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村民在夷为平地的家园前的留影)
“早晨睡得迷迷糊糊的,突然感觉床在晃动,心想一定是地震!”东兴区平安路居民刘伟告诉记者,因为感觉没有“5·12”汶川特大地震厉害,所以他叫妻子带着女儿下楼,自己则起床打开电脑搜索相关新闻。
由于是周末,发生地震时,住在东兴区凤窝街的邓乔尹女士还没起床。
“发生地震时我没有恐慌,因为我知道人在慌乱中很容易出事。”邓乔尹说。
市中区沱中路36号附3号居民杨素珍今年83岁。她无儿无女,由于长期卧病在床,便请保姆照料。
“在床上吃了早饭,我就躺着休息。发生地震时,保姆想扶我起来,可是我走不动,只好呆在床上,所幸平安无事!”回想起过去的一幕,杨素珍感到庆幸。
当天,内江六中高一学生王琳璘和其他同学刚下了早自习,就感觉教室开始摇晃,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快速下楼。
“当时,虽然心里有点紧张,但是并不慌张!”王琳璘说,他们的教室在三楼,来到操场上时,地震已经停止。不久,所有学生都回到教室正常上课。
市民宋林芯是个有心人。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她认真收集材料,整理出应对地震的办法。
“今天早晨出门上班时遇到这个突发情况,才发现已经记不清那个办法的内容了。”宋林芯认为,居安思危的意识还应进一步增强,因此当天下午她在QQ群里积极为广大网友“支招”:地震发生时,为避免人员因恐慌逃跑造成的不必要伤害,应首先就近寻找躲避地点。
—— 如果在室内,应立即找到空间较小的卫生间、桌下、床下等处躲避。如果在床上,用被子将身体裹住抱成一团,用手护着头,减少身体与外界接触的面积。
—— 如果在商场、餐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应选择就近寻找坚固的木质柜台或墙体的内三角就近蹲下,避开玻璃门窗、橱窗等,同时要躲避过街天桥、玻璃幕墙等建筑。
—— 如果在野外,则要躲避因地震带来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保障人员、财产安全。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市民显得比以前更加淡定。而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也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地震发生后,住在市中区交通路的林英女士很感动——当天上午,她一共接到8个电话和5条短信,都是亲友问候她是否平安的。
4月20日是周末。但是记者了解到,因为发生地震,内江城区不少基层干部放弃休息,深入居民家中了解灾情。
“今天,我们社区有3户居民的墙壁裂了缝,我们及时赶到现场登记、照相,快速把材料汇总上报。”市中区城西街道大洲广场社区专职委员刘益说,居民安全无小事,为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干部们不怕苦、不怕累,奋战在第一线。
本帖最后由 未来全是梦 于 2013-4-22 11:3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