如张牙舞爪的龙,凌空飞腾,峥嵘崔巍。如今,黄角树树身至少四五人才能合抱,树前立有蓬安县政府于1982年公布的县级文物保护石碑一块。近来,参天的树下还新塑有红军战士的塑像。在乡下教书的日子里,但凡进蓬安县城办事,乘车一到蓬安,大老远就可以望见高高的龙角山山巅的红军树,那树仿佛已经成为了千年相如古县蓬安的一张巨大的绿色名片。
  后来,查阅县志,才渐渐地了解到,龙角山山巅的这一株黄角树其实是有着来历的一株树。据载:1933年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一只红军队伍途经龙角山并驻扎山巅,两个红军战士下山挑米,将米挑上山后,随手就将挑米用的一根黄角树枝桠做成的扁担插在地上,事后红军队伍离开蓬安,谁知那根做扁担用黄角树枝桠栉风沐雨多年以后,居然长成了一株参天大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那以后,家乡人民为了纪念当年“过红”,就亲切地管这株黄角树叫“红军树”了。如今,山颠的黄角树依旧年年常青,淳朴厚道的古县人民将其保护完好如初,而当年挑米的红军战士却早已不知何处。
  蓬安毕竟是蓬安,红军精神代代相传。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蓬安儿女用生命和热血诠释了铁血男儿的英雄赞歌,蓬安从军亭,无数英雄的蓬安儿女走上了抗日第一线,血染疆场,未见马革裹尸还。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从这片神奇而博大的土地上,亦先后走出了唐青山、钟声琴、曾建国、沈前馀、汪长春等五位共和国将军。
  “天南地北根相连,一枝一叶总关情。龙角山里的“乡友林”便是蓬安籍的共和国将军钟声琴、曾建国等众多蓬安乡友们捐款植建的。宽阔的“乡友林”广场旁边矗立一红色砂岩碑石,正面书写着“乡友林”三个碧绿的大字,字旁有圆形塑有圆状“嘉陵第一桑梓”的旅游形象标志,字亦为绿色,生机盎然,充满无穷活力。碑石背面铭刻有捐款植树造林的蓬安籍贯的乡友名字。
  正对龙角山颠“红军树”,乡友林广场里两株高大挺拔的“将军树”傲然挺立,卓尔不凡,两株银杏,一左一右,俊秀苍翠,正直笔挺,俨然两位守护家乡的守护神一般,深情地凝望着故乡的一草一木,深情地守护着故乡的绿水青山。
  将军如树,树如将军。上善若水,厚德载物。青山常在,军魂永存。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周子古镇大型创作采风活动花絮专辑》

                                           蓬安摄影创作基地迎来百余摄影家采风
                            该帖来源: http://scphoto.sctv.com/czcf/201005/t20100524_378282.shtml


  作为四川省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基地的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景区成为摄影家们的乐园。在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的组织下,来自省内成都、绵阳、达州、遂宁等多个城市的150余名摄影家相约走进该县嘉陵第一桑梓景区,用手中的相机进行艺术创作、记录传播着蓬安的美景。
     在画江楼上,独具魅力的川剧坐唱成为了众多摄影家们镜头对准的焦点,一位票友的现场表演更是引得快门声一片。百牛渡江、日月二岛、漫滩湿地……嘉陵江上总有看不完的美景,摄影家们在对百牛渡江啧啧称奇的同时也用镜头将这一瞬间定格。古镇内更是一步一景,铜雕、打铁铺、渔家……甚至景区内百姓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也纷纷成为了摄影家们创作的源泉。
  据了解,自今年3月四川省摄影家协会授予该县摄影创作基地以来,此次活动是省摄影家协会到该摄影创作基地的第一次采风活动。据活动发起人、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网编辑、摄影家万雁鸣介绍,参加本次采风活动的摄影家们既有企业家、大学教授,也有政府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记者等。这种百余摄影家云集采风创作在整个摄影界都是第一次。



摄影:营山明月


摄影:朦朦诗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摄影:sc-葉子  



摄影:秋影



摄影:没事拍拍乐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2046161ah5w895ec7d1409.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204727lz5nb9p7p4eppdtb.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204813yv7mgfly9am9aqka.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1934201roxjtfojrofgcjw.jpg
091542djpkckc8c7cpn27r.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优酷网视频:重庆游客游蓬安周子古镇观百牛渡江后激情赋诗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2NTY0MjY4.html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