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844|评论: 4

重庆人也是四川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 04:21 | |阅读模式

重庆人也是四川人

□刘斌夫

 

重庆直辖后,有人把川菜改称“渝菜”,把巴蜀文化改称“巴渝文化”,而且,从来“老大”意识很强的重庆人,而今多不承认自己是四川人。

特别是重庆电视台搞了个娱乐节目,笑星吴文讲清代四川绵州罗江才子李调元(笔者的老乡)的谐趣对联和笑话故事,荧屏下方移动字幕写的:李调元是巴渝文化的一面旗帜。

地域的壁垒,行政的樊篱,文化的阻隔,似乎要把重庆人与四川人划个鲜明界限。

重庆人的开拓性、粗放化,与成都人的保守性、精细化形成鲜明对比。

重庆人有豪迈的气魄,成都人有包容的情怀。

东西方文化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语境下谋求合流与交融,何况同一块热土上本是一家的重庆与新四川!成渝经济一体化势在必行。

自古巴中有蜀,蜀中有巴。古蜀国“五王时代”中,统治最长的最后一轮蜀王“开明王”鳖灵,就是“重庆人”,来到成都做官,统辖整个巴蜀。巴文化的生猛开拓,有力推进了蜀文化的长足发展。金沙圣城的发掘,大量器物上的文化符号表明,史前时代巴、蜀文化已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四川的正式得名在宋代。宋时始建四川行省。“四川”的来由至少有二:一是所谓“川峡四路”之说,即利州路(包括而今的汉中、广元一带)、梓州路(治所在今三台)、益州路(治置成都)、夔州路(包括而今重庆、三峡一带);二是所谓“四条江川”之说,即嘉陵江、沱江、岷江、金沙江。

元朝划汉中入陕西行省,四川省实则只有“三川半”;十年前川渝分治、重庆直辖,新四川其实只有“两川半”了。

而巴蜀这个地域概念,在新四川依然存在。隋代置绵州,治所巴西县。这个巴西,指的是三国时的涪城县,即后来的绵阳县。说明绵阳地区的核心区原来曾是巴地与蜀地的交界处,但自古巴与蜀就没有严格意义的边界划分。

巴蜀作为文化概念,在重庆更是不可游离。自古以来,巴国文化一直受到蜀文化的深刻影响和久远濡染,早在商代中期,三星堆文化——蜀文化就已控制了整个峡江地区——巴地,三星堆和达州、万州的出土文物考古,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巴文化永远不可割舍蜀文化。

重庆人永远是四川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7-9-3 12:06 |

重庆人肯定是四川人

发表于 2009-5-18 20:50 |

这个说不清楚,历史沿革

发表于 2009-5-18 21:37 |

看了这个标题,突然想起2001年的时候,我在西安遇到几个重庆来的客人。他们与我一样,是从外地到西安旅游,由我们一个共同的朋友接待,几天里都吃住在一起,也因此有较多的机会进行交流。

 

刚见面的时候,我朋友说巧了,你们还是老乡,都是四川来的,于是我自报家门,说我是四川德阳的,重庆客人略微有点尴尬,强调说:我们是重庆人。我才意识到原来重庆已经直辖了,原来重庆人和四川人是有区别的。

 

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大多四川(当然不包括重庆)人都不是很愿意承认重庆的直辖,总有意无意的把重庆人划在四川人的集合里,而重庆的居民却好像突然解脱了一样,处处要证明自己与传统四川居民的区别,而且很刻意强调这一点。这里面看来有比较微妙的心理的因素。可能这种心理因素不仅仅只为四川重庆两地的居民所有,我以为,这是全体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共性。

 

这个帖子要花一个金币才能打开,我没有兴趣去读,作者无非旁征博引很多证据来证明这一点,说明川渝本是一家,有共同的历史渊源之类的,多少年前都有一个老祖宗。然而我想说的是,重庆人到底是不是四川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基于什么样的心理从而产生这样的一个命题,这很有意思!

 

说的简单一点,这其实源自于一种酸葡萄的心理,至少说明川渝两地的人都不太自信的一种心理基础。说得大了,我们从小接受教育的时候,无论家长还是学校的老师,都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独立的人,如何做一个自信而人格独立的人!我们太在乎一些虚无的东西。重庆曾经是四川的骄傲,是西南最大的城市,经济的中心,在城市地位上与成都分庭抗礼,因此四川人的心理情结上总认为重庆还是四川的一部分,对于重庆的直辖总有一些不乐意。而重庆呢,总不甘于屈居成都之下,直辖之后,似乎大舒胸中块垒,再不用跟昔日的穷兄妹一个窝里过日子了。-----这就是这篇帖子的心理基础,我个人的观点。

 

实际上,把眼光放宽一点,自信一点,我们就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那么纠结----这个词最近很流行,终于被我用上了----了!当然,学术探讨是自由的,只是不咬影响大家吃晚饭的情绪才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14:51 |
【作者简介】 - 中国城市走向
  刘斌夫,曾执教中学,兼事团委工作,赴东南沿海任报社总编助理、首席记者,独立策划人。十年沿海之旅返川,作为大陆新经济时代新体制经济学的倡导者,历任四川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非公有制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咨询策划师,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历史学会理事,四川省法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韩中文化协会四川分会顾问,中国风景园林规范设计研究中心西南分院规划专家,成都市发展计划委经济信息中心特邀专家,一些企业集团首席策划顾问和一些市县政府经济文化战略发展顾问。率先在担纲撰写的特大中心城市近郊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文本中,提出“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入股参与城乡建设和现代大农业及生态产业开发”的全新命题。
转载自《中国城市走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4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