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花酒
旧时由妓女陪着饮酒作乐叫吃花酒。
47、胡椒酒
用胡椒浸制的酒。《齐民要术·笨曲并酒》引晋 张华《博物志》》:“胡椒酒法:以好春酒五升。干姜一两,胡椒七十枚皆擣末。好美安石榴五枚押取汁。皆以姜椒末及安石榴汁悉内着酒中,火煖取温,亦可冷饮,亦可热饮之…此胡人所谓荜拨酒也。”
48、欢伯
酒的别名。汉 焦赣《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唐 陆龟蒙《对酒》:“后代称欢伯,前贤号圣人。”杨万里《题湘中馆》:“愁边正无奈,欢伯一相开。”钱谦益:“浮生作伴皆欢伯,白眼看人即睡乡。”
49、懽伯
酒的别名。元好问《留月轩》:“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懽伯。懽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懽,一本作驩。
50、壶觞
酒器,亦代酒。陶潜《归去来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白居易《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东都添箇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金 马定国《送图南》:“壶觞送客柳亭东,回首三齐落照中。”顾炎武《陶彭泽归里》:“瓮盎连朝浊,壶觞永日酣。”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先生辨舟中几人,服某某色;杯斝壶觞之属,历历可数。”
51、黄醅
黄酒。白居易《尝黄醅新酎忆微之》:“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陆游《山园杂赋》:“赖有黄醅法,终年任醉醒。”
52、黄醑
黄酒。苏曼殊《断鸿零雁记》:“惜吾两人不能痛饮,否则将此蟹煮之,复入村沽黄醑无量,尔我举匏樽以消幽恨。”
53、黄封
酒名。宋代官酿,因用黄罗帕或黄纸封口,故名,后泛指酒。苏轼《岐亭》:“为我取黄封,亲拆官泥赤。” 王文诰辑注:“京师官法酒以黄纸或黄罗绢羃瓶口,名黄封酒。”明 张四维《双烈记·策勋》:“荣紫诰,醉黄封。希帝宠,重军功。”黄遵宪《新嘉坡杂诗》:“红熟桃花饭,黄封椰酒浆。”
54、黄流
指酒。《诗·大雅·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孔颖达疏:“酿秬为酒,以郁金之草和之,使之芬香条鬯,故谓之秬鬯。草名郁金,则黄如金色;酒在器流动,故谓之黄流。”沈约《梁宗庙登歌》:“我郁载馨,黄流乃注。”陆游《题斋壁》:“昼存真火温枵腹,夜挽黄流灌病骸。”章炳麟《訄书·原教下》:“夫黄流之祼,郁金百叶,酹之以达黄泉。”
55、黄汤
酒之贬义称呼。《水浒传》十四回:“你却不径来见我,且在路上贪这口黄汤。我家中没有与你吃?辱没杀人。”元曲《砂担》:“我则是多吃了那几碗黄汤,以此赶不上他。”《遇皇上》一折:“正末云:‘这酒有好处。’搽旦云:‘这黄汤则是嘴强,有甚好处?’”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这黄汤强如醇醪糯。”《红楼梦》第四四回:“下流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倒打起老婆来了。”
56、醳
酒、醇酒:“觞醳泛波。”《史记·淮阴侯列传》刘逵注:醳,酒也。另,赏赐酒食:“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
57、嘉觞
祭享时所用的美酒。觞,酒杯,借指酒。《汉书·礼乐志》:“灵既享,锡吉祥,芒芒极,降嘉觞。”《汉书·礼乐志》:“侠嘉夜,茝兰芳,澹容与,献嘉觞。”《宋史·乐志七》:“嘉觞布兰,牲玉洁精。神之燕虞,肃用有成。”
58、佳酿
美酒。元好问《送武诚之往渼陂》:“杜曲旧游频入梦,兵橱佳酿惜兮携。”
59、佳酝
美酒。元 吴昌龄《东坡梦》:“既然要叙旧开佳醖,怎还说持戒断腥荤。”清 恽敬《答方九江书》:“旌旆过吴城 ,当携厨人并佳醖来,庶不至败兴耳。”
60、佳酌
指美酒。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民有姓刘名堕者,宿擅工酿,采挹河流,醖成芳酎…方土之贡选,最佳酌矣。”钱起《同严逸人东溪泛舟》:“欢言尽佳酌,高兴延秋望。”
61、家酿
家中自酿之酒。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刘尹云:‘见何次道饮酒,使人欲倾家酿。’”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开筵交履舄,烂漫倒家酿。”清 曹寅《戏送钱穆孙》:“寒曹未怕倾家酿,已办萍虀到岁除。”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云峰、兰延、熙泰豪于饮,斗酒飞拳,声达户外,削嶂家酿无多,一瓮之物,顷刻立尽。”
62、金波
酒名。亦泛指酒。宋 朱弁《曲洧旧闻》:“尝记天下酒名,今着于此:后妃家…河间府金波,又玉醖。”《全元散曲·柳营曲·晋王出寨》:“众番官齐打手,众侍女捧金波。”明 王九思《驻马听·四时行乐》套曲:“满饮金波,琵琶一曲把闲愁弹破。又借指月亮。白居易《对琴待月》:“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唐 羊士谔《和武相早朝中书候传点书怀奉呈》:“耿耿金波缺,沉沉玉漏稀。”明 李瀚《十五夜立秋对月》:“金波圆静夜,银汉近前楹。”
63、金浆
酒名。汉 枚乘《忘忧馆柳赋》:“于是罇盈缥玉之酒,爵献金浆之醪。”原注:“梁人作藷蔗酒,名金浆。” 南朝 荀济《赠阴凉州诗》:“玉醴何容惜,金浆故应有。”王勃《与蜀城父老书》:“金浆玉馔,食客三千。”
64、金兰
古代酒名也。范成大《滇海虞衡志·志酒》:“至燕山,得其宫中酒号金兰者,乃大佳。燕西有金兰山,汲其泉以酿。” 又指朋友间感情投合,后来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义结金兰。”
65、金浆玉醴
喻美酒。晋 傅玄《七谟》:“金浆玉醴,云沸渊亭。”陈子昂《送中岳二三真人序》:“真朋羽会,金浆玉液。”
66、金陵春
酒名。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王琦注:“金陵春,酒名也。唐人名酒多以春。”
67、椒花
酒名。庾信《正旦蒙赵王赉酒》:“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杜甫《十二月一日》:“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椒花媚远天。”明 何景明《除夕和以道怀弟之作》:“情知思棣萼,愁与对椒花。酒罢看参远,镫寒望斗斜。”
68、椒花雨
名酒。亦泛指酒。杨万里称烈酒为椒花雨。宋 张镃《以洞庭橘寄杨秘监》:“遥知老监开奁处,为釂椒花雨一觞。”罗大经《鹤林玉露》:“杨诚斋退休,名酒之和者曰‘金盘露’,劲者曰‘椒花雨’。”清 曹寅《南辕杂诗·宿任丘》:“三桮野具椒花雨,一领新缝白兔裘。”
69、椒浆
以椒浸制的酒浆。古代多用以祭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汉书·礼乐志》:“勺椒浆,灵已醉。”王维《椒园》:“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朱彝尊《六聘山中吊晋处士霍原》:“祠墓久摧没,末由酹椒浆。”
70、秬鬯
古代以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及赏赐有功的诸侯。《书·洛诰》:“伻来毖殷,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礼记·表记》:“天子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史记·晋世家》:“天子使王子虎 命晋侯为伯,赐大辂,彤弓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珪瓒,虎贲三百人。”清 程可则《送家立庵学士册封安南》:“秬鬯分藩旧,苴茅锡命初。”
71、酒兵
指酒,酒能解愁,当如兵能克敌,故名。唐 李延寿《南史·陈庆之传》:“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唐 张彦谦《无题》:“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元好问《追录洛中旧作》:“酒兵易压愁城破,花影长随日脚流。”遯庐《童子军》:“久拚恨海填精卫,忍把愁城付酒兵。”
72、九光杏
酒名。唐 陆龟蒙《晓次神景宫》:“饭荐七白蔬,杯酾九光杏。”
73、九霞觞
亦称九霞巵,酒杯名,常借指美酒。唐 许碏《醉吟》:“阆苑花前是醉乡,误翻王母九霞觞。”杨万里《宿庐山栖贤寺示如清长老》:“方丈祝融抹轻黛,群仙遥劝九霞觞。”文天祥《端午初度》:“楚囚一杯水,胜似九霞巵。”明 李东阳《周少卿双寿堂》:“御玺重封五花诰,大官屡出九霞觞。”
74、九液
指多种美酒。唐 柳泌《玉清行》:“七珍飞满座,九液酌如泉。”
75、九酝
一种经过重酿的美酒。《西京杂记》:“汉制,宗庙八月饮酎,用九醖、太牢。皇帝侍祠,以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一曰九醖,一名醇酎。”张衡《南都赋》:“酒则九醖甘醴,十旬兼清。”《拾遗记·晋时事》:“张华为九醖酒,以三薇渍曲糵…糵用水渍麦三夕而萌芽,平旦鸡鸣而用之,俗人呼为‘鸡鸣麦’。以之酿酒,醇美,久含令人齿动;若大醉,不叫笑摇荡,令人肝肠消烂,俗人谓为‘消肠酒’。”元稹《西凉伎》:“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醖当前头。”元 郑光祖《王粲登楼》:“九醖酒光斟琥珀,三山鸾凤舞翩蹮。”王世贞《罢官杂言则鲍明远体》:“饮用葡萄九醖清泠之美酒,焚用都梁百和旖旎之妙香。”
76、九剑
仙酒名。《云笈七签》:“帛举字子高,尝入山采薪。见二白鹄飞下石上,即成两仙人,共语云:‘顷合阴丹成,就河北王母索九剑酒服之,至良。’子高闻仙人言,就访王母者,得九剑酒,还告仙人,乞丹服之,即翻然升虚,治于云中,掌云雨之任。”
77、君子
借指酒。皇甫松《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觞醉人者为君子。”
78、菊华酒
酒名,一种用菊花杂黍米酿制的酒。《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
79、狂药
酒之别名。因酒能乱性,饮后辄能使人狂放不羁而得名。《晋书·裴楷传》:“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酣宴,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唐 李群玉《索曲送酒》:“廉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宋 范质《戒子》:“戒尔勿嗜酒,狂药非佳味。”《说岳全传》:“饮三杯之狂药,赋八句之鄙吟。”
80、酾
薄酒名。《楚辞·渔父》:“何不酺其糟而为酾。”
81、流霞
亦作流瑕、流赮,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亦泛指美酒。王充《论衡·道虚》:“项曼都曰:‘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葛洪《抱朴子·逸民》:“安得悬虚空湌,咀流霞,而使之不居乎地,不食乎谷哉?”唐 颜荛《戏张道人不饮酒》:“吾师不饮人间酒,应待流霞即举杯。”庾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明 徐复祚《投梭记·叙饮》:“雪花酿流霞满壶,烹葵韭香浮朝露。”
82、醴泉侯
代酒。《陆胥传》将酒比作人物加以叙述,作成传记,说酒的封爵是醴泉侯。
83、鲁酒
鲁国出产的酒,味淡薄,后作为薄酒、淡酒的代称。庾信《哀江南赋》序:“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梅尧臣《依韵和子聪夜雨》:“况值相如渴,无嫌鲁酒甜。”参见“鲁酒薄而邯郸围。”
84、醁
美酒。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多酤新丰醁,满载剡溪船。”
85、茅柴
亦作茆柴,村酿薄酒。苏轼《岐亭》:“几思压茆柴,禁网日夜急。”明 冯时化《酒史·酒品》:“茅柴酒:恶酒曰茅柴。”清 赵翼《陔馀丛考·茅柴酒》:“酒之劣者,俗谓之茅柴酒。”
86、魔浆
指酒。佛教认为饮酒不能修成正果。梁武帝《断酒肉文》:“思念鱼肉,酒是魔浆,故不待言,凡食鱼肉嗜饮酒者,善神远离。”
87、木瓜
酒名。清 梁绍壬《品酒》:“论其品格,亦止如…扬州之木瓜。”
88、美禄
代酒。《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后因以“美禄”指酒。元稹《谢赐设状》:“陛下载分美禄,特降珍羞。空怀满腹之惭,未有沃心之便。”马致远《清江引·野兴》:“天之美禄谁不喜,偏只说刘伶醉。”
89、杯中物
指酒。陶潜《责子》:“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唐 韩翃《送齐明府赴东阳》:“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辛弃疾《满江红》:“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关汉卿《金线池》:“你不肯冷落了杯中物,我怎肯生疎了弦上手。”《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平昔别无所好,偏爱的是杯中之物,若一见了酒,连性命也不相顾。”
90、迷魂汤
酒之贬义代词。《全元散曲·点绛唇·赠妓》:“迷魂汤滋味美,纸汤瓶热火猥。”
91、内醪
御酒。明 张居正《请定面奖廉能仪注疏》:“有廉能爱民者,亦特差行人赍勅奬励,或封内醪、金币以赉之。”
92、内酝
皇家作坊酿造的酒,即御酒。《明史·仇成传》:“赐内醖,手诏存问。”清 孙枝蔚《赠李湘北学士》:“内醖出黄封,赐墨来金殿。”
93、女酒
酒名,亦称“女儿酒”。旧俗生女即酿酒贮藏,至女嫁时方取出宴客,故名。晋 嵇含《南方草木状·草曲》:“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贺客,谓之女酒,其味絶美。”宋 庄季裕《鸡肋编》:“广南富家生女,即蓄酒藏之田中,至嫁方取饮,名曰女酒。”亦称“女儿酒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品酒》:“女儿酒者,乡人于女子初生之年,便酿此酒,迨出嫁时,始开用之。”
94、缥酒
浅绿色的美酒。曹植《七启》:“乃有春清缥酒,康狄所营,应化则变,感气而成。”李善注:“缥,绿色而微白也。”
95、平原督邮
劣酒的隐语。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从事、督邮,均官名。
96、醅
没滤过之酒。杜甫:“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97、醱醅(醗醅)
重酿未滤之酒。庾信《春赋》:“石榴聊泛,蒲桃醱醅。”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醱醅。”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芸叟尝评诗云:永叔之诗如春服乍成,醱醅乍熟,登山临水,竟日忘归。
98、千里酒
酒名。《梁书·文学传下·刘杳》:“昉又曰:‘酒有千日醉,当是虚言。’杳云:‘桂阳程乡有千里酒,饮之至家而醉,亦其例也。’”
99、千日酒
酒名。古代传说中山人狄希能造千日酒,饮后醉千日。晋 张华《博物志》:“昔刘玄石于中山酒家酤酒,酒家与千日酒,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当醉,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权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玄石 前来酤酒,醉向醒耳。往视之,云玄石亡来三年,已葬。于是开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饮酒一醉千日。” 韩偓《江岸闲步》:“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宋 王中《干戈》:“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参阅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
100、千日酿
指美酒。明 高启《吴中亲友远寄新酒》:“上国岂无千日酿,独怜此是故乡春。”
谢谢您溢美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