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是组织部门公开选派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大学毕业生。由于我们党的血脉在于人民,根基在于人民,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使用。但新形势下,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任职环境下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清苦、生活单调,如何成为好的接班人,关键在于深入学习、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带头创业,扎根农村练本领。 一、提升素质修养。学习是人们观念常新的重要法宝,是年轻人成长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村官"虽已走出校园,结束大学生活,但缺少社会实践,缺少基层尤其是农村工作经验,所以,学习是大学生"村官"提升自我的客观要求。大学生"村官"要善于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仔细看、认真听,细心领会、认真总结,站在群众角度,用群众思路解决群众的疑难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掌握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牢基础。 二、深入基层实践。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实践出真知,脱离了实践,想问题、办事情就会脱离群众实际,不切实际地"定调子"。也有部分村官反映自己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不但得不到群众支持,还受到群众的冷嘲热讽,这就是缺少农村工作实践的表现。大学生"村官"吃在农村、住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具有贴近农村生产、生活实践的优势,需要放下身段,变"大学生"为农村实践中的"小学生",扑下身子,积极融入农村的实践大课堂,在实践中了解农事,知晓农情,熟悉农业,关注农村,从而更好地服务农民。 三、融入群众赢民心。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脱离是当前我们党最大的危害,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就是要密切同群众的联系。是否联系群众是大学生"村官"工作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理论上讲,大学生"村官"工作在联系群众的最前沿,与群众联系最紧密,最容易获得群众的认可。融入农民,与农民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面对面沟通,与他们心贴心交流,建立浓厚的感情和深厚的友谊,从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一意建新村,凝心聚力谋发展。 四、带头创业促民富。创业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是实现个人理想、带领村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主动创业,提高带头富、带领富的能力。提高创业意识。找准创业项目,依托任职村提供的种养殖项目优选创业基地,确定发展项目。争取帮扶资金,积极向相关单位寻求信贷支持,获取政策性贴息创业资金。同时,结合自己的理解,用掌握的实用技术为群众讲解、为群众示范。在此基础上,要向村民大力推广自己的创业项目,帮助农民跑项目、跑资金,推广所掌握的实用技术,带动村民创业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