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从丹分沟出来,我们再顺道游黑白龙潭。 沿着丹分村一直往西走,就是黄龙洞,洞口有一潭清水,可乘船进入洞内,洞内钟乳石形态各异,石瓮、石罐、石缸排列有序,细细浏览,可悟出水滴石穿,岁月悠悠的真谛。因为时间的关系,黄龙洞就没有进去了,只是对这洞中的泉水,热烈了一番,清凉的泉水,洗去了一身的疲劳。爽口的泉水,喂饱了闹意见的肚子。 从黄龙洞下山可直达黑龙潭瀑布,黑龙潭水是从双龙泉流过来,瀑布落差60多米,水量随季节变化,历经岁月,瀑布在石板上冲击出一个深潭,水面40平方米。黑龙潭瀑布虽然落差不太高,但它具有太行瀑布的鲜明特点,瀑布的壑口有2米多深,上宽下窄,呈梯形口,这是经过多少万年的冲刷而成,瀑布的中间那一片红色的岩石光滑亮丽,光洁度可与最好的花岗岩石材比美,这是年复一年冲磨的结果,是名符其实的水磨石。黑龙潭有多深呢?1998年夏天,南坪村请某部潜水员来探测水深,因潭底呈螺旋状,不能下潜,无法测准深度。 顺着这栈道向上攀登,眼前便是一泉,那泉水,不,应该说是瀑布,只是我怎样看也很难看到瀑布从何而来,向山民一打听,才知到了黑龙潭。 黑龙潭瀑布位于南坪村西南的龙潭沟内,瀑布落差64米,瀑布壑口2米多深,上宽下窄,如一束高悬的银丝垂落。瀑布中间的红色岩壁被冲磨得光滑亮丽。那岩壁凹凸有致,倒也别具特色,站在潭边,慨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奇! 俗话说:多高的瀑布多深的潭,历经岁月,瀑布在岩石上冲击出一个40多平方米的深潭,1998年夏天,南坪村请潜水员入潭探测水深,因潭底呈螺旋状,无法潜到底部。 黑龍潭水清澈见底,或许我们到得过早,潭上面一个个透明的大水球,真是应该坐一下,漂漂龙潭水,也尝尝高山峡谷里的漂流呀,遗憾的是等我们翻上更高的山时,才发现黑龙潭上竟然也有漂流呢。 离开了黑龙潭,沿河沟向上走60米,向上再向下,就又看见一袭泉水自山梁飞泻而下,这便是白龙潭。白龙潭水系和黑龙潭的水又不径相同散落的水潺潺而下,不时激起片片碎花,又是一景。这白龙潭水也另有特色,尤其是潭底石块奇特,硬是留住了我们的脚步。正低头观赏奇石,却见北京来的几位游客,欲到水中检石,这水看起来不深,可脚探进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水深好多米呀。我忙上前询问他们找什么,他们笑着说:“找几块‘五花肉’。”我诧异的望着他们。他们几个大笑起来:“找几块五花肉似的石头呀。”我也笑起来。确实,这水中的石头确实像“五花肉”,厚厚的石条,中间隔成一格格细长条,真是货真价实的“五花肉”啊。和他们说笑间,自己竟然忘了带几块,连图片都未能留下。只是在黑白龙潭前留下了自己的身影罢了,好在拍摄了数张黑白龙潭的片片,看起来还是挺满意的。 白龙潭的上游是刘秀泉,平时清泉常流,汛期洪水陡涨,裹夹沙石咆哮而下,历经千百万年冲刷,在岩壁上划出一道深沟,深沟中间有一个水缸一样的水潭,深10多米,从观镜台上可拍摄白龙潭全貌。夏天,如一束白绢几度跌落,穿潭而下;冬天,冰填沟谷,形成岩缝夹冰,冰下泉声叮咚的景观 。潭瀑布周围空气清新,潭水含有多种矿物质,搓手洗面,皮肤光润 万仙山没有商业泛滥的喧嚣,没有精雕细啄的人造景观,没有时尚开发的硬伤。这里依然淳朴自然,依然充盈着洪荒野气,在这里游走,你能在千里跋涉的喘息中融入自然,感受到身心极大的舒适! 走进万仙山,住农家舍,食农家饭,闻炊烟袅袅,瞧百年老宅,看蓝天白云,观瀑布流水,听泉鸟和鸣;走林间小道,攀奇山异峰,坐石凳仰天看苍穹,临美景抒情信笔挥毫,行走拍摄,你可以体验到留驻青春,返朴归真的神韵。 走进万仙山,你能饱尝山果纯香,畅饮香甜甘泉,凭吊古迹遗址,随想思古之幽情,还可游览影视村天然外景,静听村民讲山景趣闻,消除你平生悲切、幽怨,更能平添几分欢乐,几分激情。 “万峰竞秀俏装列阵作仪仗 千瀑急流同吟合奏迎宾曲” 再见,我的郑州! 再见,我的万仙山! 再见,我的朋友! ·全文完·(到这里为止,文字记载已经全部完毕,后面还有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