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不是因境内的四条大河得名。唐太宗贞观元年,益州改为剑南道,梁州(汉中)改为山南道。唐玄宗开元23年 ,剑南道又分为剑南西川节度和剑南东川节度,"川"字开始在四川地区区划名称中出现。宋朝灭掉后蜀政权后设置西川路,开宝6年又分设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又将西川路和峡西路合并为川峡路;宋真宗咸平4年,将川峡路一分为四,即益州路 (后改成都府路),梓州路 (后改潼川路)、利州路 (州治广元)、夔州路 (州治奉节),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元朝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川峡四路全并成四川行中书省,"四川省"名自此问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