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后,到酒店公款吃喝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各地各部门大力推行公务接待“廉政食堂”制度。“廉政食堂”大幅降低了公务接待经费支出,刹住了吃喝风,改善了干部形象。但在大力倡导、积极推行“廉政食堂”制度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防止“廉政食堂”不廉政问题发生。 警惕“廉政食堂”成为豪华气派的“无星酒店”。“廉政食堂”本质只应是个就餐的食堂,并且要简洁朴素,防止铺张浪费。但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单位,大肆购置价格昂贵的橱柜、名牌灶具、抽油烟机等,同时,将“廉政食堂”的功能也发展到吃、喝、玩一条龙服务:豪华的装修、精致的雅间、一应俱全的棋牌娱乐室……好比身居繁华地带的未评级挂星的豪华酒店。“廉政食堂”必须秉承它“食堂”的本质和“廉政”的基本要求,坚决摒弃奢华气派之风。 警惕“廉政食堂”成为公款吃喝的“安全岛”。到“廉政食堂”就餐,吃家常菜、不上酒水,起到了倡导清廉节俭之风的作用。但也有人利用“廉政食堂”幌子,购买高档食材、上高档烟酒,借机提高公务接待标准。“廉政食堂”实则成为一些人公款大吃大喝的新战场。这种现象比明目张胆公款吃喝还要严重,在群众中的影响会更加恶劣,不得不防。 警惕“廉政食堂”成为谋取私利的“小金库”。有的单位将其他收入转入内部食堂,用于公款旅游、发放奖金等支出;有的单位将不合规的票据以餐费的名义在内部食堂换成正规的行政事业内部收款收据,从而使支出合法化;有的地方直接用食堂承包费冲减该单位在食堂的招待费,既隐瞒了食堂承包费收入,又没有真实反映单位招待费支出。这些问题都要引起重视。 警惕“廉政食堂”成为机关单位的“必备硬件”。当前,在“廉政食堂”建设中出现了“一哄而上”的错误倾向,一些单位不论干部多少、有无必要,都纷纷建立所谓的“廉政食堂”,搞“大而全、小而全”。“廉政食堂”的主要功能应该是必要的公务接待、干部职工加班用餐。但一些单位的“廉政食堂”天天生意兴隆,其原因在于这些单位将“廉政食堂”作为单位干部职工乃至家属日常吃饭的地方,不收钱或者象征性收一点钱,而大部分成本由单位支付。“廉政食堂”运行费用并不低,门市租金、工钱、原材料等费用一样不少,节约的无非就是被酒店赚取的那部分利润,但却要付出食堂运行的管理成本和领导干部的精力。如果每个单位都建立“廉政食堂”,看似节约了接待费用,实则是更大的浪费。 在推行“廉政食堂”过程中,必须坚持节俭、实用、规范的原则,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运行的监管和费用的审计,让“廉政食堂”真正廉洁规范运行,发挥其应有的“瘦身”公务接待的作用。 本帖最后由 寻找真我 于 2013-4-28 10:21 编辑
|