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琼,西南镇畜牧兽医站的一名普通而“不一般”的兽医。说她普通,是因为她和其他基层畜牧兽医人员一样,走千家,“翻万圈”,为广大养殖户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农民增收做着非常非常具体的服务工作;说她“不一般”,是因为她是一名从大学校园直接走入农村的大学本科生,自1998年从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西南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以其所学的畜牧兽医科技理论知识和逐步积累起来的实践经验为群众解决问题,为养殖户挽回了很多的损失。她忠诚于自己的事业,九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成绩,最近四年连年被市畜牧局评为“先进工作者”,2005年度被中共西南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在九年的工作历程中,武秀琼几乎没有休过一次假,哪怕是大年初一也不例外,只要有群众求诊,一个口信或一个电话,不管是吹风下雨,不管是白天黑夜,她都会立即到场给群众饲养的畜禽诊治疾病。她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深受群众的赞许,她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也深得群众信任。
由于基层兽医工作的特殊性,武秀琼不仅要上门对病畜病禽进行诊治,同时还肩负着动物疫情的监测、报告和防疫的任务,一遇到疫情,就要立即按程序报告,依法对疫区进行封锁,对疫区内和疫区周围的健康畜禽进行免疫接种,对可疑健康畜禽进行隔离和紧急预防接种,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以保证有效阻断疫源,把群众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为了控制疫病,不仅要做艰苦细致的业务技术工作,有时还需要做大量耐心的群众工作。如在2005年防控猪链球菌病期间,该镇图强村二组朱元贵家的一头母猪生病死亡,因为家中贫困,朱大爷想把死猪卖掉换些钱。武秀琼知道后,连夜赶到朱大爷家中,费了不少口舌,朱大爷才勉强答应将死猪埋掉。因担心朱大爷变卦,第二天一大早,武秀琼就赶往朱大爷家中,与他一起挖好坑,对死猪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后埋掉,然后才去其他农户家中进行畜禽疾病诊治,有效地避免了疫病的传播。
勤学好问,勇于思考和实践是武秀琼的一贯作风,是她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和对养殖户负责的一种体现。在遇到疑难病症时,武秀琼就通过网络查询获得有关信息,向本站同事和市畜牧局老师请教获得有关知识和意见,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方案的可靠性,使病畜的治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如今年三月份金泉村二组罗吉明家的一头母猪,在畜主已决定放弃治疗的情况下,经过她用自己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几天后就恢复了健康,现已怀孕,挽回了畜主的损失。
由于兽医工作的特殊性,尤其在比较大的疫病流行期间,“一天只睡半夜觉,老公孩子顾不了”的情况尤为突出。如在今年六、七月份猪流感大面积流行期间,武秀琼几乎是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出门,晚上十一点后才回家,大多数时间中午饭都无法回家吃,根本顾不了家,最多的时候一天出诊六十多次,每天出门时孩子未睡醒,晚上回家时孩子已经睡着了,孩子几天见不着妈妈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作为一名已经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基层兽医,武秀琼不仅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也总结了一些比较实用的养殖技术,并将其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广大养殖户,除日常下乡到户指导农户科学饲养管理外,还积极参加科技下乡活动和技术培训工作,每年培训农民几百人。
“作为一名女同志,肩负着社会和家庭双重责任,只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只有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和事业的进步发挥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武秀琼是这样想的、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家里,她是一个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一家人和和睦睦;在单位,她是一个好职工,热爱畜牧兽医事业,踏实工作,服务群众,为农民增收致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