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87|评论: 22

[推荐]古诗十九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2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在已经不再说诗的现在,闲的时候不妨重温一下。

  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7-9-14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十九首》介绍一: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现在一般认为大抵出于东汉末年,然亦非一时一人之作。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辞海》1999年版)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楼主| 发表于 2007-9-2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十九首》介绍二: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无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有说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楼主| 发表于 2007-9-20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楼主| 发表于 2007-9-2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楼主| 发表于 2007-9-2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十九首》介绍三:

【文学性质】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患患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7-10-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推荐。

             在浮躁的今天,欣赏如此妙诗,美哉!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十九首》介绍四:

【思想内容】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而言,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
  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对此有一段非常准确的评价说:“《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失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咋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这段话指出了《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是人生来共有的体验和感受。如:
    表现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涉江采芙蓉》《去者日以疏》;
    表现思妇对游子深切思念和真挚爱恋的《凛凛岁云暮》、《客从远方来》和《迢迢牵牛星》;
    表现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他们对人生的某些观念:《回车驾言迈》《明月皎夜光》。
    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因而,这些诗歌能够永久地感动人,千古常新。同时,它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士子的社会境遇、精神生活与人格气质,并由此透视出汉末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有相当重要的认识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客气。很高兴有人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五

【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从乐府民歌汲取养料,滋养自己的创作。他们有感而发,决无虚情与矫饰,更无着意的雕琢,因此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就这样概括《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1、意味无穷。遣词用语非常浅近明白,“平平道出,且无用功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却涵咏不尽,意味无穷;
    2、质朴自然。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纯真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
    3、情景交融。《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通过或白描、或比兴、或象征等手法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4、语言精练。《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炼准确。传神达意,意味隽永。
    此外,《古诗十九首》还较多使用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也增加了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在中国诗史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超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称它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
过分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5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八
  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0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常感谢!

  我马上就改

  

发表于 2007-10-2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阳渔樵看来,楼主(版主)确是一位介绍国学的热心人!只是文题:〈〈〔推荐〕古诗十九道 〉〉因笔误(“道”本应为“首”)令人初看费解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之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十一·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